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双稳健:稳到什么程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 00:16 中国经济时报

  下半年宏观经济专家谈(下)

    本报记者 李成刚 见习记者 王栗涛

  2005年是中国财政政策实行重大调整的头一年,也是举起“双稳健”政策的头一年。下半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稳健”,会体现在哪些方面?出现哪些微调?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双减”程度有限

  就2005年的预算数字而言,财政赤字由3198亿元减少到3000亿元,减了198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额由1100亿元减少到800亿元,减了300亿元。赤字率由2.5%减少到2%,减了0.5个百分点。从这三个数字的变化上,的确出现了“双减”。

  “但是我们总是感到有一些怀疑,这样重大的调整仅仅进行如此小规模的一点调整,就算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一下转到了稳健财政政策吗?”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提出,变化不过几百亿元的调整,其程度有限。

  高培勇认为,在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因素制约下,近几年政府部门在控制赤字方面难有多大作为。今年赤字少了198亿,如果这198亿放在十几年之前还有些实质的意义,但是放在今天,整个财政收支规模已经超过3万亿的基数下,高培勇说:“198亿财政赤字的调节意义能有多大?”

  在调整结构上,高培勇认为,财政收支安排的基本规律是,存量不动,真正能够有所调整和变化的只限于流量,对于流量和存量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大体上能够看出既得利益格局的触动。高培勇说,因此,仅仅限于流量层面的调整,也只能在改革的名义下加以实现。

  高培勇认为,相对而言,推进改革是稳健财政政策惟一有所作为的空间,“分析稳健财政政策的16字方针,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就是,财政部门在贯彻稳健财政政策方面的一条主线,实际上最重要的是四个字:推进改革。”

  稳健财政政策的变化

  “今后一个时期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重点和今年上半年相比会有一些变化。”财政部副部长肖捷提出,其重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继续加大支持三农的力度,促进粮食增长和农民增收。肖捷认为,下一步要考虑的,是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也就是要进一步调整财政资源的配置,继续支持三农的发展。一是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改革的重点是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包括乡镇体制、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乡镇财政体制,以及与此有关的各个方面的制度调整。二是进一步落实各项支农政策,目前重点对支农资金机制进行调整和完善。三是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和粮食价格的宏观调控。其中最主要的是稳定农资的价格,同时也要稳定粮食价格。四是完善农村教育和医疗制度。今后政府财政资源用于教育和卫生领域的支出应当重点向农村倾斜。

  第二,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善投资消费关系;进一步落实促进就业及保障政策;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包括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等;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

  第三,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

  第四,支持经济体制改革。包括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信贷紧缩将持续较长时期

  就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认为,从信贷政策来讲,1到5月份信贷增长速度相对较低,只有12.4%,很多企业出现了资金紧张的情况。此外,贷款的结构也不合理,中长期贷款占19%,短期贷款占5.9%,流动资金的贷款比较紧缺,中长期贷款增速比较高。

  谢伏瞻说,下一阶段信贷政策的调整方向应该从总量上略有松动,事实上6月份贷款的增速已经有所提高,达到15.7%。另外,在结构上适度增加流动资金的贷款,对于中长期的贷款增速要有所降低。重点是要把握信贷政策的调控力度,在总量上达到年初确定的目标。

  但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认为,从银行系统对企业短期贷款的提供比例来看,我国在世界上是最高的,M2和GDP的比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资金再紧张也不能要求银行更多地放宽银根,解决问题出路在于为企业开辟更多的融资渠道。中央银行下调了超额准备金利率,目的就是要适当引导货币市场的利率下行,鼓励商业银行去发放贷款,也鼓励社会资金投向直接融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也表示:“去年到今年,松货币、紧信贷的趋势越来越大。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全国信贷紧缩的现象,绝对不只是今年和明年会有,可能还要持续一段过程。”


  爱问(iAsk.com)信贷紧缩 相关网页约225,986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