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以来,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配套的、一系列针对外汇市场的重大变革,集中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此外,中国目前的政策明显进一步为利率市场的变革预留了空间
□本报记者 钮键军
“我们终于可以不用担心汇率变动对经营的影响了。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即将开通的人
民币掉期业务给了我们避险的工具。”北京市一家国字头外贸公司的财务人员8月11日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言语中十分兴奋。
8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其网站上发布《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拉开了央行外汇创新的序幕。
紧接着在第二天,央行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有关问题的通知》,首次提出开办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并将在远期交易中率先引入询价交易方式。此外,央行还扩大了即期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符合条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均可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申请会员资格,进行自营性交易;非银行金融机构会员经监管部门批准、非金融企业经过外管局批准,也可开办远期外汇交易。
出乎市场意料的还有,银监会网站11日公布,将于近日颁布实施《货币经纪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在中国建立货币经纪制度。货币经纪公司是金融市场交易中介,业务涉及货币市场的主要产品。货币经纪公司将成为中国外汇市场的价格发现者。此前,尽管市场预期货币经纪公司将问世,但推出速度之快,仍令市场人士咋舌。
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政策的核心内容是推出人民币做市商制度,但央行在中国外汇市场上的最大做市商地位不会发生改变。同时,人民币掉期业务的推出也预示着,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正在经历历史性的突破。
市场创新期来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央行推出的一系列外汇政策,其直接后果是扩大市场交易主体和市场交易量,从而形成中国真正的外汇交易市场。
在业内人士看来,1994年成立的中国外汇市场交易中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外汇市场,主要原因在于它是采取撮合定价交易方式的有形市场,交易主体都是金融机构。
“这直接造成了中国外汇交易量低迷”。此前,中国的外汇交易规模每天不到12亿美元,而国际市场一天的交易量能达到2-4万亿美元。
在这次外汇政策改革中,央行允许“一切符合条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都可以在即期外汇市场进行交易”,无疑大幅增加了即期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数量。
央行增加部分资本与金融项目的远期结售汇交易,更意味着,在外汇市场衍生交易中开始逐步放弃“实(际)需(要)”原则,使远期和衍生市场能够发现真实、接近均衡的价格,从而反映市场预期。
巴曙松预测,今后中国外汇市场改革的重点将是推出更丰富、灵活的远期外汇交易、期货期权等交易品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金融专家指出,央行选择在8月10日于上海正式成立第二总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便于央行随时监控外汇市场的动向,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今后,负责中国外汇市场日常运转和相关政策研究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将归央行上海总部管辖。央行上海总部将在今后的汇制改革中承担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民币做市商雏形
此次外汇交易政策变革最重要的环节在于,悄然推出了人民币做市商制度,尽管央行并未对此进行明确解释。
一些金融专家指出,央行规定“银行间外汇市场参与主体可在原有集中授信、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双边授信、双边清算的询价交易方式”,这项关于交易方式的转变确立了人民币做市商制度。
此前,银行间外汇市场集中授信、集中交易的实质是央行是中国外汇市场最大、也是唯一的做市商。为保持市场的正常交易,在市场短缺外币时,央行投放外币;反之,央行投放人民币。
但现在引进的双边授信和双边清算方式,允许市场交易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向市场上任何交易对手进行询价、交易,也就是说,在今后的双边交易中,无论在交易环节还是结算环节上都无须央行的介入。
不过,这些市场交易主体虽然将逐渐分担此前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的做市商职责,但还只是人民币做市商的雏形,他们的交易量最终仍要受央行授信额度的限制。
在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一位研究员看来,随着非金融企业的介入,外汇充足的外贸企业将逐渐成为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甚至成为做市商。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很多大型外贸公司由于有充足的外汇,都成为外汇市场的做市商。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强调,在人民币未实现自由兑换之前,央行都将是中国外汇市场上最活跃的主体,“央行不会也不应该退出中国的外汇市场”。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重启
自1995年“3·27”国债风波后,中国严令禁止推出任何金融衍生工具。现在看来,中央政府对于金融衍生品的谨慎态度开始松动。
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认为,人民币掉期业务作为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它的推出表明中国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被正式启动。
原央行参事、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秦池江指出,随着中国外汇市场化的深入,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及与利率相关的人民币衍生工具的推出,将成为央行必须要进行的工作。
“市场化的汇率需要有市场化的利率与之配合。利率和汇率都是一国货币的‘价格’,不可能汇率实现市场化,而利率还保持行政主导的状态。”
此次央行在推出人民币掉期业务时明确指出,人民币掉期业务不用于规避利率风险。这一措辞表明,央行会在利率市场化之后推出专门用于规避利率风险的人民币掉期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