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各国专家评中国经济 肯定快速增长担心外贸风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 11:25 环球时报

  本报驻比利时特派记者 章念生 本报驻美国、日本特约记者 周详 张莉霞  

  编者按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67422亿元,同比增长9.5%,表明我国经济运行继续朝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总体形势良好。鉴于中国经济分量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增强,9.5%的GDP增长率出来后,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那么,美国、日本、欧洲的经济学家,对中国上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怎么看?对下半
年的走势有何预测?如果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世界各国会产生什么影响?请看本报驻外记者联合发回的报道。

  快速增长的势头仍能维持一段时间

  “2005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以其优异表现得到世人的瞩目。”这是美国最近发布的《蓝筹经济指标》报告得出的结论。《蓝筹经济指标》报告每月发行一期,综合了全美最知名的50家经济分析机构的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报告认为,200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保持了较快势头,增幅达到9.5%,其中,第二季度的增幅是1996年以来最高的,超出了许多经济学家的预期。与此同时,消费物价指数则保持在2.3%的水平,维持了一个温和增长的趋势,整体经济出现了一个“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

  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中国经济2003年实现9.3%的增长,2004年为9.5%,今年上半年又保持在这个水平,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自身动力并没有减弱,快速增长的势头仍能维持一段时间。这种态势也为汇率政策调整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使得中国经济和汇率体系承受外部改革不确定性的能力大大提高,正是在这样一个较好的时机下,中国中央银行于7月21日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

  中国房地产今后总的需求依然比较强劲

  欧盟委员会一位主管金融事务的官员7月28日在布鲁塞尔对本报记者说,9.5%的增速应该是个“比较积极”的消息,但比欧盟有关机构预期的大约高出1个百分点,“它似乎隐含着一种经济过热的风险”,“需要适当泼一点点凉水”。他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投资过度需要引起注意,尤其是“住房空置率问题”。不过,他也表示,“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住上大房子”,加之中国城市化进程远未完成,中国房地产今后总的需求依然比较强劲。

  比利时富通银行高级经理、远东问题专家黄为忻博士7月27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前几天刚去伦敦参加了一个研讨会,与会者有不少是来自经济学院或伦敦有关金融机构的专家。他们在一起探讨过中国上半年经济增速的问题。这些经济学家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宏观调控并非很有效,因为中国目前60%以上为非公有经济,对于非公有经济,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不太容易发挥;另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存在着“诸侯经济”现象,地方政府总有一套办法绕过中央政府的政策,比如有些大城市对于房地产的调控措施落实不积极,生怕本地区经济出现滑坡。但总体而言,9.5%的经济增速并未超出他们的预期。

  至于有人担心的通货紧缩问题,这位欧盟官员表示了积极的态度。他说,中国过去在房地产、钢铁、铝业等方面投资较多,今后中国仍然面临能源等“瓶颈”,食品消费结构仍在不断调整,较高的储蓄将会转化为投资与消费等,这些因素从长远来说仍会拉动价格上升。黄为忻博士也表示,他还没有观察到中国将会出现通货紧缩的明显迹象。但他说,欧洲的经济学家们在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8%至10%的经济增速还能持续多久。在过去这些年,中国已经创造了奇迹,今后是否还能继续创造奇迹值得关注。中国经济目前的高速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已经对原材料、铜、钢铁、石油等带来了提价压力。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向世界出口质优价廉的产品,自然是好事,但如果消耗过多的资源,也会引发别国的不满。因而中国如继续走“高增速、高消耗”的路子,对全球经济不可能没有影响。

  还有不少欧洲经济学家认为中国一些地方大力发展汽车工业、促进汽车销售是一种“短视政策”。比如在某个省会城市,本来只要15分钟的自行车路程,现在改成开汽车,却要20分钟。再说,一些城市本来人口密集,“人都没地方住,现在还要给汽车找地方住”。汽车成了收入的一种标志,那是极不明智的做法,今后将会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

  中国经济如果减速,将影响日本经济复苏

  日本内阁府经济社会综合研究所前所长、经济学家香西泰认为,尽管今年第二季度的中国经济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5%,增幅连续8个季度超过9%,但由于去年投资过剩,已经呈现了内需增长减缓的势头,经济向下震荡的风险增大。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很可能放慢到8%。

  香西泰指出,中国经济过热的元凶是去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过大、过剩。投资过剩的典型行业是钢铁等金属冶炼行业。去年中国钢铁行业的投资增幅达到了70%左右,中国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之后,今年1至5月份与钢铁有关的投资增幅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增幅已经降到了7.8%。生产铝的企业中有20%以上已经停业,40%的企业出现赤字。另一方面,电力、铁路以及煤炭等行业的投资依然居高不下,投资增幅仍保持在30%—80%之间。设备投资过剩造成的生产过剩问题将逐渐显现。

  中国的经济结构基本上是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在国内加工或者组装,然后再向美国等国家出口,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香西泰认为,中国尽管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但以扩大内需为重点的结构改革并没有取得多大进展,经济增长依赖出口的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的个人消费也出现了减缓的势头,如果美国经济增长明显减速,中国产品就会出现过剩,造成通货紧缩的压力。

  香西泰说,中国经济增速一旦放缓,将对依赖向中国出口产品推动业绩增长的日本企业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钢铁、塑料等行业的影响已经显现,这些产品价格开始下跌,生产和出口量减少。日本联合钢铁公司、新日铁神户制钢等日本钢铁企业已分别决定,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减产5万至50万吨。今年5月份向中国出口的用于铺设自来水管道的塑料管出口总额为6400亿日元,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1%。中国对日本手机用的零部件以及其它产品的需求也出现了徘徊的局面。由于日中两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进一步加深,中国经济减速将影响日本经济复苏。

  对于下半年的经济走向,几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

  对于下半年的经济走向,美国《蓝筹经济指标》报告认为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是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其下一步走势和对中国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尚难以评估。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原油价格高升对中国经济带来直接的冲击,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会间接传导到中国。

  二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成效。从2005年的情况看,中国政府在调控工具的运用和调控力度的把握上还是很有成效的,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粮食生产等薄弱环节得到加强,物价上涨幅度也趋于平稳,宏观经济大幅波动的风险已有所减低,但过热势头是否仍会死灰复燃,仍有待时间来进一步评判。

  三是内需能否有效释放。2005年上半年中国贸易顺差已达到396.5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319.8亿美元的顺差总额。对外贸易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但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也将加大中国经济潜在的风险。近年来中国外贸依存度逐年攀高,2004年已超过70%,一旦外需出现波动,经济就可能出现问题,所以内需能否有效释放显得日益重要。

  四是世界经济的外部影响。去年美日欧经济全面复苏,对中国对外经贸和整个国民经济形势的影响也是积极的。但2005年,美经济增速已有所放缓,作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市场环境的变化将对中国经济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

  但总体上说,2005年的中国经济应该能继续承接上半年的较快增速,全年经济将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蓝筹经济指标》对中国经济的综合预测是,2005年实际GDP增长率为8.9%,2006年有可能降至7.8%;2005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会比2004年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2006年则有可能继续维持在2005年的水平。中国经济的稳健持续增长将对世界经济作出独特贡献。


  爱问(iAsk.com)中国经济 相关网页约144,054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