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游宁丰:尽快建立无壁垒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9日 13:24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本报记者 伊晓霞 陈伟蕾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第二届盛会昨天在成都落下帷幕。几天前,本报记者向广东省副省长、此次经贸洽谈会广东代表团团长游宁丰提出专访的要求,他欣然应允。这使得本报始于本月中旬的泛珠合作系列访谈报道,划上了一个全面且有力的句号。泛珠合作无疑具有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试验”意义。在认识到此点的前提下,本报从本月中旬开始,先后采访了理论界及实业界的人士,请他们畅谈发展的现状和对未来的期许。我们将同样的问题也抛给了游宁丰———这位以务实著称的广东省政府分管经贸工作的
领导。此次入川,游宁丰率领的经贸代表团人数达两千之众,为广东省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贸代表团。

  捷报频传

  今届达成项目是上届的5倍之多

  记者:第二届泛珠经贸洽谈会已落下帷幕。广东是第一届承办方,作为广东经贸团的团长,您对本届洽谈会的感受如何?游宁丰:我认为,本届“泛珠洽谈会”在规模、效果上都超越了第一届。一方面,四川省委、省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观念上,充分认识到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重要意义,积极筹备第二届的“泛珠洽谈会”。他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本届的召开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及环境;此外,由于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的泛珠各省区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确保了本届“泛珠洽谈会”的胜利召开,为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本届洽谈会泛珠三角各地11个代表团均有参展参会,报名参会人数超7000人。整个展馆面积2.2万平方米,总展位数达1121个。据统计,至28日止,泛珠三角共达成的合作项目4291个,合同总金额达4358亿元,分别为第一届“泛珠洽谈会”的5倍和1.5倍。在28日上午的集体签约仪式上,上台签约的项目总数有523个,合同金额达978亿元。此外,本届“泛珠洽谈会”有一个创新,就是邀请了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国际跨国零售公司举办了采购会,有90余家国内外知名采购商和泛珠三角区域内的500多家供货商参会,其中广东省有26家采购商和76家供货商参加。记者:广东经贸在首届珠洽会上唱了主角,这一次参展情况又怎么样?游宁丰:对于泛珠三角合作,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这一届“泛珠洽谈会”是9+2合作与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合作的成果与表现方式。因此,广东积极配合四川省做好第二届洽谈会的各项准备工作,以积极的姿态、强有力的领导,组织了广东经贸代表团参加第二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广东省经贸代表团由本人任团长,省政府副秘书长林英、省经贸委主任陈冰为副团长,省经贸委副主任刘晓捷为秘书长。全团共有31个分团,其中有21个地市分团,7个省属企业分团,另外还有农业、科教、旅游3个专业分团。参展的分团有24个。参展参会总人数近2000人。广东各市高度重视本届的“泛珠洽谈会”,21个地市分团中有17个分团是由副市长亲自带队。根据第二届的“泛珠洽谈会”组委会安排,广东省共有展位83个。从布展情况来看,广东主体形象展区中共设8个展示灯箱,图文并茂,主要内容包括广东经济发展概况、广东经济总量、2004年广东省销售收入前20位的工业制造业、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发展状况、首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成果。各分团基本采用敞开式、立体式、特装式的布展,在以产品、实物为主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营造效果和气氛,广泛宣传广东省的主导产业、名牌产品和特色服务。记者:在首日的集体签约仪式上,广东就与各地签约项目137个,合同总金额达431.72亿元。接下来,将采取什么措施确保落实本届“泛珠洽谈会”项目?游宁丰:签约项目的组织实施,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基础。对于本届“泛珠洽谈会”的项目,广东将尽一切力量,为项目的落实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下阶段,重点要认真抓好合作意向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确保合作意向尽快转化为合同。一是省经贸委、各市和省属有关资产经营公司及大企业集团,要对合作意向进行全面检查、统计、归类和分析,协助有关企业逐个落实项目;二是省直各有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为合作意向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确保今年内有一批项目开工;三是要充分分析首届“泛珠洽谈会”没有履约项目的原因,认真吸取教训。首届“泛珠洽谈会”没有履约的198个项目中,有的是因为当地政策和体制不完善,致使项目不能实施;部分是因为资金不落实,导致项目中途夭折;有的是市场变化,使项目未能履约;也有的是当地政府部门的衔接不畅,导致项目跟踪有较大难度。对于这些实际的困难,有关部门,尤其是经贸部门要做好与合作方政府的衔接和协调,尽可能排除困难,提前与合作方的政府、企业沟通,切实提高履约率。

  未来动向

  扩大经贸合作主体 推进与其它省区合作互动

  记者:现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优势和效果越来越明显,广东将如何进一步推进与其它省区的合作互动、优势互补,达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的?游宁丰:我们将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提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年年有新进步,年年有新发展,年年有新成效”的指示精神,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求真务实,大力推进与泛珠地区的经贸合作。一是扩大经贸合作的主体。合作的主体要覆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尤其是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二是扩大合作的领域,合作的领域要向工业、农业、服务业、房地产及基础设施并举;三是扩大合作的区域。在推进双向互为拓展本地区市场的同时,内贸与外贸并举。一方面,利用广东毗邻港澳的优势,共同开拓欧美和日韩市场;另一方面,利用泛珠地区的整体区位优势,共同开拓东南亚以至整个东盟市场;四是扩大经贸合作的手段。运用电子商务推进经贸合作,利用广东方自主开发的“供求速配网”的快速配对和自动检索的功能,来加大与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区经贸信息的交流力度,提高项目的对接度。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大广东与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区各类企业的交流力度。

  拓展目标

  合力开拓市场放首位 六大措施突破壁垒

  记者:我们之前采访过一些专家学者,用他们的话说,“广东是泛珠合作的受益者”。那么您认为,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对广东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在下一步的合作中哪些领域将作为突破口?游宁丰: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构想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世界潮流,符合中央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贯彻中央提出的关于“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战略方针的具体体现。也符合中央关于CEPA的安排,有利于香港、澳门拓展自己的发展腹地,有利于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可以说,泛珠三角合作,不单对广东有重要的意义,对于9+2所有省区以及港澳同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经过一年的合作,9+2地区都体会到和切实得到了合作带来的成果。对于广东来说,通过泛珠合作,可以促进广东产业结构的升级,在与各省区及港澳的合作中获得更大、更广、更有深度的经济拓展空间。广东将进一步完善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的工作机制,与“9+2”各地区共同落实《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框架协议》内容,进一步推动和深化“9+2”区域的经贸合作。广东还将重点创造条件,为本届“泛珠洽谈会”达成合作项目的具体落实提供实施环境,确保签约项目的有效履约。在与“9+2”地区的经贸合作中,广东将着重推进六个方面的合作。一是联手推进市场开拓。把联手开拓市场放在经贸合作的首位,坚持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一起抓。努力消除体制性障碍,打破地区封锁,尽快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高效规范的无壁垒市场。二是联手推进产业对接。与“9+2”地区一起,加强对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从产业的互补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出发,选准地区之间的产业对接点,有计划地推进“9+2”区域内的产业对接与转移。三是联手推进资源开发。广东将支持优势企业参与西部省区矿产、农业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充分利用西部省区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密切在电力供需方面长期、稳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能源供需合作伙伴关系。四是联手推进资产重组,大力推进“9+2”地区存量资产的优化重组。积极推进通过企业并购、产权转让、股权置换等方式,将互补性强的资产聚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产权结构和新的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存量资产的运营质量和效益。五是联手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引导广东企业与“9+2”地区高等院校、其他科研机构与各省区有关院校、研究机构结成技术创新联盟;加强产、学、研的合作,建立科技创新的工作体系。六是联手发展现代流通业。发挥“9+2”地区各自优势,联手发展流通服务领域新的业种、业态,有计划地发展一批现代化的跨地区大型连锁超市、购物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中高级批发市场。抓住实施CEPA的机遇,全面推进与港澳地区服务业的合作,重点是物流业、会展业、咨询业、分销业和餐饮业的多种形式合作。

  借9+2之力

  开展能源经贸科技合作 加速广东工业化进程

  记者:从广东的优势产业看,应当如何借助9+2的力量,进一步加速广东的工业化进程?游宁丰:制造业是广东的一大优势产业,多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现在广东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一些行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广东的制造业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0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220亿元,增长30.1%,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7.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64.6亿元,增长38%,占出口总额的34.7%。其中电子信息产品总产值7454亿元,增长30.9%,连续14年高居全国第一位,产值比2001年增加139.68%,年均增长33.8%。在去年国家统计局监测的28个电子信息产品中,广东有21个产品产量居全国前三位,其中9个产品产量占全国比重达50%以上。目前,广东已经形成了以深圳、东莞、惠州、广州等市为代表的珠江东岸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重要的生产制造基地之一。二是产业高级化、重型化趋势明显。2004年,广东重工业增加值已达到4060.47亿元,增长23.1%,比轻工业高4.1个百分点,轻重工业的比例由2001年的48:52转变为43:57。三是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显著。2003年广东邀请全国最权威机构对九大工业产业进行调研,以此重新修改了九大工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和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高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扶持发展汽车、医药、造纸三大有潜力产业。2004年,九大产业总产值20058.7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75%,增长24.6%,高出全省工业的1.8个百分点,比2001年增加97.1%,年均增长25.38%,比2001年所占比例提高2.5个百分点;九大产业实现增加值5043.1亿元,增长24.7%,高出工业增加值增幅2.3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比重达71.2%,对工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其中,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增加值3288.6亿元,增长27.3%,比全省工业快4.9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46.4%。在推进工业化进程方面,广东将采取以下几个措施加大与各地的合作:首先我们将加大与西南省区的能源合作。充分利用西南省区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及广东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密切在电力供需方面长期、稳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能源供需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推动广东企业参与“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参与西部省区水电、煤电项目的开发。二是加强经贸合作。充分利用广东在资金、市场、管理、营销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各地经贸信息交流,有计划地举办专业推介会、项目对接和投资考察活动。充分利用广东与各地的国际市场网络和区位优势,加强合作,共同建立面向东南亚、日本、欧美等的商贸物流基地和出口产品加工基地,联手开拓国际市场,共同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三是加强科技合作。推进广东与各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合作与发展,加强区域科技发展战略的合作研究,组织若干领域的联合科技攻关,加强产学研合作和院企、校企、科企之间的合作,加强各种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及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转让;有计划地推进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强联合,建立起能有效整合资源的产业链,催生一批高成长性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把握契机

  经贸活动搭交流平台 资源最优配置大有可为

  记者:有部分学者曾表示,目前泛珠合作“概念”的意义暂大于实际。那么您认为,如果要进一步推进9+2各地的合作,政府、企业和市场应分别发挥哪些方面的作用?游宁丰:泛珠三角合作的具体方针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为主、全面合作”,这道出了政府、企业和市场所应有的作用。政府不是包办一切,政府通过组织各类的经贸考察团和经贸活动,搭起了交流的平台;通过各省区之间切实落实《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以及各个专业合作协议的签订和实施,在9+2地区形成有利于企业合作发展的完善市场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对资源调配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的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推进区域总体竞争力的提升。而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广大的企业是主体,希望广大企业把握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良好契机,勇于开拓,大展鸿图。

  游宁丰之言

  我们要按照德江书记提出的泛珠区域合作“年年有新进步,年年有新发展,年年有新成效”的指示精神,求真务实地推进与泛珠地区的经贸合作。泛珠合作构想符合中央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贯彻中央提出的关于“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战略方针的具体体现。经过一年的合作,“9+2”地区都体会到和切实得到了合作带来的成果。这一届“泛珠洽谈会”是“9+2”合作与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合作的成果与表现方式。签约项目的组织实施,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基础。对于本届“泛珠洽谈会”的项目,广东将重点创造条件,为本届“泛珠洽谈会”达成合作项目的具体落实提供实施环境,确保签约项目的有效履约。要充分分析首届“泛珠洽谈会”没有履约项目的原因,认真吸取教训。在推进工业化进程方面,广东将采取诸多措施加大与各地的合作,首先将加大与西南省区的能源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广大的企业是主体。希望广大企业把握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良好契机,勇于开拓,大展鸿图。(Robby/编制)(来源:金羊网)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