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部委专题--国家环保总局 > 正文
 

生态游:与天和 其乐无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 09:48 国家环保总局网站

  最近,国内媒体、专家聚集香格里拉,纷纷发出了“香格里拉的旅游应以原生态为核心”的呼声,联想到时下,各地方打着“生态游”旗帜的宣传充斥市场,经营者把“生态游”一词挂在嘴边,消费者耳熟能详其词,但未必通晓其义,学者、专家们对于生态游也是各执一词。

  追溯来源,生态游是西方国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概念。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
)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在首次提出生态旅游时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后来对于这个概念的内涵定义各国自有发展,经辗转流入中国。

  “国内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游!”一部分人忧心忡忡,持此态度的包括国家环保总局的工作人员,还有一些生态环保方面的专家、学者。他们的理由是:生态游本义上的不破坏性,在国内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在国内的许多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内大兴建设、过度开发带来的“硬伤”令人痛心疾首,这包括在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泰山上建索道,在黄山上大兴土木,在世界自然遗产的张家界建“天梯”,伴着学者、专家一路的奔走呼吁,随之而来的是边拆边建……还有只能忆往昔的周庄,正在丧失魅力的喀纳斯湖等。

  于是有人对于生态旅游发出了质疑。一面是“谈保护生态,就不能追求盈利”,另一面是“旅游追求盈利”,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或悖论。是生态旅游本身就存在问题?还是我们在进行生态旅游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不妨先听一听来自专家、学者、地方管理者、旅游业内外的声音……希望能拨开云雾,让生态游实至名归,而不是像现在的一锅乱炖,或仅仅是一句吸引广告语的前置词。

  沙龙 莫到“后生态旅游”时追悔

  座谈人:城与诚城市文化与发展咨询公司

  《自然之友》 张继莲

  科技日报产经新闻部《绿色》周刊主编 王翰林

  负责人,周洵;艺术总监,王阳

  生态游≠传统旅游

  什么是生态游,从游客处得到的回答多半是去自然生态好的地方进行旅游,最多加入了不乱扔垃圾、不采摘花草的自我约束。而今天经营者所打的生态游,也没有超出游山玩水的传统模式。

  王翰林:现在大家都在提生态旅游,但对于中国生态旅游的准确定义,还需要有关方面的专家尽快能完成这一定论。

  周洵:只有先明确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游,才能“打假”。我认为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差别在:1)生态旅游销售的对象是小众而不是大众。2)传统旅游是以“我”为主的活动,而生态旅游生态应该是第一位的,是“我”怀着一份敬畏去亲近自然。3)传统旅游线路、行程是固定的,而生态旅游是一个发现之旅。

  张继莲:生态旅游,是在旅游景点之外的,它主要体现在对游客的约束上。

  王阳:内容上的差别。传统旅游一般是玩景点,而生态旅游不是串景点。它是自然之旅,有非常明确的主题性。

  生态游≠享受物质游

  周洵:目前国内游产品不是缺少高端消费人群,而是缺少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端产品。在额尔古纳自驾车公园项目中,我们的市场定位是吸引一小部分高端人群前往。以价格杠杆来发挥作用,使当地的旅游实现少量的人,不少的收入。但这里的高端旅游并非是千篇一律的物质上的豪华享受。我认为开发并非兴建,也可以是一种先进的理念。

  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找出自己的差异性、惟一性在哪里。从保持原生态考虑,它配套的基础设施应该尽量简单化,并力求融入自然环境中。

  旅游产品也需要进一步细分。现在去北京周边爬山的人越来越多。一到周末,香山的爬山队伍就是一景。能不能做一个登山主题公园,在专业性上做足文章?

  王阳:旅行社习惯于向消费者卖“豪华游”、“贵族之旅”,讲的就是住得好,吃得好,跟着导游玩得好。能不能针对高端游客推一些生态资源独特、体验丰富、自由度高但接待条件一般的产品?这是旅游经营者的惯性思维问题。

  生态游≈环保意识

  王阳:谈到生态旅游,旅游开发中的保护方面,我认为关键在于在利益面前有所克制。

  王翰林:有一次与一位国际友人聊天时,他问我一辆性能好、价格低的原生材料的汽车,与一辆性能不及、价格还要高的再生材料的汽车相比,将作何选择?我们一般肯定会选择那辆原生材料的车。但美国人说他会选再生材料的,原因就是出于生态环保意识。

  周洵:说到底,还是一种意识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罗马不建唐人街,连挂个红灯笼都引来抗议,这体现的是其对自身环境的一种尊重与保护。

  张继莲:有些申报工程不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而是为旅游增加砝码。我所接触的一位世遗方面的审批专家,谈到他的博士生弟子带着议题到世界各遗产地作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任何世遗地都存在人为的破坏,而中国的破坏有些还是来自于当地政府的。

  王翰林:现在政府部门也认识到了“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但保护力度还有限,用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也有限。另外,现在考核地方领导主要还是看GDP.使得一些有保护意识的人在贯彻起来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周洵:光讲提高意识,不给予实际的扶持、帮助,以牺牲地方利益来谈保护,就是一句空口号。

  生态游≥法规+人才

  王翰林:我觉得中国离生态旅游至少还需要5-10年。开展生态旅游,还需要制定出一些规则,实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这样对经营者及旅游者的行为才会有所约束。旅游者应该怎样去进行生态游,这也是需要普及与加强引导的。另外,培训、引进旅游人才也十分重要。

  张继莲:我有一次去河南旅游,导游是一位60岁的老太太,老太太对于当地的人文、历史十分了解,沿途滔滔不绝地讲来,让我们获益匪浅。而只是背导游词,指山讲神话故事的导游也屡见不鲜。

  王翰林:在没弄清楚生态旅游是怎么一回事,没想好生态旅游应该怎样开展时,我们不妨先把这个名词放一放,就叫观鸟活动、考察活动等。如果做烂了生态旅游,当有一天我们真正开始生态旅游时,难道说是“后生态旅游”吗?在没准备好前,不开发就是最好的保护。

  张继莲:的确,目前阶段,在生态旅游方面,我们的国家还没有准备好,我们的旅游经营者没有准备好,我们的旅游者也还没有准备好。新闻来源:《新京报》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