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公布的最新金融数据表明,到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7110亿美元,同比增长51.1%。其中,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增加1010亿美元,同比多增337亿美元。
中国为什么会产生如此高额的外汇储备?这又会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多大的压力?
19日,本报记者对此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教授。
外汇储备激增是制度的结果
东亚经贸新闻: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到今年6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7110亿美元,这会对人民币升值产生压力吗?
赵锡军(以下简称“赵”):从国际上看,在对外汇管制相对宽松的国家,如果外汇储备过高,将会对该国的货币产生升值的压力。比如日本,近年来正是由于其国内外汇储备居高不下,所以日元持续地面临着升值的压力,日本政府也不断地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
但中国对外汇的管制则比较严格。由于中国目前实行结汇和售汇制度,居民个人和企业机构的合法外汇收入,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售”给商业银行,同样,商业银行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将这部分外汇向央行“出售”,因此,几乎国内所有的外汇收入最终都要变成国家的外汇储备。
从这个链条中可以看出,我国高额的外汇储备是制度的结果,而不是市场的结果,这也是我国的外汇储备在意义上与日本等国的不同之处。所以说,人民币是否需要升值实际上受外汇储备问题影响并不大。
东亚经贸新闻:那么,应如何缓解外汇储备过高的状况呢?
赵:如果单从效果来看,要缓解外汇储备过高的情况,可以说由国家出面鼓励企业多进口、让企业走出去多投资,甚至鼓励企业多申请美元贷款等都不失为好的办法。
但应该看到,经济上的问题要尽可能地用经济的手段来加以解决,减少国家和政府的操控行为,力争在制度上进行改革,以通过市场的手段来进行合理的调节。
中国有多少“热钱”仍难判断
东亚经贸新闻:有观点认为,在今年上半年新增的1010亿美元外汇储备中,“热钱”约占30%。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赵:通常情况下,“热钱”的流入以短期投机获利的行为为主。与此同时,国外流入的外汇资金可以分为长期投资、短期投资及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等不同的类别。其中,短期性质和投资意向模糊的外来资金也自然就成了人们对“热钱”的重点怀疑对象。
但如果仅从投资期限和投资目的上来区分一笔外汇资金是否是“热钱”,还不是十分客观和准确的。换句话说,不能仅仅因为一笔外资是短期投资,就断定它一定是投机性“热钱”。所以,“30%是‘热钱’”的说法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特别可信。
东亚经贸新闻:在您看来,国家外汇储备中的“热钱”有多大的力量会对人民币升值起到支撑作用?
赵:由于无法判断中国究竟有多少“热钱”,因此暂时也不好判断在国家外汇储备中,究竟有多大力量会支撑人民币升值了。
但无可否认的是,由于贸易顺差、西方国家政治压力等原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是存在的,中国也必然有部分境外流入的“热钱”。
人民币升值传言没有明确根据
东亚经贸新闻:近日,又有传言称:美国总统布什已经向部分国会议员传达了“人民币8月份升值10%”的消息。您如何看待这一传言的真实性?
赵:这一传言是没有明确根据的。因为此前中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公开表态是温总理在讲话中提到的“自主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即中国会由自己来决定自己的事情、汇率制度的改革将结合中国金融市场的情况来进行、一步一步地走不能一步到位。所以,国外可以有传言,但传言并不可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