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永平
缺水,淮河告急!6月23日,安徽省淮河以南水库蓄水量同比减少48亿立方米;7月3日,江苏省451座水库接近或低于死水位……
洪水,淮河告急!7月4日至10日,淮河水系总降雨量达338亿立方米,淮河流域发生
较大洪水……
污水,淮河告急!7月9日,伴随着淮河洪水,一股总水量达3亿立方米的巨大污水团向下游推进……
水多、水少、水脏,淮河近期遭遇了几乎河流所能面临的全部水问题。如何进行科学调度,化解淮河面临的这三大“水危机”?
“先发治水”争抢主动
6月份以来,淮河旱情蔓延,安徽受旱面积1330万亩,江苏10万人饮水困难。应对淮河旱情,国家防总、淮河防汛部门和沿淮各省“先发治水”,前期工作早已展开。5月26日,安徽省乌江站、滁河三级站开机提水,将长江水提到江淮分水岭;巢湖市打开排灌站引水闸,将巢湖水位由7.90米抬高到8.35米,这些措施大大增加了抗旱水源。4月20日起,江苏省江都翻水站开始抽引江淮水,截至7月1日,共引水15亿立方米。缓解旱情,远水解了近渴。
7月初,旱涝形势急转,淮河洪水突袭,上中游有100多亿立方米洪水将下泄到江苏,江苏防汛形势严峻。为迎接上游来水,减轻洪峰压力,防汛部门果断决策,紧急运用宿鸭湖、薄山和板桥水库联合调度,拦蓄洪水,及时开启蚌埠闸、涡河蒙城闸、沙颍河颍上闸泄洪,提前打开三河闸启用入江水道,为洪泽湖腾出了“肚皮”,容纳上游洪峰。据分析,这次三河闸提前预泄洪水量8亿多立方米,相当于降低洪泽湖水位0.4至0.5米。“先发治水”大大减轻了洪灾损失。
曾以盛产鱼虾而闻名的洪泽湖,近十年来一次次的污染事故,让周边渔民成了“惊弓之鸟”。盱眙市1994年曾发生特大污染事故,污染农田5000余亩,经济损失1.7亿元;2002年1.3亿立方米污水下泄,盱眙受污染水面就达5.3万亩……于是,每年淮河汛期来临,农民们便提心吊胆。
今年淮河汛期尚未到来,沿淮相关部门的治污行动早已开始。沙颍河、涡河是淮河污染较重的支流,淮委水保局加强了水情水质监视监测,控制排放指标,今年枯水期已提前小流量下泄了10.6亿立方米的污水,使沙颍河、涡河水质污染程度已有所减轻。到了汛期,淮河干流上游来水量较大,能起到稀释污水作用。连续监测数据也表明,洪水下泄未对淮河干流水质造成明显影响。
科技手段发挥奇效
水情多变,水质复杂,水放多少、蓄多少、怎么放?科学调度离不开一系列科技手段。
在淮河防总,洪水预报调度系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异地会商系统等一系列现代化信息系统,成为实现科学调控洪水的技术支撑。水文信息室是淮河汛情的“千里眼”,每天约有三四千条信息在这里汇集;在洪泽湖以上的16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几十个控制站进行着实时测量预报。
淮河水位不断上涨,被誉为淮河防汛“晴雨表”的王家坝闸频频告急,如果洪水超过保证水位,就有启用蒙洼蓄洪区的可能。分不分洪?什么时候分?如果分洪就意味着18万亩长势喜人的庄稼毁于一旦;而不分洪,一旦溃堤,会造成更大的伤亡。
关键时刻,洪水预报人员作出准确的预报:王家坝洪峰水位将为29.1米。据此,国家防总果断决策:不启用蒙洼蓄洪区。7月13日,洪水如期而至,洪峰水位与预测值仅差了4厘米,淮河大堤毫发未损,洪水损失被减少到最低限度。
正是有了这样一次次及时、准确的预报,才能做到科学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发挥了效益。
水利工程功不可没
解决水多、水少、水脏的问题,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水库的联合调度、拦蓄洪水,淮河下游的防洪压力得到了缓解。据专家分析,若没有宿鸭湖和薄山、板桥三座水库拦蓄洪水,班台水文站洪峰水位将达到39.20米,超过堤顶2.57米,将会导致洪河、汝河下游堤段出现决口和漫溢。而淮干王家坝水文站洪峰水位也将达到29.50米,超过保证水位0.50米,蓄洪区的启用将很难避免。除蒙洼蓄洪区外,邱家湖、唐垛湖、姜家湖等蓄洪区也可能启用,受灾群众将有200多万,300多万亩耕地会受淹,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亿元。
在安徽,各类水利工程提供灌溉用水80亿立方米,抗旱浇灌面积1085万亩;江苏秦淮河东山站水位已上涨至7.75米,保障了当地水稻栽插用水。另外,目前淮河污染水体下泄已基本结束,通过水闸的科学调度以及有利的水量条件,今年沙颍河、涡河污染水体下泄对沿淮供水没有造成重大影响,沙颍河水质稳定在Ⅲ至Ⅳ类,淮河干流水质良好。
到7月20日,淮河水位终于全线回落,水质明显好转,沿淮旱情得到有效缓解,应该说淮河在这场大考中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淮河今后还会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摸索更加科学的调度方式,实现对水资源的管理和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