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京沪金融中心双城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 02:37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上海现在的功能已经超出了区域性分行管理的功能,越来越像一个金融中心了。因为中国宏观经济的需要,还有一些全国性的业务需要加强,有一部分业务准备放在上海。比如支付清算、信用体系、全国征信体系等工作将会放在上海,成立一个大的部门。”这是今年“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表述。5个月后,这位中国货币当局领导者的设想成为了现实。

    上海翘首期盼2005年1月18日,在上海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韩正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质量和竞争力”被放在了今年要重点做好的十方面工作之首。针对此报告,一位分析人士注意到:“谈现代服务业谈到了方方面面,谈金融中心却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后半段还加了个金融监管的尾巴,这在过去的报告中是不曾有过的现象。”他认为,由于政策层面的原因,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迟迟无法得到根本性的突破,所以,上海高层领导意识到,要促进上海更进一步地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另有说法”。

    这个“另有说法”很快就有了眉目。除了“两会”期间周小川的暗示,7月4日,上海市金融办公室副主任马弘向记者透露,中国人民银行计划在上海成立央行二总部获得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首肯。有了这个“底气”,7月13日,上海市市长韩正在北京参加“中国改革高层论坛”踌躇满志,除了提出把上海作为中国金融改革先行先试区,将浦东作为中国金融改革“试验田”,全力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他还一口气开列了上海对金融中心建设的操作措施: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功能,加快发展债券市场,逐步推出包括能源、金属在内的新的商品期货,将上海建成人民币产品创新中心,以及创造条件鼓励在沪外资金融机构拓展业务。

    上海方面对央行二总部落户上海抱以厚望有着深刻的背景。统计资料显示,从相对比重看,立志建设金融中心的上海金融保险业增长贡献率从1990年的14.8%,下降到1995年的3.7%,再上升到2000年的21.5%,又回落到2002年的0.3%。与此相应,上海第三产业的增长贡献率也从1990年的45.9%,下降到1995年的43.8%,再上升到2000年的57.0%,再回落到2002年的46.9%以及2003年的33.5%。其中2001年上海金融保险业增长出现2.1%的低潮,2002年甚至接近零增长。即使2003年增速有所加快,但仍然低于第三产业增长率和全市GDP增长速度。连续几年低速增长,使上海金融保险业在GDP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6.7%逐步下降到2003年的10.1%,与“十五”规划中提出的18%要求相去甚远。而根据规划,小陆家嘴地区将建成外资银行、要素市场(包括证券市场、期货市场、产权交易所)等的集聚地区,而浦东的任务就是营造好的投资环境,形成这些要素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聚集地。

    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秘书长杨周彝说:“如果中间发现什么问题需要中央出台政策解决的,浦东会上报中央。积极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先行先试的意义所在。”而央行方面的考虑则是:二总部落户上海,可以贴近市场,使其获得最及时、最准确的市场数据;将货币政策与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职能分离开,从而为提高央行职能发挥的效率提供空间;为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注入活力和动力,创造一系列的条件。基于上述考虑,上海方面与央行“一拍二响”。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易宪容教授评价道,“央行二部在上海设立,将促使上海金融产业链发生很大变化,四大国有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将陆续将资金营运中心移至上海,一系列金融中介公司也会随之而来。如评级公司、股权托管公司、资产证券化公司等。这些都将对整个中国金融市场布局产生巨大的影响。”北京“处变不惊”“浦东建成中国的金融中心已经招惹过很多争议,现在再说已经没有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表示,“我觉得浦东乃至上海应该建商业资本、金融资本为主体的金融中心。而北京应该作为政府资金和国有资金为主体的金融中心。如果这两个城市有了很好的分工,上海作为商业金融中心的地位将得到巩固。”二总部的设置似与这一思路大体相似。据悉,随二总部来沪的部门包括央行征信局、国际业务部、调查统计司、金融稳定局以及金融市场司中分管公开市场操作的部分处室。而在较早前,清算备份中心就已确定留在上海。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下半年陆续还会有一些部门搬过来,比如负责信用卡业务的支付结算司,“因为上海是全国的信用卡业务中心”。这种设置,用业内人士的说法就是:“与市场操作层面比较接近的部门将多数迁往上海。”“上海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争取率先实施了外资银行的本币业务试点,在90年代后期率先试行了离岸金融业务的拓展。”

    业内人士表示,“眼下,二总部落户上海可以被认作中央对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又一项重大支持。”这很难不让人想起千里之外的北京。曾经引发京沪两地“金融中心之争”的《首都金融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明确指出,金融立市是首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北京应充分认清这一现实,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思路,抓住有利时机,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使代表城市现代化水平的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要加快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的发展。只有加快金融产业发展,才能推动整个首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央行二总部落户上海是否意味着北京政策优势的削弱呢?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主任李扬说:“对于国际金融中心排他性的认识是错误的,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特点,中国的三个城市各有比较优势,各有发展成不同特点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认为只有一个城市可以发展成国际金融中心的思想是‘惟我独尊’。”

    易宪容则从另一角度对此作了解答,他认为,上海如果要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不仅在于央行二总部的落户,更重要的还是在于上海本身的努力,在于上海是否能够为全国、为世界金融机构进入提供所必须的优质服务。“如果进入该地的金融企业营运成本过高,上海金融服务的竞争力自然会为其他地方所替代。早几年新加坡与香港竞争的情况就是如此”。“一个地区究竟能否成为金融中心,关键是要看是否具备建立金融中心的基本条件,条件具备了,才有实现的可能。如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高度集中的金融机构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健全的金融法规和管理制度,实行较宽松的金融管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通讯设备良好,足够多的金融专业知识丰富、通晓国际语言的专业人才,等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邱兆祥在保持“中立”的同时亦谈到北京“独有”的机遇,“2008年奥运会将为金融街在基础设施、影响力和国际化方面提供一个更大的发展机会,北京金融街将成为一个具有浓厚金融商业特色和一定市场基础的金融街”。

  本报记者 卫容之 发自上海


  爱问(iAsk.com)金融中心 相关网页约576,61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