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产能暴涨致销售高压 长沙空调收官战起硝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 09:58 湖南日报

  7月31日,按照空调行业的通行规律,距离2005空调冷冻年度的结束还有整整31天。对于效益不错的空调企业来讲,当销售增长已达到预期的时候,这个31天的销售会归入到下一个冷冻年度,以便“充实”下一个年度的增幅。但是记者当天和几大空调品牌联系,发现他们都还没有接到“关账”的通知,今年8月的销售不仅计入2005冷冻年度,而且对这一个月的销售还寄予很高的期望。

  本年度湖南市场空调销售收官之战已经呈现出硝烟渐浓之势。

  收官之战会否“放水”?

  进入7月底的周末,省会媒体上刊登着家电连锁企业们数量不少的“空调收官之战”的促销广告,大有8月拼死一搏的架势。

  记者还发现,部分空调品牌已有了实际降价行动。某一线品牌从6月开始缓缓发起“降价”攻势,一个多月时间降价幅度达到10个点,售价1000余元的1.5P空调赠品多达三四种。

  国家规定9月1日以后,没有加贴能效标签的空调不得上市销售。众所周知,空调销售量是以出厂量计算的,大量已完成的销售,实际可能还在渠道商的库房里。国家强制规定的临界点在前,空调生产厂家肯定要保护自己的渠道。降价清货还是不降?都有可能影响到渠道商的利益。

  空调进入消费者手中以前,仍然是销售中,也许正是在这库存压力与政策压力面前,一些挺不住的厂家开始了“降”策。但是另一方面,空调出了厂,渠道商已向厂家交了现款,渠道商愿意在自己身上“降价”剜肉么?

  今年收官之战会否“放水”,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像平时一样仅择一两个品种促销降价,根本达不到把“无能效标识”空调清仓出库的目的,如果采取“普降”的方法,空调企业都能承受得住么?

  销售“高压”源于产能暴涨

  有业内人士“保守”估计,今年国内至少有800万台的空调库存难以消化。

  其实对于空调来说,今年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断货。去年让空调生产企业备受困扰的压缩机产能跟不上的问题,今年得到了缓解。相反,空调生产企业为自己暴涨的产能开始担忧。几个月前,记者曾听到某空调要求湖南方面“今年销售计划必须完成,少一台,负责人革职论处”的政策“高压”。进入8月,回首此言,实感激烈中的悲壮。

  2005年,国内空调产能出现了惊人的飞跃:格力、美的、海尔相继宣布空调产能突破1000万台以上;格兰仕称600万套;TCL、奥克斯各500万套;还有春兰、海信、志高等也都在200万台以上。这不到10个大企业的生产能力就超过了5000万套,而全球今年整个市场总容量大约在6000万台左右,供过于求的局面已然到来。

  湖南新兴格力空调销售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张平今天向记者坦言,前几年(冷冻年度)格力空调在湖南的销售增长都在40%至50%,去年的基数已达到了7.2亿元,今年要完成10亿元的销售,增长28%已是很惊人了。

  这个令龙头老大也倍感压力的增长,不得不让人回思本年度这场空调全行业的扩产“欣快症”。

  增长空间小于想象空间

  今年争相扩充产能,是基于15%的行业增长预测,以及大量中小空调品牌在成本上涨及价格下降的双重压力下退出市场而让出的接近60%的市场空间。谁都想挤占新增的市场,以及让规模来消化成本压力,扩充产能成了必然选择。

  然而,新的制约悄然而至。国家一系列政策的调整,对空调的国际国内市场发展产生了新的影响。出口退税的降低直接影响了出口增长,而国内由于宏观调控的作用,也使国内整体需求没有出现意料中的大增。

  “无论新居民住宅还是商业写字楼,都是空调购买的主力军,这些业主购买通常一下就是五六套甚至上百套。宏观调控对行业影响非常明显。可以说,2004年的井喷行情给了行业非常大的想象空间,目前行业的增长空间明显小于当时的想象空间。”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

  天气也没有玉成好事。今年湖南7月中旬才开始暴热,每暴热几天又夹杂一些阴凉,成了湖南大小经销商的苦闷。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前年6月下了一个月的雨,以为那一年没戏了。没想到当年7月1日开始就持续暴热了14天,一下子‘雨过天晴’,空调一下子卖疯了。所谓的天气好,是要持续的热才行。再说今年也热得太迟了,大家觉得熬了这么久的热,也快热完了就会再熬下去的,这也不利销售。”

  8月会给空调的大小经销商们一个什么样的脸色,决定了经销商们的脸色。

  (责编:廖艳琼 作者: 谈金燕 金欢 于艳凌)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