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财政部贾康:两税并轨桃子熟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30日 10:31 中国经营报

  作者:杨筱

  “既不加大也不放松,适时适度进行微调”,7月26日,国家发改委为宏观调控政策定调。此前,财政部副部长肖捷也表示,将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微调,通过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本报记者就下半年财政政策走向、人民币升值等热点问题,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和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稳健利于实现短中期目标

  《中国经营报》: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出台,从大方向上看,下半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相对稳定是趋势。如何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下半年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贾康:200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投资增幅和物价涨幅有所回落。但固定资产投资还有一定的反弹压力,我们须重点防止某些行业过度扩张。目前应继续调整优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土地政策,并加强相互间的协调配合。同时,大力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制度创新,由此缓解和克服制约长期稳定发展的深层矛盾,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反周期宏观调控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持。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最有利于实现上述短期与中长期目标的政策选择。

  税收体制改革当前最重要的,一个是推进增值税转型的改革工作;另一个是要积极研究内外资所得税合并的改革方案,争取迅速推动两税合并;还要对不动产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进行改革方案的研究,有必要的要做试点(如物业税),采取成熟一个推行一个的方式来深化改革。

  同时也应该注意,在税制改革中,要把改革举措对财政收入的冲击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以免引发全局性问题。

  高培勇:为了推进改革,财政税务部门已经有比较完整的计划。大体分两个层次:一是财政自身改革。包括新一轮税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出口退税机制的完善等。二是支持推进的改革。包括教育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这些改革的内容虽不在财政税务部门的掌控之中,也非财政税务部门的职能所覆盖,但它们的推进,需要财政税务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倾力配合。而所有改革当中,我以为,最重要、当前必须全力推进的,是新一轮的税制改革。

  优化结构 雪中送炭

  《中国经营报》:有专家提醒,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可能造成的影响应予以关注,并注重加强相关政策如财政政策的配合。对此你有何建议?

  贾康:现阶段,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体系主要有两方面: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前者侧重调控总量,后者侧重于调控结构。在总量上防范风险的同时,我们还要优化结构。

  调整总量,利率是一个经济杠杆和一个比较规范的办法,央行去年10月已经加息。7月21日,央行刚刚推出人民币汇率的小幅调整,不仅是量值的调整,而且是重大的机制性转换,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影响肯定是利好。财政政策在配合央行调控总量的同时,更多地注重优化结构,做好“雪中送炭”。

  此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还要与其他政策配合,比如,产业政策等;同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通过深化改革的方式改进配套机制。

  两税并轨 时机正好

  《中国经营报》:今年上半年贸易顺差已经超过去年全年顺差总额,接近年度贸易顺差历史最高纪录。但是,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事实上,顺差的真正原因是跨国公司的进出口贸易,而非中国本土公司。所以,尽快实现两税并轨应该是一个大方向。你认为应该如何把握时机?

  贾康:当前是一个应当把握好的推行时机。第一,近几年财政收入增长强劲,但是财政收入和GDP增长达到一个比例以后就会趋于稳定,现在的经济增长可以给两税并轨带来的减税压力一个可承受空间。第二,现在外汇储备奇高,人民币仍存在升值压力。如果在这种情况启动并轨,有可能对一部分FDI(外商直接投资)造成的影响正好可以中和、缓解升值压力。第三,目前面对的一个重要机遇是,增值税转型改革已经在东北先行。按照一般逻辑,在一个区域试行一年后会总结经验并向全国推广。对外资企业来说,所得税并轨是增加税负,而增值税转型是减少税负,“一增一减”的税收环境,有利于改革的平稳实施。第四,今年已被明确为“改革年”,最高决策层已经下决心在本年度推出重要改革措施。

  所以,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的改革宜早不宜迟,有关部门应正视相关因素,尽快提出方案,尽快走完立法程序。各个部门之间协调的关键就是如何做好并轨的具体方案的设计安排。稳健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爱问(iAsk.com)两税并轨 相关网页约69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