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工业增幅七月终于止升转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 03:38 第一财经日报

  “传导”持续失灵价格一再走低

  本报记者 杨茜 发自北京

  7月份,全国工业企业增加值增幅出现走低的趋势。如果除去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出现的涨幅下跌外,这一次下跌可以说是今年以来的“第一次”。此前的半年里,工业企业
完成增加值可以说是一路攀升、节节上扬,与此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却一直在低价位水平徘徊,这对矛盾困扰至今。

  矛盾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月度统计报告显示,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7月份共完成增加值5811亿元,同比增长16.1%。较之上个月,涨幅下跌了0.7个百分点。

  如果回顾今年以来的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增幅不难发现,除了1、2月份因春节等因素使得涨幅下跌外,3月份以后工业增加值涨幅一直节节攀升:分别为15.1%、16.0%、16.6%、16.8%。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表示,在价格一再走低的情况下,生产却接连攀升,这本身就是不合常理的地方。如果这时候仅从生产的角度来衡量工业形势,就会得出工业形势一片大好的“假象”。

  事实上,由于价格上涨长期无法传导到下游企业,相当部分工业企业已经不得不面临效益下滑的局面。“企业利润增长率显著下降,同比下降超过20个百分点,下游制造业大面积亏损。”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王建在报告中披露了这一严峻局面。

  严峻的形势还远不止此。上半年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量已超过1万亿元,增长19.4%,增长率超过同期产品销售增长率3个百分点。

  转折

  一方面卖不起价钱,一方面却不断在扩大生产,这种矛盾状态显然不可能长期持续。

  在袁钢明看来,7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增幅出现回落,可能就是上述矛盾局面得以扭转的信号。

  袁钢明分析说,此前的生产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企业进行生产扩张;二是在银行利率仍然很低的状况下,资金要寻找出路。“等到亏损的时候,形势就会改变了。”

  多数专家认为,受滞后效应的影响,企业效益下滑的局面会在几个月后更加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发生的“油荒”也不可避免地对工业企业的效益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袁钢明同时表示,从当前状况来看,由于央行已经放松了货币供应量,因此企业对“油荒”承受能力将有所加强。

  影响

  从各个行业来看,7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6%,化工、通用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和有色等重工行业分别增长18.7%~21.3%,纺织、农副食品加工、医药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等轻工行业分别增长18%~28.5%。

  其中的纺织、服装等轻工行业早已供过于求。王建认为,接下来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也将面临全面过剩。如此一来,工业增幅下滑对整个经济形势的影响不容小觑。

  以北京市为例。虽然今年上半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9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2%,但增幅同比下降了10.5个百分点。不仅如此,从北京市一季度的工业增长情况来看,工业增幅下滑对北京市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占了70%到80%。

  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于秀琴此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10.4%的经济增长回落较大)主要是全国投资形势受到遏制以后,北京的工业产品投资生产下滑;此外,全国的汽车消费趋于饱和,消费趋于理性,北京的汽车在高速增长过后进入一个平稳发展阶段,这是导致北京经济增长速度与全国相比回落较大的原因。”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