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人民币升值 汇率改革破冰 > 正文
 

上海商人陆龙生:对个人来说 升值2%就是100%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 04:04 第一财经日报

  编者按

  人民币升值2%。这个消息如夏季里突然而至的凉风。

  在中国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前面,许多人也许感觉不到风的变化,但还是有人禁不住打了个冷战。

  更重要的是,对汇率制度的改革,周小川有个生动的比喻:固定汇率犹如盾牌,得拿着坚持不动,否则就会露出“空门”,浮动汇率好比海绵垫子,可用弹性打游击战,需要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增加自己的柔韧度。当前的关键是,企业家们是否适应盾牌已经拿开的变化?

  汇率动 企业变 三地商人冷暖自知

  本报记者 王佑 发自上海

  5年前,处于事业最低谷的陆龙生把一幢价值上亿的房子以2100万元大方出手。而在人民币升值的时刻,他的心里还是凉了半截。

  陆龙生是上海飞马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下称“飞马”)的总经理,在上海市的纺织业界算得上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当初,他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接手了效益不怎么好的飞马公司前身——上海针织集团外贸公司。之后,飞马一直名列上海纺织品外贸出口的前十名。

  半年来,他深有感触:“出其不意的事情太多,我的心脏功能也增强了不少。”他拍拍自己的胸口。

  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国家首征纺织品出口关税、欧美与中国纺织品的贸易摩擦等等,在2005年不期而遇。“但升值的事,确实没想到会这么快。”目前,公司因汇率带来的损失大约是人民币68万元。

  2%可以消化但有损失

  7月21日晚上7点半,正在家里吃饭的陆龙生,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陆先生,人民币升值了,快看电视。”打电话的是《华尔街日报》的驻沪记者。老陆扔下碗筷,顾不得蹬掉的一只拖鞋,箭步冲到电视机边。

  老婆问:“出什么事情了?饭也不吃!”他扭过头,无精打采地答道:“人民币升了2个点。”

  7月22日一早,公司的全体高层集中开会。下午,老陆命令,所有近郊的外销员撤回本部,召开全体人员的临时会议。最终,公司达成的基调是:不签长期订单;提高订单价格;5%以下的利润坚决不做;缩短回款日期。

  会议结束后,一位外销员红着眼圈跑到老陆的办公室:“汇率让我丢了人民币十多万元。”

  这位外销员的那批货是抢在6月份出的,订单价格为100万美元。当时没有考虑周全,让客户3个月以后再付款。按照2%的汇率,2万美元就这样白白地掉进水里了。陆龙生摇头道:“没办法!销售人员是按照自己的订单利润来提成的,钱少了,自己亏大了。”

  而公司的另一位外销员也遭遇了同样的尴尬。7月初,该外销员与美国客户签了一笔人民币200万元的单子。同时,他也与对方约定60天后结账,用信用证作为凭据。7月21日,他乐滋滋地到银行办理“押汇”手续,手续办理的时间需要3天。不料,21日晚上人民币就升值了。转眼间,丢了人民币4万元(出口押汇是指:出口商向银行提供跟单信用证及全套单据,银行审核无误后,扣除押汇利息。然后,按当月该外汇指定银行的挂牌价折成人民币,扣除押汇利息后提前划拨给出口商的一种融资方式。这将帮助出口商提前拿到货款)。

  “一家大的外贸公司,不在乎这2%。全国所有的出口企业,2%更是小数字。但是对于一个销售人员而言,2%就是100%的损失。”陆龙生深有感触。

  去年,飞马的销售额为1.9亿美元。“现在卖了9000多万美元。估计到12月底,也要将近2亿美元。”

  压在陆龙生心头的一块石头,还包括自己的失策。“虽然一直风传人民币升值,但是我们的准备确实显得很仓促。”陆龙生粗略估算了一下,上半年公司的关税缴了176万元,加上升值前大批货物的货款没有及时到位,今年的利润会打一些折扣。

  封关声紧 钱款难以及时回笼

  飞马公司95%的产品出口国外。在出口国家分布上,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的比率分别是3∶2.5∶2,所有产品都用美元结算。

  “国内一些私人企业疯狂出货,将某些种类的服装配额提早逼近100%,害得我们不得不跟进。”

  陆龙生给记者画了一张图:

  2005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关税取消——国家开征关税——中国企业依然大量出货——部分纺织品配额即将用完——欧美称“中国产品倾销”且可能封关——企业再度抢着出口——回款凭据等大量累积——部分产品款项无法马上回笼——汇率调整——损失出现。

  他解释道,因担心欧美地区提早封关,不少产品都抢在5月到7月之间一泻而出,这直接导致了销售款凭据的猛增。一般来说,外销公司会以信用证等凭据结算货款。大多数信用证约定的付款期限为2个月。因此,5月21日到7月21日这段时期出口的这些货物,以信用证等方式来约定结算日期,且“押汇”过晚,那么汇率调整后将给公司带来损失。

  “汇率一变,利润就直线下降。这就好比一座独木桥。一开始,如果大家分步走,那么桥中间就算有块绊脚石,人们会马上发现且避开它。但现在,都一窝蜂地在同一时间段内拥挤过来,那么谁都很难绕开它。”陆龙生表示。

  事实上,美国当地海关已对部分产品封关。

  在美国,飞马的一种三角裤很畅销。“我们卖了三年,一年的销售额大约是100万美元。”陆龙生说,一开始,公司以为这批货物已经到达了美国,并且顺利通关。后来才知道,中国输美的三角裤配额全部用光,美国提前封关。“没办法,我们就把这些货转为内销,损失了运费和其他费用。”

  政策难以预料

  “船价、客户意见和国家政策,对出口企业来说都是大事。前两个可以谈,第三个文件肯定是要服从的。”陆龙生对船价的判断是,国内在经过升值洗礼之后,出口产品会减少一些,船价也将相应回落。

  但是,对于国家的政策,陆龙生说自己很难把握。他取下商务部的这张通知单给记者看。这纸公文是商务部、海关总署的联合公告第44号,由商务部外资司出具。其中写道:7月1日以后第一批《纺织品出口自动许可目录》所列商品不再实施出口自动许可。

  陆龙生的观点是,在政策多变的情况下,如果双方签订长期订单,就会增加出口商的风险。“因此,三个月以上的单子,我们尽量避免接。”

  相关链接

  人民币升值纺织业首当其冲

  占据中国总出口额16%的纺织业,无疑是受升值消息影响最大的行业。悲观者指出,对于已连续遭遇美国和欧盟“特保大棒”的中国纺织业,危机正有外而内,指向既往的核心竞争力——价格。

  其他发展国家像孟加拉、越南、印尼等或将脱颖而出。以物美价廉而闻名的中国纺织品多年来一直维持着极低的利润率,靠低价策略席卷全球市场。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成本的同比增加。

  而国泰君安分析师李质仙认为,目前人民币升值2%对纺织品造成的实际冲击并不太大。若持续升值,负面影响将相当明显。

  由于纺织行业中各种产品在进口成本、企业和行业的议价能力,行业的出口依存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因人民币升值受到的实际影响也会有所不同。纺织品出口集中在服装、棉纺和毛纺等三大类产品。其中服装出口约占总出口额70%,棉纺占25%。据李质仙估算,人民币升值2%,意味着服装产品利润率下降1.4%,棉纺下降4.4%,毛纺下降1.34%。


  爱问(iAsk.com)人民币 相关网页约4,185,794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