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部委专题--国家统计局 > 正文
 

民营经济已成推动四川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9日 09:21 国家统计局网站

20034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20052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文件,就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专门部署。四川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善服务,把发展民营经济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广大民众自主创业和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全省民营经济保持强劲增长、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充满活力的民营
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壮大经济规模、方便人民生活、拉动投资、解决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推动四川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一、2005年上半年民营经济发展特点

 

1、总量增加,占GDP的比重提高

 

民营经济规模迅速扩大,有力地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尽管四川省民营经济起步晚,但起点较高,后发优势明显。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稳步上升,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1337.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1.32亿元,占GDP的比重41.4%,比2004年上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从经济类型看,个体私营经济仍是民营经济的主角。民营经济是伴随着个私经济的成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个私经济灵活机动的特点使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全省经济中已占较大比重,成为全省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上半年,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42.68亿元,占民营经济总量的92.9%,占全省GDP38.5%。外商经济增加值为55.67亿元,占GDP1.7%,港澳台经济增加值39.13亿元,占GDP1.2%。与去年同期比,个体私营经济占GDP的比重提高了1.9个百分点,外商投资经济提高了0.2个百分点,港澳台经济提高了0.1个百分点。

 

2005年上半年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

 

增加值(亿元)

增长速度%

GDP的贡献率%

民营经济

1337.48

18.5

63.2

个体私营经济

1242.68

18.2

57.6

外商经济

  55.67

23.0

3.3

港澳台经济

  39.13

23.7

2.3

第一产业

 216.74

9.8

5.2

第二产业

 706.81

23.4

42.0

 

 629.52

24.7

39.3

建筑业

  77.29

13.6

2.7

第三产业

 413.93

14.8

16.0

 

分产业看,产业分布呈现“二、三、一”格局。上半年,一、二、三产业民营经济的增加值依次是216.74亿元、706.81亿元和413.93亿元,占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6.2%52.9%30.9%,与上年同期比,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2.3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了0.91.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格局,即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低。

 

2、发展快,是推动四川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尽管四川省民营经济起步晚,但发展步伐较快。2000年以来四川省民营经济增长速度在16.4%以上,年均增长19.5%,高于同期GDP增速8.8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9.3%,上半年增长18.5%,高于同期GDP增速7.86.9个百分点。其中,上半年第一产业增长9.8%,第二产业增长23.4%,第三产业增长14.8%,均高于同期GDP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经济类型看,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8.2%,外商、港澳台经济增加值分别增长23%23.7%。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及规模的迅速扩大,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成为推动四川省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3、贡献大,成为四川经济增长的亮点

 

四川省民营经济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达到63.8%,比上年同期高5.2个百分点。上半年,民营经济拉动全省经济增长了7.3个百分点,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和经济增长点。分产业看,一、二、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5.3%42.4%16.1%。在第二产业民营增加值中,工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为39.6%。可见,民营工业是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民营经济内部构成看,个体私营经济仍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对GDP的贡献中,个体私营经济贡献率达58.1%,外商、港澳台经济贡献率分别为3.3%2.4%

 

4、规模实力进一步增强,知名企业不断涌现

 

目前,四川民营经济的发展已逐渐由早期的分散粗放型向规模集约化发展,规模实力不断增强。截至6月底,全省共有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63.66万户,注册资本1652.82亿元。其中,私营企业14.9万户、新增5.1万户、注册资本1473.8亿元。民营企业整体规模明显“长大”,2003年四川省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有336家。一批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集团脱颖而出,川威、宏达、通威、新希望、蓝剑等企业集团已经走出四川,知名品牌的比重不断提高。

 

5、吸收了大量的从业人员,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

 

扩大就业是稳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增劳动者、国有企业分流下岗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民营经济中寻得就业机会。近几年,民营经济依靠其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吸收了大量国有企业下岗人员,有效地缓解了下岗多、就业难的社会矛盾。截至6月底,全省个体、私营企业164.29万户,吸收从业人员440.8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32.1%。

 

6、丰富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

 

民营经济在自身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税收收入。上半年,四川民营企业缴纳国税47.24亿元,占国税收入的22.2%。民营企业中还出现了一批纳税大户,2003年蓝剑集团纳税1.2亿元,在民营企业500强中有96户纳税在1000万元以上,成为四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7、优化了投资结构,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民营经济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社会资金和外资,补充了经济建设资金,促进了投资结构的优化,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效应的不断显现,今年以来四川民间投资日趋活跃,呈现总量攀升、增速加快、比重提升的态势。上半年,四川民间投资268.34亿元,同比增长60.2%,比一季度增幅提高2.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18.5%,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作为民间投资第一主体的私营个体投资完成187.8亿元,增长45.4%,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1.6%提高到13.0%

 

8、各地民营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

 

2005年上半年四川各地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总量、速度、贡献率均增长较快。从总量上看,成都民营经济增加值达475.21亿元,居全省首位,各市(州)民营经济总量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民营经济增加值前10位还有:德阳98.28亿元、绵阳94.44亿元、宜宾72.62亿元、南充68.29亿元、乐山70.43亿元、自贡59.80亿元、内江58.48亿元、广安44.28亿元。

 

从速度上看,2005年上半年全省21个市(州)民营经济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其中增速前10位分别是:眉山21.5%、阿坝20.1%、泸州20.1%、资阳20.0%、成都19.7%、乐山19.5%、南充19.3%、攀枝花19.2%、凉山18.8%、巴中18.7%。与1季度相比,有10个地区增速上升,11个地区增速回落。

 

从各地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看,超过50%17个市州,其中,眉山、南充、乐山、宜宾、资阳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分别达71.5%69.2%68.4%68.2%67.8%

 

2005年上半年各市州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民营增加值(亿元)

增长(%

 

民营增加值(亿元)

增长(%

成都

475.21

19.7

眉山

47.79

21.5

自贡

59.80

18.0

宜宾

72.62

18.5

攀枝花

26.11

19.2

广安

44.28

17.6

泸州

52.68

20.1

达州

70.31

18.5

德阳

98.28

18.1

雅安

23.46

16.7

绵阳

94.44

15.8

巴中

29.80

18.7

广元

21.36

11.6

资阳

64.62

20.0

遂宁

41.36

18.4

阿坝

8.75

20.1

内江

58.48

14.1

甘孜

6.69

12.0

乐山

70.43

19.5

凉山

46.46

18.8

南充

68.29

19.3

 

 

 

 

二、存在问题

 

虽然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对全省经济的贡献较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

 

1、发展民营经济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尽管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都很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某些政策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影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如在市场准入方面,私营企业的投资领域仍然存在若干“禁区”,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仍然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服务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政府的职能还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行业协会的职能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等。

 

2、总量和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差

 

虽然四川部分民营企业已形成一定的的资产规模和生产规模,但与发达省市相比,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偏小。上半年个体经营户户均注册资本1.2万元;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达98.93万元,而广东2003年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达140万元。从企业知名度看,四川缺乏一批对全省经济起重大影响作用的排头兵,生产型的企业不多,创名牌的意识还不强,四川省民营企业的这种规模和经营模式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环境。

 

3、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整体素质不高

 

一是层次低。有相当数量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偏低,与市场经济环境不相适应。二是生产方式落后,普遍存在经营面窄、产品品种单调、技术设备落后、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有的还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的低水平上。三是急功近利。四是法律意识较淡薄。

 

4、融资困难制约了中小民营企业发展

 

目前,各级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尤其是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十分有限。这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融资渠道单一,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它们在风险与收益的权衡中更多关注风险防范,很难满足中小民营企业扩大再生产以及技术开发对资金的需求;二是银行及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贷款担保手续繁、周期长,综合借贷成本较高;三是中小企业担保、融资与风险投资体系不健全。同时,证券市场对私营企业的开放度极低,能通过证券市场直接募集资金的私营企业仍是凤毛麟角。此外,私营企业也不能享受各级政府提供的技术改造贴息贷款等财政优惠政策。由于中长期发展资金的匮乏,使民营企业难以做强做大。

 

5、各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不平衡

 

根据《四川民营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不平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从标准差看,2003年各市州民营经济综合评价指数标准差为4.47,到2004年小幅上升到4.52。此外,由于各地地形地貌等客观条件的差异,也导致了各地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有所不同,表现在综合评价指数上也有较大的差异:平原地区民营经济综合指数较高,其次为丘陵地区和山区,最后为民族地区。2004年平原地区的民营经济综合指数平均值为82.85,丘陵地区为75.82,山区为74.91,民族地区为70.55。可以看出,平原地区的平均值比民族地区高12.3,差距十分明显。2005年上半年,21个市()中民营经济增长最快的是眉山,增速为21.5%,最慢的广元11.6%,高低相差近10个百分点。

 

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优化发展环境,发挥各种中介机构的服务作用

 

继续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舆论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展民营经济的重大意义,宣传各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新举措、新成绩、新经验,宣传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激励广大民众的创业精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使企业能够深入了解政策,努力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和最佳环境。

 

积极建立起为民营企业服务的社会体系,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商会、行业协会等与民营企业的横向联系,大力发展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向民营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鼓励民营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积极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

 

2、转变政府职能,为民营企业解决瓶颈问题

 

强化政府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意识,对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允许发展的项目,加快审批进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完善信息支持体系,拓宽各行业生产经营情况、业务发展、技术、市场信息畅通共享渠道,适时发布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有关行业发展方面的信息,以弥补市场信息不充分的缺陷。引导民营资本向现代服务业流入,鼓励其进军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医院、教育产业、传媒业和金融业,拓展主业链条,发展衍生服务,争取更多的市场机会,使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

 

改进管理方式,做到管理与服务有机统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要切实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大力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现象,下更大力气解决融资难、担保难、办事难的问题,为民营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3、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

 

发展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和信贷担保体系,为私营企业提供更多、更便捷的金融服务。鼓励确有实力的私营资本通过收购农村信用社等方式组建一批私营中小型金融机构,尽快构建“大、中、小银行共同发展,国有、外资、私营银行互为补充”的多层次金融体系。此外,还应加紧构造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信贷担保服务体系,除政府出资兴办担保机构外,应允许建立国有和民营合资合作的担保基金,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可允许建立民营独资的担保机构,以解决私营企业尤其是私营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建立多元化的资本市场融资机制。制定并执行股票市场统一的上市标准,加大私营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融资的力度。完善股票市场的交易规则,建立和健全市场退出机制,为私营企业风险投资开辟多种变现退出通道,拓宽融资渠道。

 

4、提高民营经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民营企业要扩张规模,提升档次,最根本的是要增强创新能力,而要提高创新能力,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注重人才培养。一是企业家的培养。民营业主要加强自身修养,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新形势,尽快加强各种法律、法规、经济政策以及市场竞争规则的学习,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二是技术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民营企业必须完善人才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吸引社会人才,充实壮大技术人才队伍,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创造条件,鼓励人才到民营企业就业;另一方面,要加强现有专业人才的培训,积极创造条件,为高科技人才提供发展空间。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保证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三是加强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和政策法律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5、推动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

 

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政策空间,民营企业应抓住机遇,利用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有利政策,积极参与资源配置。努力扩大私营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鼓励私营企业进入高科技领域,提高企业的产业层次,做大做强民营企业。

 

    (来源:四川省统计局)

 

附件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