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非公募基金会为草根组织新生铺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 11:58 公益时报

  本报记者 窦丽丽

  新条例颁布一周年了,尽管全国性的非公募基金会出笼不多,地方性的非公募基金会也是秀苗寥寥,但是这样一种新生的基金会模式还是跟现有的公益组织格局产生了碰撞,无论是历史悠久的基金会或者是地下生存的草根组织,都在机遇与挑战中重新选择自己的生存发展途径。

  有一个被诸多基金会讨论的话题是,当企业家们都去成立自己的基金会时,一向是小众募款的基金会将如何生存?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邓国胜认为,这个问题并不会很突出,首先,成立基金会的企业毕竟还是很少数,绝大多数的企业还是会继续把钱捐给公募基金会;第二,公募基金会筹款的主要对象应该是公众。这个问题会促进公募基金会尽快地把自己筹款的对象转移到公众身上的。

  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徐永光也对这样的担心不以为然,他说,无论是公募基金会还是非公募基金会,从长远来看都会发展成为支持型的公益机构,而且这两类基金会的资金来源是不一样的,非公募基金会的钱主要是来自于企业和个人,而公募基金会的钱是来源于向公众募捐。公益机构应该有职能分工,有的机构,比如说基金会应该是支持型的机构,另一类是项目型机构,由支持型机构向项目型机构提供项目资金,项目型机构具体操作。

  非公募基金会成立以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公募基金会的资源,但是这个问题并不会很严重,因为公益资源非常丰富,而公募基金会对公益资源的开发还很浅,并不是说开发得已经很充分了,所以这就对公募基金会的筹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促进公募基金会的能力建设。从这个角度来讲,资源的争夺倒也不是件坏事。

  美国有56,000多家基金会,总资产近5,000亿美元,其中独立的私人基金会约占85%,公司基金会约占5%,两项在数量和总资产上占到了90%以上,它们均属于“非公募基金会”一类;而面向公众筹款的社区基金会和运作型基金会的总数和资产加起来还不及10%。毫无疑问,在美国,私人基金会占据着绝对领导地位,最大的基金会几乎都是私人基金会,有若干家资产超过百亿美元。

  未来中国最具实力的基金会也会是由私人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2003年,我国非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已占全部企业营业收入的66%,在浙江省,这个数字达到了76%。非国有企业实力的壮大,是发展非公募基金会的前提。一批优秀的私营企业家已经作好准备,他们了解世界基金会发展的历史,有实业报国、回馈社会的责任感,成立个人或公司基金会,是他们期盼已久的事。他们将成为中国非公募基金会的领导者。

  而且草根组织也可以告别以前走“旁门左道”的历史,名正言顺地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

  一为“造车上路”。如果能够筹到款项200万,就可以自己造一台非公募基金会的“车”,装上已有公益品牌的“货”,驾车上路。好处是出资者干预少,有利于保持机构的独立性。

  二为“借车上路”。如果独立筹款有困难,不妨去游说有钱人或企业,让其接受你的公益理念和项目,并出资成立基金会。好处是基金会有成熟的项目和后续资金的长期投入,坏处是出资人可能的干预。如果这种干预不利于机构的良性运行,则可能带来不利后果。

  与企业身份的草根NGO相比,取得基金会登记资格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名正言顺,用非营利机构的牌子做非营利的事;二是虽不能进行公众筹款,但可以接受捐款,收入不用纳税;三是按照基金会的法律规范,明确财产权(社会所有),使财务和项目运作更加公开、透明,有助于机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草根组织不论造车还是借车上路,不光是给自己找出路,更是为新生的非公募基金会注入成熟的公益项目,新鲜的公益理念,成功的管理经验。这是非营利部门合理的结构重组,人力资源的重要转移。最大的受益者是这个新兴的基金会部门。做公益事业尽管不像做企业有那么多竞争风险、管理风险,但它也有自己的专业管理套路,同样花钱,往哪儿花,怎么花,管理水平不同,效果也会不一样。所以,对基金会的创办者来说,学习专业知识,引进专业人才也十分重要。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