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解构马力十足的苏果模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6日 11:30 现代快报

  昨日,由商务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联合评选的“1985—2005推动中国商业进程商业精英20人”榜单出炉,苏果超市CEO马嘉樑荣登榜单。据悉,本次评选出的20人都是在改革开放20多年中,在商业进程的不同领域里对商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马嘉樑因其率先利用现代营销方式开拓农村市场,将超市零售连锁行业引进农村,促进了农村的商业发展和生活方式变革而当选。而苏果的“区域谋略”的商业模式也被各界众多人士所认可。记者邀请相关专家试图对苏果的这一模式进行一次简单的解析。短期突破

  今年销售额达到180亿元,网点数量1500家,外埠市场开拓提速发展,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在南京市,年内建成8~10家1万平方米以上的苏果新型大卖场。远期成长

  根据苏果的3个五年计划,明年销售额达到230亿元(直营店100亿元,效益达2亿元),后年达到270亿元,始终保持区域领先地位,进入全国零售业前5强。管理保障

  规范化管理为企业提供强大的保障。在服务、形象、内容上保持不断创新,提升中高层员工执行力,商品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建立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引入激励机制。加强加盟店管理,向下延伸直营店来增加加盟店的配送,以及信息和供应链整合。风险控制

  把握企业运行方向和目标,单一做超市业,不搞多元化经济投资;区域内发展把握节奏,资金使用和发展速度相适应,避免盲目;扩张上不走全国性战略。模式路径

  实施“区域内集中发展战略”的一个最大好处,是以区域内精耕细作的方式御敌于无形。目前,苏果区域网点总数达1400多家,品牌知名度100%。马嘉樑一手缔造的“苏果模式”,除了造成自身规模迅速扩大、品牌最大化提升,也是企业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谋略选择。香港华润对苏果参股到控股,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苏果模式”也许是其实现整合旗下零售业务、进入国内零售业领军集团地位的一颗关键棋子。这种相互选择构筑了一个复杂的利益共同体,也使苏果散发出新的诱惑。模式目标

  保持、提高在中国区域零售业中的领军地位。模式回放

  力排众议的进军零售之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供销社系统面临着卖方转向买方、各种体制的竞争对手轻装上阵的市场变化,那么,包袱沉重的供销社该如何展开竞争?在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分析中,江苏省供销社提出“转变业态,进军超市,按照国外先进的模式发展连锁经营”的发展方案。1996年7月,苏果超市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实现了从批发向批零结合,从传统营销向现代营销的跨越。马嘉樑担任苏果总经理。

  1996年8月20日,刚刚成立的苏果超市南京凤台南路店开张。虽然面积不足60平方米,但开业当天营业额就达1.6万元。同年9月1日,北祖师庵店开业,当天销售额高达6万元。此后,马嘉樑凭借独特的眼光顶着各种非议花了200万元在商业繁华区买下一个门店,开业当日销售创下当时南京单店零售之最。接着4个月,苏果又连开4家新店。1997年,当国内超市业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候,先行一步的苏果已是“马力十足”。

  农村包围城市的低成本扩张之路———经过两年发展,苏果品牌有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也具备了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在当时资金尚不强大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低成本扩张?在马嘉樑的部署下,一方面用有限的资金扩建网点,只租不买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两手抓”,一边加紧在南京市内的布点,一边跳出南京市,大举进军农村市场。同时,苏果提出了“连锁业态特许加盟”经营方式,利用品牌输出和管理输出,利用社会资本力量实现品牌扩张,农村加盟一炮打响。1998年4月,苏果第一家加盟店在溧水开业。4年时间,加盟店达到500多家。这一选择为苏果带来了70%的农村市场份额。

  这其中,马嘉樑作了两个投资项目的重大决策:一是在城西建立了一个大型配送中心,支撑着苏果3天一店的扩张速度;二是斥资1000万元引入信息管理系统,虽然和同行相比较晚,但由于这时苏果门店已经有规模支撑,不但降低了成本,还降低了发展初期的高风险。

  靓女优嫁的资本变革之路———2002年的苏果面临过一次重大抉择。一方面,苏果超市2001年初改制成股份公司;另一方面,华润开始大举整合旗下零售业务,开始在内地四处搜寻满意的伙伴。而此时处于快速扩张时期的苏果急需资金。2002年9月26日,华润创业有限公司以约2.32亿元的代价,从苏果原来最大股东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及其联营公司处购得苏果39.25%的股权。

  第一步收购后,苏果超市的股权四分天下:江苏果品食杂总公司持39.25%,华润创业持39.25%,香港港佳公司下属北京正新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11.5%,浙江民企野马公司持余下的10%。

  由于看中了苏果的区域竞争优势,在两年的时间内华润先后增资帮助苏果购买物业,助其网点扩张。由于借力资本,苏果在惨烈的“中洋超市大战”中显得底气十足,并且让马嘉樑个人的指挥战略得到了充分发挥。苏果的扩股很顺利,截至目前,华润总计持股达到85%,先后为苏果注资7亿多元,股本结构的重大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苏果的性质。而马嘉樑也从最初的坚决抵触到后来的水流湾转顺其自然,完成了一个从股份制国有企业总经理到职业经理人的转变,并对华润的控股表示出认同。专家品评

  东大商学院MBA协会主席李晓志———在国内许多区域性零售连锁商中,苏果区域性集中发展的特点最为明显。为了在区域市场取得绝对的市场强势地位,苏果采取了立体化的多业态发展战略,扩大了发展空间,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从发展战略上说,苏果在中心城市市场大力发展社区店,在农村市场发展综超加专业组合店是非常有道理的。

  华润在经过前两年的快速发展后,目前正在进行理性的整合,今年和明年将会有大的发展动作,规模扩张上会加速度。华润在苏果和上海华联吉卖盛中都有一定比例的股份,这是一家非常善于进行大资本运作的公司,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现代零售业告诉我们,连锁经营企业发展必须两手都要硬,即店铺经营和资本经营都要硬。

  事实上在国内零售业30强中的许多连锁企业,在发展战略上也都有过全国性市场的发展战略,为什么最后都会调整为区域集中发展的战略呢?李晓志指出,和一开始就全面铺开的“家乐福”相比,国内区域连锁企业在向全国性连锁发展过程中存在4个方面的制约:第一,国际性品牌企业的影响力与国内对外开放政策的结合力度,比国内连锁企业更高;第二,本土化经营的能力却慢慢落后于“家乐福”这样的国际性连锁企业;第三,在人才、管理系统和核心技术上客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第四,从赢利性上来说,国际性连锁企业大多数还没有进入盈利期,有的亏损额还很大。但这些国际性连锁公司利用自己国际化经营的有利条件,能继续在中国市场的规模性扩张。对国内连锁企业而言,在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连锁企业必须是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而且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企业的一系列改革不进行的话,就不会有长远的发展战略,就永远走不出规模扩张、盈利偏低的怪圈。人物说法

  马嘉樑———最大的困惑是企业执行力难以提升。

  经过2004年和今年上半年与外资卖场的多次正面较量,卖场之间的价格战暂时告一段落。近来的苏果显得有点低调,马嘉樑告诉记者说:“现在正集中精力养精蓄锐,进行资源整合,为明年做准备。目前正在山东区域布点,预计明年6月份全部布完。在南京市内,年内将会出现苏果新型大卖场。”

  而对于明年的形势,马嘉樑很乐观地表示:“明年的仗不应该难打,因为自己心里更有底了。”但马嘉樑也承认,目前最大的困惑在于企业整体的执行力难以提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干部还是无法转变观念,钱虽然拿得多了,但思考的问题少了,已经确立下来的制度不能执行,影响公司的整体执行力。”

  而对于人才引进机制,马嘉樑下了猛注。据了解,为了强化人才的引进和培训,苏果高薪聘请培训师,提高员工素质,同时大举引入专业管理人才。年底之前,将有15位专业管理人员就任苏果门店一把手,80%原有门店的一把手退居二位;20%的新店负责人也将起用专业管理人员。

  类似于釜底抽薪的管理层大换血,会不会对企业稳定造成隐患?马嘉樑表示,为了减少这方面的风险,在待遇方面和大环境上都比较优越,但是完全避免不太可能。由于控股方华润的国际化背景,苏果在企业执行力和人才素质上都该和国际接轨,这也是必需的。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