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农信联社成立 广东农信社改革向前一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6日 13:38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蓝姝 广州报道

  8月5日,广东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广东联社”)在广州正式成立。央行从1650亿发行专项票据中拿出236亿元用于支持广东的农信社改革,广东省政府也拿出12亿元的财政资金用于支持农信社改革。

  作为全国农信社中资产规模最大,历史问题最复杂的农信社,广东农信社改革依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漫长的工程,在统一法人、增资扩股、扭亏赢利三个主要环节中还面临着诸多难题与考验。

  “联社”背后的统一法人

  广东“联社”是在“广东省信用合作管理办公室”的基础上,由广东省4家地市级联社和95家县联社以每股股金为10万元自愿认购,注册资本金3亿元,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广东联社”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广东省金融办主任、广东“省联社”筹备组组长罗继东任第一任理事长,原信用合作管理办公室主任苏宝玉为常务理事兼联社副主任,另一名来自银监局的官员苏会亦为副主任,联社主任职位暂时空缺。

  与原来信用社管理办公室不同的是,新的联社理事候选人名额确定是根据各社员社入股“联社”股金额度大小,并适当参考社员社业务规模和效益以及区域分布,并综合考虑候选人业务水平等诸多因素。

  但在入股比例上,一些赢利能力强的信用社表现了争夺话语权的欲望:其中,资产质量好、率先完成增资扩股的广州、东莞和顺德入股分别为10%,若非银监会有此上限要求,其入股比例甚至还会更高。

  然而,“联社”的成立仅仅是统一法人的第一步,由于主体众多,法人格局复杂,主体之间资产身家、赢利状况差别很大,很多盈利社不愿与亏损社分享自己的“好日子”,统一法人工作遭受了空前的挑战与考验,目前,一些地区仍然采取了折中的方式,初步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法人。

  “增资扩股”潮

  广东联社成立面临的任务是尽快帮助各地农信社完成增资扩股任务,而拿到央行的票据支持是一些农信社、当地政府与主管部门正在紧张进行的一项运动。

  2003年6月27日,央行将按照试点地区信用社2002年底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50%,安排专项再贷款或发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用于置换不良贷款。央行拿出1650亿,其中给广东236亿。

  这236亿元票据在广东一些农信社眼中被视为“天上掉馅饼”,但拿到馅饼并不容易——获得资金扶持是有条件的,各地农信社只有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增资扩股计划后,央行才提供相关专项票据;而只有在其资本充足率和压降不良贷款比例达标后,专项票据才最终兑付成现金。

  在一些地方政府眼里,农信社增资扩股的成功,就是一根撬动央行资金支持到位的杠杆。各地政府纷纷展开了增资扩股的“达标行动”,出现了市政府主要领导总动员、派任务,各下属区县领指标、落做落实的增资扩股大行动。对于东莞、广州农信社这样每年有不错的赢利与分红历史的农信社来说,增资扩股不是难事,而且他们目前已经提前完成了增资扩股计划。但像珠海、河源、肇庆、惠州等地农信社这样的亏损大户,地方政府为完成任务不得不采用了非常手段:“自愿入股”成为一场全民总动员,甚至出现了珠海香州、肇庆鼎湖等地一些行政区政府为完成增资扩股任务摊派、强制当地公务员、教师入股的做法,将其是否按人头任务入股与评优、行政晋升挂钩的现象。这些被强制入股者更担心的是入到农信社的资金是否能保障收益与分红。

  此外,各地政府纷纷研究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从地方财政中安排农信社改革专项扶持资金,但对于像河源这样财政困难,地方财政赤字高达200亿元的地区来说,无论财政支持还是增资扩股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