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7月26日电眼下,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然而,记者近日在我国最权威的太阳能发电研究机构之一—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却发现了一份令人痛心的太阳能节能技术“推广清单”。
中心设在合肥工业大学。5年前,中心就已经研制出太阳能路灯、庭院灯等一系列户外太阳能灯具。可是,5年来,这些本可为国家节约大量能源的节能技术,却一直无奈地“待字闺中”。专家痛心地说:“这是一种变相的能源浪费。”
一年可送国家一个发电站
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安副研究员列出了太阳能户外灯具的“推广清单”:
——5年中,寻找合作企业未果,只好自己建厂生产。
——5年,中心只卖出约200盏太阳能灯。
——经过专家5年不懈努力,安徽省终于有一家新建小区准备全面采用太阳能灯作为户外照明。
——全国户外照明用电占总用电量的12%,但使用太阳能技术的“几乎为零”。
专家同时列出了这项技术的“节能清单”:全国每年新增户外照明灯5000万盏,如果太阳能灯能占到千分之一,一年就能给国家节省近7亿度电,等于给国家送了一个10万千瓦的发电站。无需管道铺设,安装节约大量线材和人力。
专家说,这项技术的实用性很强
专家说,这项技术的实用性很强。以太阳能路灯为例:成本上,一盏普通路灯市价为2000元左右,算上电力增容费,铺设线路等,一盏路灯一次性成本在4000元左右,而一盏太阳能路灯的费用也在4000元上下,且后期没有一分钱电费。使用上,即使是一点阳光也没有的阴雨天气,太阳能路灯自身储备的电力也能持续照明一星期,可保证天天照明。生产上,中心已将太阳能发电技术模块化,厂家只需在普通灯具上进行改装。
既节约大量能源,又不增加成本,使用也稳定,为啥这项节能技术会推广得如此艰难呢?
传统观念中,太阳能总是和“造价昂贵”“使用不稳定”相关联,虽然这些早已通过新技术解决,但在一些人大脑里依然根深蒂固。一家浙江民营企业看到了太阳能灯具的巨大市场潜力,曾计划投资2亿元开发,但最终在市场调查后放弃了计划,原因是调查显示多数人对太阳能灯具尚持怀疑态度。
教授东奔西走,少有政府部门出面协调
缺乏政策支撑,也是原因之一。专家说,5年中,大多是教授们自己东奔西走,少有政府部门出面协调。更有甚者,国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后,安徽省一能源部门负责人视察该中心,听完汇报后,惊讶地表示:“有这么好的节能技术,我怎么不知道。”
专家呼吁:建设节约型社会离不开社会观念的转变,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节能技术的研发、生产和使用各个环节的政策扶持。
新闻来源: 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