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石油战争演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 09:32 《财经时报》

  □鲍迪克 郭威

  在900多年前就被沈括预言“必大用于世”的石油,直到1870年,唯一的用途仍只是照明。

  这一年,有铁无煤的法国输给了有煤无铁的德国,并失去了阿尔萨斯-洛林的铁矿。

  1913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石油找到了用武之地——交通。但除了英国海军大臣——邱吉尔以外,没有人想到石油能在次年爆发的“一战”中有如此大的用武之地。

  先发制人的德国人坐着烧煤的火车,推进到了距巴黎仅四十英里的马恩河,措手不及的法国部队却由于铁路瘫痪,还呆在巴黎近郊。法军征用了3000多辆烧油的

出租车,满载士兵冲向前线的关键点,结束了德国的攻势。马恩河之战使战争由德国战略进攻进入到相持阶段。

  两年后的凡尔登战役,法国又如法炮制,组织了战史上首次大规模汽车运输。功亏一篑的德国人很长时间没弄明白,只有一条铁路的凡尔登怎么会突然增加了这么多援军?但他们当时就知道,战争已经由相持阶段进入到了德国的战略防御阶段了。

  紧接着的德黑兰海战中,在战前按照邱吉尔的建议转用石油做燃料的英国舰队,挫败了烧煤的德国舰队,也挫败了德国的最后希望。

  战胜的法国拿回了自己的铁矿,但他们割占德国鲁尔煤矿的企图,却被既有煤又有铁的英国人阻止了。保留了煤炭资源的德国很快就在二战初期打败了英法联军,这使得他们再次迎来老对手邱吉尔

  邱吉尔最伟大的胜利是阿拉曼战役,阿拉曼背后就是苏伊士运河,是英国人通往中东油田的通道,占领了苏伊士运河,英国人肯定无法赢,如果德国跨过苏伊士运河占领了中东,德国肯定能赢。

  二战最伟大的胜利则发生在斯大林格勒,如果能够打下斯大林格勒,面对被切断外高加索石油供应的苏联,德国肯定不会输。但德国人输了,因为在此之前,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就没有足够的油了。

  俄国的石油是它遭到德国入侵的重要原因,但美国不给日本石油则几乎是它遭到后者袭击的唯一原因。联合舰队往返珍珠港所耗费的汽油,相当于日本海军平时一年的用油量。因为受到美国石油禁运而只剩最后三个月石油储备的日本,把偷袭珍珠港作为了名符其实的孤注一掷。

  日本赢了这一注,却输掉了最后的赌局。他们在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同时,只需多耗费一枚炸弹,就能毁掉瓦胡岛上几乎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全部燃料储备的450万桶石油。美国人认为,那样将使得战争晚两年结束。

  于是“大和舰”也就只能提前迎来了自己的末日。也可以说是日本人自己为“大和舰”选定了末日,因为当它出发前往冲绳岛战场时,日本海军竭尽全力,也只为这个巨无霸搜集到了单程航行的燃料。

  战后分别拥有全球最大石油产量和储量的美国和苏联,成为了新的对手。分裂的德国和正在寻求统一的中国,分别成为冷战和热战的主战场。

  按照俄国人的回忆,1948年6月,斯大林突然动用了40个师的兵力,封锁了西柏林和东西德边境。当西方国家几乎动用所有的机动航空运输能力和燃油,用于向西柏林的250万居民空投补给时,面对着制空能力锐减的对手,毛泽东挥洒自如的先后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当百万大军胜利渡江后,斯大林也在西面默契的解除了柏林之围。

  用“血与油”凝结成的友谊并不牢固。1959年,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中国依赖进口石油的历史结束了,中苏论战却开始了。

  40年后,苏东阵营中唯一不依赖苏联石油的富油国,也是唯一与中苏两国同时保持良好关系的

罗马尼亚,成为中苏破镜重圆的“青鸟”,并也成为唯一一个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东欧国家。

  更能大长产油国志气的,则是阿拉伯国家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联合提价,并对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售和限售,结果西方列强大伤元气,直到七年后,军事实力最强的中东国家伊朗和

伊拉克爆发战争,美国大收渔利后,才恢复元气,并再次掌握了对石油资源的战略攻势。

  萨达姆向美国大使请示:能不能打科威特?老布什说:我支持你,好好干。结果萨达姆确实干得不错,但美国干得更棒——出兵把伊拉克军队赶出了科威特,却在边境线上止步不前:留下了萨达姆,美军也就有了足够的理由继续呆在海湾地区。

  美元和美军将该地区渗透完毕后,小布什立刻就找了个理由直捣巴格达,美元跟着美军蜂拥而入,控制了美国媒体宣称的这个世界上“第二大储油国”。

  仍然“油”物可居,但仍名花无主的大国,只剩下了一个伊朗,而随着山姆大叔在伊朗的天上播撒战云,美国媒体也心领神会地把第二储油大国的帽子戴到了它头上。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