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引资框架确定 四家外资获得总计近25%股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7日 12:16 和讯网-《财经》杂志 | |||||||||
纵观此次中行战略引资,与此前中国建设银行于6月中完成的引资结构既遵循同一原则,亦有诸多不同 本刊记者 于宁/文 外资四路并进
中国银行引入外资股东行动,正进入最后的冲刺。 《财经》获悉,中行引资框架目前已大体确定:苏格兰皇家银行(RBS)、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瑞银集团(UBS)和亚洲开发银行——将获得总计近25%的中行股权,总融资额达到60亿美元。 在此四家外资机构中,前两家分别获得9.9%的股权,瑞银集团和亚行则合计获得5%的股权。总计近25%的股权部分来自中国银行惟一股东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出售旧股,部分则来自中行定向增发新股。截至8月5日晚发稿时,《财经》确认淡马锡控股所获9.9%股权乃来自汇金,其余三家外资机构所获中行股权的方式尚不明朗。 此前有媒体曾报道称,苏格兰皇家银行入资中行的资金为25亿美元左右。本刊向接近交易的权威人士求证,均答复“接近事实”,最后的细节“仍在谈判当中”,但随时可能达成协议。 瑞银集团早在今年6月23日就发布公告,宣布可能向中行投资约5亿美元,成为中行的战略投资者,所以业界关注的焦点更多地在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 截至2004年底,中行的所有者权益为2053亿元,净利润209亿元。今年中期业绩显示,中行营业利润亦同比增长11.56%,股东权益也增加数百亿元。一位接近谈判的投资银行家告诉《财经》,中行对获得一个更好的转让价格颇有期待。 谈判显然进行得相当艰难,一直到7月底,对于苏格兰皇家银行将投资25亿美元持有中行10%股权的消息才见诸报端。8月1日,中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也表示,将在8月公布一家外资股东。 爱丁堡的信号 8月4日,苏格兰皇家银行公布2005年中期业绩,但并未披露任何与入股中行有关的信息,仅表示可能在亚洲成立合资公司。 业绩公布后,在公司高层马上召开的对媒体和分析师的例会上,强调了业务和区域多元化是银行发展的战略;但对于外界关心的入股风险问题,苏格兰皇家银行总裁弗莱德古德温谨慎地表示,他完全理解投资者对于投资一家中国商业银行所产生的所有疑虑,在消除所有这些疑虑之前,苏格兰皇家银行“不会贸然行动”。当天,苏格兰皇家银行股价略有下跌。 中期报表显示,苏格兰皇家银行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长15%,达124亿英镑;税前利润增长14%,达36.88亿英镑。 苏格兰皇家银行有200多年的历史,总部在英国爱丁堡,在欧洲是仅次于汇丰的第二大银行,按市值排名是世界第六大银行。该行亦是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公司的旗舰。后者旗下有苏格兰皇家银行、国民西敏银行(National Westminster Bank PLC)、爱尔兰第三大银行阿尔斯特(Ulster)、美国第八大商业银行公民银行(Citizen Financial Group)、直线保险等,涉及银行、保险、财富管理等金融业务。 苏格兰皇家银行是欧洲不多见的在收购上特别进取的金融机构,其收入增长60%来自自身增长,33%来自收购。集团历史上最大一笔收购发生在2000年,以210亿英镑收购了国民西敏银行。 此外,苏格兰皇家银行的海外收购主要发生在美国,1998年收购美国公民银行至今,收购多家金融机构的金额达到610亿美元。2004年度,其来自美国的利润已经占到总利润的25%。目前,苏格兰皇家银行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英国,7%来自欧洲其他国家,来自亚洲等其他国家的收入总计只有1%。 近年,苏格兰皇家银行把目标瞄向了亚洲。今年4月,弗莱德古德温明确表示,苏格兰皇家银行在欧洲银行业并购中将扮演观众,且在美国也没有大的并购计划。言下之意昭然。此番苏格兰皇家银行进入中国银行,最终并未成为美洲银行在建设银行那样的“锚投资者(anchor investor)”,大概留下了许多遗憾。 苏格兰皇家银行目前在上海设有分行,在北京设有办事处,但是在中国的业务很少,这家历史悠久的欧洲皇家银行如何和中行开展合作,还是未知数。 淡马锡大手笔 来自新加坡的淡马锡控股在入股建行、民生银行之后,仍大手笔入股中行,颇出乎观察者的意料。 6月24日,美洲银行与建行签约一周之后,淡马锡与建行签订协议,入资14亿美元左右获得建行5.1%股权,并承诺在建行IPO时再购入10亿美元股权。 去年10月18日,淡马锡控股全资拥有的亚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受让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持有的民生银行4.55%股权,受让价格为8.8亿-8.9亿元人民币(超过1亿美元);以此推算,每股价格约3.74元,是民生银行当年中期每股净资产的1.62倍,较之此前放弃入股的新桥资本的开价略高。 加上入股中行的25亿美元,淡马锡在中国三家银行的投资达到40亿美元;如再加上将来建行IPO时的10亿美元投资,总投资规模将达到50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汇丰银行,成为外资机构在中国金融业最大规模的投资,也是淡马锡在海外金融领域的最大投资。 淡马锡控股成立于1974年,是新加坡财政部下属的国有投资公司,但其投资、管理则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其资产达到540亿美元,投资组合包括若干板块,最大的是电信和媒体行业,金融服务是第二大板块,占21%的比例。它持有新加坡最大银行、香港第五大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DBS)28%的股份。 2002年何晶接任总裁之后,淡马锡明显加大了对新加坡之外的投资,尤其是在印尼、印度和中国。2003年以来,包括民生银行、建行在内,淡马锡连续入股八家亚洲地区银行。 2003年6月,印尼银行重组机构出售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接管的银行。淡马锡和德意志银行组成的财团以3.5亿美元,购买了印尼第五大银行印尼金融银行51%的股权;去年11月,该财团将股权增持到66%。 2003年底,淡马锡还购买了印尼第六大银行印尼国际银行28%的股份;当年底,淡马锡收购了印度第二大银行ICICI 银行5.2%的股份,后又增持到9%。去年3月,淡马锡购买了韩国第四大银行韩亚银行9.89%的股份,成为韩亚银行第一大股东。今年3月,淡马锡购买了巴基斯坦的NIB银行25%的股份,6月底增持到72.6%;同在3月,淡马锡还购买了马来西亚一家小型银行安联银行14.7%的股份。 亚行的主要业务是提供贷款、担保和技术援助,但在1991年亚行就向厦门国际银行投资1000万美元,1996年又向光大银行投资2000万美元,持有光大银行1.9%的股份。 中行引资的新颖之处 对于建行和中行的投资,无疑是淡马锡单笔银行投资中最高的,也是最引人注目的。 相对于美洲银行等世界上著名的银行业者,淡马锡在谈判中只是财务投资者。对于管理薄弱的中国银行业来说,最需要的不是资金,而是有实力的外资银行能够输出的管理和技术,所以淡马锡相对于前者并不具有优势。 但是,在中国国有资产管理转向市场化的特殊时期,淡马锡国有资产管理的方式颇为国资委和汇金公司所赞赏,中国国资管理学习“淡马锡模式”,似乎正在成为多方注目的主题。淡马锡对所属国企奉行“let go,let grow”(“放手任其成长”)的策略,重在人事任命和建立完整的考核体系。中国国资委去年以来即与淡马锡有业务层面的合作,此次签约中行之际,淡马锡还要向汇金公司输出风险管理技术。这一优势,使得淡马锡获得了其他谈判者不具备的砝码。 纵观此次中行战略引资,与此前中国建设银行于今年6月中完成的引资结构既遵循同一原则,亦有诸多不同。 美洲银行以25亿美元从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受让中国建设银行9.1%股权,并承诺于建行IPO时购入5亿美元的股权,同时拥有未来数年内将股权增持到19.9%的选择权。建行此举树立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的基本框架,即外资股东不存在潜在竞争关系,而出售价格在净资产的1.15倍至1.2倍之间。 此次中行引资完全在此框架之内,四家机构投资者均无成为竞争者之可能性。有关售股定价细节虽未最后确定,但处于净资产1.15-1.2倍的区间内并无悬念。 虽然如此,此次中行引资亦颇多新颖之处。例如一举引入四家外资股东,且苏格兰皇家银行与淡马锡控股购入相同比例股权,大异于建行引入单一主导外资银行模式;四家外资股东购入近25%股权,一举抵达外资持有中国商业银行股权比例之上限。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淡马锡控股购入中行股权同时与汇金签订,将向汇金输入风险控制和管理技术。此举为未来一段时间汇金公司是否复制淡马锡模式的猜想注入了新的动力。如此种种安排,都令观察者们觉得大体在算中,又处处有意外,对最终将要出台的引资方案充满期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