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石油价格 > 正文
 

国际油价迭创新高 中国经济无近忧长远不可小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3日 14:02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林凡 实习记者 王斌 上海报道

  现在,南京金陵石化有限公司每卖出一吨成品油,就意味着多做了一桩赔本生意。该公司宣传部部长傅长胜说,8月份公司炼油厂的亏损额预计在2亿元左右。金陵石化的炼油厂是国内最大的炼油厂之一,上个月亏了1.8亿元。

  因为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国内石油加工行业上半年巨亏158.8亿元。而在8月10日、11日两天之内,纽约市场的原油价格突破每桶65美元,一度冲上66美元,连创历史新高。

  面临全行业亏损的不仅是炼油厂,今年前五个月,国内航空公司因油价上涨增加成本35.4亿元,累计亏损3.4亿元。

  尽管油价可能还会突破新的心理价位,但是经济学家和分析师普遍认为,除了石油加工、交通运输业等几个用油大户的日子不好过之外,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短期内影响不大。

  亚洲开发银行能源经济学家林伯强说,由于目前中国的生产力过剩,短期内,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

  他说:“中国的许多行业都存在供过于求,下游厂家很难把油价上涨转移给最终消费者提高产品价格。因此对消费品价格影响很小,通胀压力不大。”

  此外,中国的一次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石油所占的比重较小,“这从某种意义上冲淡了油价上涨的影响。”林伯强说, “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更有抵抗油价上涨的能力。”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牛犁表示,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全年增幅为9%左右。他说,尽管油价上涨是一个负面因素,但是目前还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短期内不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大的冲击。

  但是分析人士同时指出,从中长期来看,油价持续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小觑。

  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中国对能源保持着强劲的需求。林伯强表示,由于国内原油产量有限,每年的石油需求增量直接反映为进口,进口的数量会越来越大,估计到2010年进口依存度可达55%。去年,中国有40%的石油来自进口。今年预计石油消费量将达到3.2亿吨,近45%的石油需要进口。

  牛犁指出,石油是中国单一商品最大的逆差项目,去年逆差就达350亿美元。涨价因素明显增加了外汇支出,以每年进口10亿桶计,油价每涨1美元,一年外汇支出就要多付10亿美元。

  他说,中长期而言,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认为,从中长期看,油价上涨有可能形成输入性膨胀,以及上游成本推动性膨胀。

  他表示,中国经济面临的最主要的瓶颈还是能源问题,建立合理的供求结构是关键。杨成长认为,应对油价上涨的主要解决手段还是形成新的供求结构,建立石油储备,调整外贸结构,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油价。

  上周,中国政府宣布上调原油天然气资源税。这被认为是一项及时的举措。长期以来,中国的资源税一直很低。

  林伯强表示,在油价不断飙升的情况下,提高资源税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率。同时,随着私营资本和外资进入油气开采领域,也可以有效控制国有资产的流失。

  林伯强指出,要把资源税提高到应有的水平上,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他说,这次调税仅仅是个开始,以后还会继续上调。但是调税不应该成为导致成品油价上涨的因素。因为这次上调幅度不大,而原油生产领域的超额利润完全可以消化掉上涨的税收。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