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曼哈顿争夺战 上海先胜一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3日 16:01 中国经营报 | |||||||||
记者 戴奕 朱金福 范舒菡 编者的话 京沪深三地的“金融中心”之争由来已久。从20世纪90年代的“不甘人后”,到21世纪初的“各霸一方”,比拼到今天,京沪深三地显然对自己的金融版图有了更为实际的认识
央行二部“落沪”催化金融中心 8月10日,消息在市场上流传了8个月之后,被称之为“央行二部”的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正式挂牌成立。 虽然当天的仪式略显匆忙,且新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主任项俊波并没有给上海人带来预期中的“猛料”,但央行二部的“落沪”,仍然被认为是中央大力扶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举措。 央行二部的未定尘埃 8个月的期待被浓缩成为半个小时的仪式。8月10日上午10∶00到10∶30,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委市政府以及有关金融机构的代表200余人,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一个大厅里,见证了央行二部挂牌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在挂牌仪式上,央行二部负责人名单同时揭晓: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项俊波兼任上海总部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马德伦和上海分行行长胡平西兼任上海总部副主任。 同时被确认的消息还有:央行二部主要以现有的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为基础进行组建,其职能定位是总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平台、金融市场监测管理平台、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主要承担公开市场操作、金融市场监测、金融信息分析研究、金融产品研发和交易等职责。 当天下午,项俊波开始听取央行上海分行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相关机构对央行二部运作的意见。 据记者了解,虽然央行二部已经正式成立,但在具体操作方面,现在还没有很明确的计划。当天下午在央行上海分行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分别召开内部会议上,项俊波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虽然央行二部已经正式成立,但在一些具体的安排上暂时还没有明确的计划,例如哪些部门需要从北京搬过来,人员如何安排,和上海分行的关系如何确定,这些都需要集思广益。 一位央行内部人士称,目前只有一些领导过来上海办公,其他人手的调派现在尚未明确。而上海总部和上海分行究竟要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是否要对上海分行进行整合,也比较模糊。“要是现在一个央行部门的人员过来,连办公的地方都没有。”这位人士说。 国际金融中心显形 成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始终是上海追求的梦想。而央行二部的落地,无疑是促使这一梦想走向现实的重要一步。 用项俊波的话来说,央行二部的设立,“有助于扩大上海金融市场对国内金融业乃至亚太地区金融的整体影响力,从而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目前,上海拥有上海证券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同业拆借中心、上海期货交易所等要素市场,并集合了3000家左右中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具有相当完备的金融体系。全国资金运营中心的地位已经初步显现,包括四大行在内的各大商业银行,已经陆续将运营部门迁往上海。 但要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最明显的缺陷是缺少“总部效应”。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教授认为,上海在很多政策性问题上缺乏话语权,对上海的金融市场操作形成了诸多制约。央行二部的设立,显示了中央对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信心和支持,有利于增强金融机构落户上海的信心,更有利于使上海金融市场运作的一些要求在央行决策中得以体现,同时也利于上海尽快获得央行决策和操作的信息。 当然,负面的看法也不是没有,复旦大学的华民教授质疑:在当前中国的金融大背景下,上海可以施展的舞台并不太大,而央行在沪增加的这个操作监控窗口除了增加了央行的内部交易成本之外,其所剩的恐怕也就是些许象征性意义罢了。 而复旦大学金融学教授甘杏娣则认为,从短期来看,仅仅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建立对于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确不能说是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从长远来看,上海具有国内其他城市所望尘莫及的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潜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挂牌也正体现了中央对上海金融市场的关心与支持,希望对其健康运行的调控更及时更准确,肯定是有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 (施润倩 本报记者刘影对本文也有贡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