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8月11日公布,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去年同月上涨1.8%,与6月份持平。自3月份CPI同比上涨2.7%以后,CPI已经连续4个月上涨幅度不到2%,最高只有1.8%。
7月CPI同比上涨1.8%,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这个数据与前几个月差不多,它意味着国内消费市场稳定,既没有通胀也没有通缩的势头,这是宏观调控希望达到的比较理想的效果。”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告诉记者。
然而,CPI暂时无忧并不意味着好日子将永远持续。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提醒,三季度CPI可能会保持这种稳定态势,但第四季度就很难说了,因为今年粮食形势大好,随着秋粮的大量上市,占CPI比重不轻的粮价将会下降,从而拉动CPI会往下走,会给年底的中国经济带来通货紧缩的压力。
“但是,也不必太担心”,张卓元分析认为,粮价下调的可能性确实存在,但是,水、电、燃气等服务类价格也很可能会上调,因此,CPI是不是会下调就不一定,可能会因为此长彼消,而使CPI保持在目前的稳定状态,全年的平均水平可能会保持在2%-3%之间。
“现在倒是一个调整服务类价格的好时机。”张卓元和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副司长郭克莎不约而同地说。他们认为,借这个时机,应该上调水、电及燃料的价格,这会让全社会都来节约能源。(深圳商报驻京记者 徐香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