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财富杂志:两岸食力对比 消化能力是关键(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 16:30 《中国财富》

  消化力就是竞争力

  然而无论是中国大陆企业还是中国台湾企业,在技术的道路上并没有与世界级企业竞争的实力,都需要面对来自最终的技术考验。如何来对技术层次的第一级发起冲击?

  对于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企业目前存在的两难困境,中国台湾力晶半导体股份有限公
司副总经理谭仲民却认为这是一个契机。他表示,中国大陆拥有广阔的市场和优秀的人才,而中国台湾通过20年代工积累的技术实力,两者结合会产生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公司。

  面对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企业刚开始产业升级的“革命”,王建民有着更为不同的理解:“中国大陆拥有强大的基础科研能力,而中国台湾则拥有较强的应用技术的能力,两者互补,进一步消化将会形成强有力的研发能力,突破中国企业在技术上的第一层瓶颈。”

  资金“食力”

  决定发展潜力

  中国台湾三年引资减少20,000亿,而中国大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吸引投资国;对资金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决定两岸发展的潜力;健“胃”消“食”的中国大陆和精细营销的中国台湾是否能殊途同归?

  2004年,中国大陆吸引外资蝉联了世界排名第一,而同期的中国台湾吸引外资依旧不断下滑。这难道验证了中国台湾资金“空洞化”的担忧?

  中国台湾资金去哪儿了?

  三年投资减少20,000亿元?

  12年前,李庆辉卖掉了自己在中国台湾的纯净水厂,决定把自己的半生积蓄投到东莞设厂,这个决策过程,李庆辉不无夸张地说:“前后只花了10分钟。”类似这样的“10分钟”在中国台湾的中小企业中并不少见,只是他们投资的去向并非都是中国大陆而已 。

  2004年,一份简单的账单足以让中国台湾新一届政府重新考虑中国台湾的经济发展政策。从2001年到2003年,中国台湾民间资本投资减少14,000亿新台币,而政府和外商投资减少6,000亿新台币。短短三年间,中国台湾资本投资减少了20000亿新台币,这相当于中国台湾2003年GDP 的1/5。

  同样是这段时期,中国台湾对外的投资超过进入中国台湾的投资12倍以上,据《洛桑报告》的资料显示,中国台湾2003年对外投资高达56.79亿美元,居亚洲“四小龙”之首;而进入中国台湾的投资只有4.53亿美元,两者相差竟然高达12倍之多。

  中国台湾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比外资来说,民间资本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民间投资的衰退就是企业对中国台湾投资环境恶化的反应,这对于中国台湾来说是一个严重的警讯,没有持续的投资,就没有中国台湾企业的创新,也不可能带动中国台湾经济的发展。而政府和外商投资的不足,更是对中国台湾经济来说是雪上加霜。

  但值得称奇的是中国台湾经济却还在不断发展,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国台湾是依靠贸易的高度增长带动经济的发展。2004年,中国大陆是中国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中国台湾则成为中国大陆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

  三条道路资金外逃

  面对中国台湾经济遭遇的困境和中国台湾单封面限制资金在两岸之间的流动,中国台湾资本逃离中国台湾成为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的必然。根据中国台湾中央银行初步统计,流入中国大陆的资金超过700亿美元,有银行人士进一步指出,如果加上透过地下管道、海外所得汇入及透过第三地汇往中国大陆的金额,这个数字超过千亿美元。

  李庆辉接受《中国财富》采访之时,刚刚从中国台湾辗转中国香港回到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单方面不允许资金在两岸之间自由流通,给他的企业发展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对于中国台湾资金外逃有着深切的体会。

  “作为生意人,在中国大陆投资之后首先考虑的是能否保证投资获得成功。” 李庆辉指出,“可是当把在中国大陆获取的利润汇回中国台湾,将面临棘手的重复课税问题,所以许多企业都将盈余汇到海外控股公司,如果要将盈余再汇到中国台湾,将必须课征最高百分之二十五的所得税。”

  李庆辉指出,在中国大陆投资的中国台湾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即便在中国大陆投资取得成功,也无法承受重复课征所得税。因此,一为部分厂商将出口所得之外汇汇入中国大陆,并未汇回中国台湾,以便于再进行投资;二为企业将资金汇往第三地,再由第三地汇入中国中国大陆;另有很多企业则是通过地下金融通道汇入中国大陆。

  这些资金盈余没有直接汇回中国台湾,则造成必然造成资金空洞化的危机。

  “食”力决定潜力

  市场容量决定资金流向

  李庆辉先生感慨说,中国大陆的市场前景广阔、有吞吐大量资金投入的能力是台商投资中国大陆最主要的动力,也是中国大陆吸引外资最有利的武器。中国台湾民间资本投资不断减少,是由于中国台湾市场容量有限,已容纳不下不断的资金投入。

  在上世纪90年代,许多中国台湾企业纷纷到中国大陆设厂,便是由于当时的台币升值,中国台湾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而中国大陆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远远低于中国台湾,这成为中国台湾企业进入中国大陆投资设厂的根本性动因。

  而目前,中国大陆庞大的消费市场却日益成为中国台湾企业投资中国大陆的主要动因。“失去中国大陆市场将是任何一个中国台湾企业的灾难,华硕也一样。”华硕中国大陆区总经理许佑嘉指出,“下个华硕发展的十年,是在中国大陆发展的十年”。

  无独有偶,2005年4月1日,宏基将大中华区拆分为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两个区,同时委派宏基的元老级人物赖泰岳作为中国大陆地区“总指挥”,全面拓展中国大陆市场,预示着宏基想要结束目前只在欧洲市场红火,而在中国大陆的单条腿行走的日子。

  市场潜力决定资金回报率

  李庆辉指出,自己的企业只是中国台湾中小企业到中国大陆投资的普通一员,但他却认为,中国台湾企业对中国大陆投资只会增不会减。中国台湾投资中国大陆的企业目前普遍进入了收益期,这更会刺激中国台湾企业追加对中国大陆的投资资金。

  2004年前3季度中国台湾上市公司在中国大陆投资收益总额高达近300亿元新台币,比2003年增加20.68%。其中,电子、水泥、塑化、钢铁等行业的增长最为明显。

  鸿海集团以81.93亿元居收益额的首位,中国大陆地区获利占母公司获利总额的34.14%,这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比例。而收益增幅最大的胜华、南亚公司在中国大陆的收益分别增长了75倍和34倍,这样的收益增长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和台商火热对中国大陆投资一样,外资企业也纷纷加大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力度,根据商务部资料显示,2002年中国大陆吸收外商投资527亿美元,2003年吸收外商投资535亿美元,超越美国称为最大吸引外资投资国,中国大陆成为外商投资者的天堂。

  “食”路决定出路

  精品台湾,细销全球

  重新设计中国台湾形象,是中国台湾在吸引外资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根据中国台湾业已形成的产品形象,在中国台湾政府的支持下,在企业产品中选出优良产品,并颁予“台湾精品标志”,同时在全球广告、公关及展览活动中大力宣传,建立“台湾精品标志”的知名度,宣传中国台湾产品的高品质形象,以获得各界的肯定与鼓励,台湾企业以实际的行动参与,展现支持形象计划的决心。在整个过程中,台湾政府都处于主导的地位,而中国台湾的各个企业则是具体的执行者。

  其后,进一步依据中国台湾产品的特色,塑造“创新价值”的形象定位,又顺应全球的竞争趋势,引导中国台湾从“产品制造中心”提升至“产品创造及服务中心”,以超越产品层次,强调中国台湾企业所拥有的创新价值能力。

  设定中国台湾形象之后,政府并对中国台湾形象进行全球营销。2000年,推出ISC计划,通过促请大型外商来中国台湾采购或组团前往主动拓销等方式,积极邀请年营业额超过1亿美元,或年采购金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来中国台湾采购。针对他们具体的计划,对每一个计划进行详细的备份,同时时刻关注每个计划的进行程度,一旦有外资有撤资的念头,中国台湾政府会通过其他方式(比如减免部分费用)留住外资。这种精致高水准的专业采购顾问服务,促使计划执行以来,已协助1,400家大型外商有效地扩大自中国台湾采购,利用此服务之中国台湾业者超过1万家次。

  但中国台湾市场的狭小,中国台湾政府在“政治”选择上的冒进等致命因素,致使中国台湾即便在各类投资环境的评比中能够获得较好的名次,却也无法吸引外资的流入和阻止民间资本流出。“中国台湾目前务必做的是和中国大陆实现‘三通’”,王建民说。

  中国大陆健胃消“食”

  吸引外资是中国大陆最为拿手的好戏,起初吸引外资的方式,是通过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直接换取投资,伴随着中国大陆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吸引外资的方式层出不穷,外资吸收比例也不断增加。

  目前,中国大陆吸引外资主要侧重于高科技技术产业,而吸收外资的方式大都从合资方式向外资直接投资转变。这种吸引外资的方式是让出一部分市场空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换取跨国公司的先进适用技术,即“市场换技术”的吸引方式。

  政府在吸收外资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穿针引线的作用,通过将吸引外资的权力下放给各省、市,根据各个地区适当的条件因地制宜,发挥每个地区的特长,以更有效的吸引外商投资,促进各省、市之间的竞争。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地区间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严重,中央缺乏手段实施严格有效的土地政策、环境监管政策和税收政策,导致各地方为了本地的政绩竞相吸引外资,在土地资源、税收优惠等方面为外资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使外资得以在国内纵横捭阖,提高了我们引资的总体成本和引资质量,也不利于全国经济的协调和结构调整。

  中国大陆目前吸收外资的方式还处于粗放型的阶段,“胃”容量巨大的中国大陆足以消化吸收而来的资金,但长此以往,再大的胃也会出现消化不良,因此中国大陆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的是法律、制度,尤其是知识产权方面等加快健全,才能健胃消“食”。

  中国大陆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土地、劳动力成本,成为外资最为青睐的投资天堂,无可置疑。而细作深耕中国台湾,挖掘每个细节的吸引力,中国台湾引资也会获得成功。

  信息块:

  两岸吸引外资悖论

  2004年商业环境风险评估公司(简称BERI)投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中,中国中国大陆以59分排在19名,中国台湾以72分排在第5名。此次评选列入评比的有50个国家和地区。然而外资对排名靠后的中国大陆投资不断上升,中国台湾却在每况愈下的吸引外资中频频挣扎,难道这是一个悖论?

  “食客”也疯狂

  中国大陆学生“消化”新知近乎疯狂,中国台湾经理人寻找机会“西进”取经,面对两岸企业抛出的橄榄枝,只有选择,没有通吃。

  35岁的台湾人陈朝勋在大陆已经工作了8年,他融入北京的生活。作为史克威尔艾尼克斯(中国)互动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对自己在大陆的发展表示满意。

  “台湾年轻人22岁大学毕业,服2年兵役后24岁才开始工作,经历2年的选择和彷徨,最快10年后当上部门经理,而我这个职位在台湾至少50岁以上才有机会。”他说。

  换个角度看,大陆五六十年代属于人才断层,七八十年代是现代化一族,而台湾的人才沉淀一直没有停止过。中国大陆是年轻人的天堂,中国台湾是老年人的战场,似乎并不为过。

  “职场上沉淀的台湾经理人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是大陆经理人普遍欠缺的”。和陈一样,这是很多台湾经理人对两岸人才的看法。

  是“乱世出英雄”还是“十年磨一剑”?差别的背后,是成长逻辑的不同。

  人才养成“食”不我待

  在北京大学的未明湖边,凌晨五点,天际犹暗,你会看见很多学生拿着字典啃着一字一句的英文。“大陆学生土法炼钢的毅力,和台湾30年前的五年级(相当大陆60年代出生)的环境像极了,1970年台湾的人均所得不到1,000美元,与大陆现在的1,300美元相去不远。”陈朝勋表示。中国大陆学生没有时间麻木,物质的相对缺乏激发了在精神上拓展无限可能。

  学习英文,很多人为了实现留学梦想,这点上我们正在重复中国台湾的昨天。台湾上世纪整个80年代,留学生人数在美国所有外来留学生人数中都是排名第一,2004年排名为第5;留美学生人数在1993年-1994年间达到最高峰,当年留美学生数有37,581人。而中国大陆1978年至2003年底,累计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70.02万人,2004年美国留学生人数第一的位置已被中国大陆占据。

  从“吸食”海外留学生的对比上,中国大陆远远超过中国台湾,目前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超过4,000人,清华则超过1,000人。这两所大学的学生总数,与整个台湾相去不远,台大的外国留学生不到250位。大陆2004年共接收海外留学生超过10万人,是台湾的20倍。

  留学这个点,让我们看到了两岸时空上交汇出的共同性,对外国先进技术和文化的追求都曾作为两岸年轻人出国留学的动力。而整个教育体制对比上,差异也非常明显,体现在中国大陆年轻人更能吃“苦”,而中国台湾年轻人更喜欢“Easy Life”。

  中国大陆学生每天的生活一般都规律而简单,而核心是围绕考试展开。中国台湾不同的是:学生在学校更重视实用学科的学习,大学的学科设置相对大陆重实用轻基础;职业教育一般在公司中进行,培训业在台湾是一个专业而发达的行业。

  学科的实用化其实是把双刃剑,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台湾大学教授惊呼:“‘台湾速食教育’只能为代工培养人才”。虽然比较片面,但大学的资源配置一味地迎合市场,有庞大企业主与工程师校友资助的工学院、信息学院金壁辉煌,而一墙之隔的文学院破落不堪的现象确实普遍存在。

  谈到两岸年轻人成长的差别,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讲述了另一个细节,“台湾年轻人更善于消化知识,并侃侃而谈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的中华文化功底要普遍强于内地学生”。这是他多次参与两岸学校交流的心得。

  追赶“食”机的经理人

  和学生时代的厚积薄发相比,跳出校园的经理人面对“食”机却没有那么从容。通过对两岸经理人工作岗位的分析,我们发现有一种现象非常普遍:同一个跨国公司中两岸人才会产生聚集效应,而且存在一种差异式的互补。

  从图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台资企业中的中国台湾经理人在财务、生产管理、采购管理、质量管理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而中国大陆经理人在市场拓展方面优势最为明显,在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行政和生产方面两岸差距不是很明显。

  由于中国台湾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开放,跨国公司进入台湾市场要早于大陆20年,这客观上为台湾高端经理人的成长奠定基础。相对于中国大陆,台湾经理人更懂得公司运营规则,特别是国际化商业规则。而中国大陆基础人才培养这几年有很大提高,可以提供大量的产业管理者和操作人才,在市场营销方面由于本土人才更了解市场,所以在客户管理和销售方面大陆经理人处于相对优势。

  另外图表2显示,在人力资源主管眼中,中国大陆员工沟通能力强,工作表现积极且能吃苦,英语会话能力和专业素质正在努力提升,团队精神则是中国大陆员工表现最差的地方。

  “台湾经理人做事情非常务实而且细致,大陆理论派比较多,但现在随着大陆人才的飞速成长这种差距也在缩小,同样职位我们现在视个人状况对等考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美国公司人力高管表示。中国台湾本土人力资本要平均高于中国大陆3倍,而在两岸经理人差别是5倍左右。那么同样岗位的人才竞争企业主会怎样选择呢?

  上海伯乐管理顾问公司猎头庄华说出他的看法,“在上海发展的台资企业,只须用月薪5,000元人民币,就可以请到复旦大学数学系第1名的毕业生来当财务人员,企业为何要付出1.25万人民币的机票和1.25万元的薪水,去聘请一位台湾职员呢?”

  待遇,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中国台湾企业中的台籍人力资源主管会倾向于把高阶岗位提供给台湾经理人,因为共同的文化背景和行为方式可以降低沟通成本。两岸对于商业“潜规则”的理解有很大差别,台湾经理人认为“潜规则”可以拿到台面上讨论,公司会根据“潜规则”制定“明办法”对其进行规范,而大陆经理人认为“潜规则”不应被告知,且在秘密中进行。

  “两岸经理人职业伦理也不尽相同,或者说大陆经理人的职业伦理没有真正完善和建立起来。从两岸经理人的就职趋向和职业差异来看,中国大陆的经理人相对处于初级阶段,职业伦理并不完善。”从猎头的角度,庄的判断更加细化。

  最近几年,由于中国大陆经理人的飞速成长, 在跨国公司中已经呈现出取代台湾“老板”的趋势。尽管如此,近58.6%的外商仍认为中国台湾的人才素质具备很大的投资吸引力。

  根据瑞士商业环境风险评估公司(BERI)于2004年第二份“投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台湾投资环境第11位,而大陆31位,香港第2位,环境对人才的吸引不容小觑。两岸的高级经理人队伍早已成为知名企业觊觎的目标。

  两岸 “口水”流向人才

  高级人才是稀缺的,两岸企业垂涎三尺。在台湾企业疯狂“登陆”的背景下,两岸人才流动绝非“西进”那么简单,大陆人才“东渡”的条件正在悄然形成,人才的“口水”流向也在台湾政府的高压政策下出现互动痕迹。

  中国台湾“陆委会”曾严格规定,在台湾工业体系中,只对祖国大陆人才开放10个领域,而且在研发部门中祖国大陆人才比例不得超过10%。1998年迫于压力台湾当局的限制才有所放开,2004年大约700名应用技术人才登陆台湾。

  中国大陆的人才政策正好相反,2005年3月14日民革福建省副主席庄威倡议,在大陆的部分城市设立“台湾学者创业园区”,入园的对象是台湾本岛的大学毕业生或者研究生,只要他们带来项目就可以享有相应的优惠:如由政府提供十万元的激活资助资金、入驻第一年提供一定数量免费使用的厂房等。这一提议迅速得到厦门市政府高度重视,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在积极筹备中。

  截然不同的政策造成台湾人才“净流出”现象已经出现,2003年4月,中国台湾一家大型人力资源网站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台湾人愿意到大陆工作。中国大陆市场对人才的巨大“吸食”能力连同政府的“口水”直接导致2002年,从上海口岸进出的台胞达到58万人次,但和1992年、1995年不同的是,这次“台胞潮”的主角是失业大潮强袭之下的台湾上班族。

  “净流出”的另一个侧面是中国台湾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出现的“人才荒”。2004年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员工短缺突破6000人,较2003年的不足3000人大幅增加,其中以电子工程师等职位的专业需求最高,占园区空缺人数55%,且年龄限制宽松。短缺的6068人中,专业人员、技术工、机械操作工及组装工空缺人数大幅增加。

  而“净流出”的定义应该更多的在基础人才方面,高端人才吸引台湾其实很有高招,这就是海外巡回展览会。2004年6月5日,中国台湾科技界颇具实力的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李锺熙博士率团连续两周马不停蹄带领全院各单位高层主管,巡回全美四大科技重点城市(硅谷、圣地亚哥、芝加哥、波士顿),举办人才召募说明及面谈会,这次“食人行动”总共提供超过两百项的工作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拥有专利的海外留学人才,只要发明专利被应用,工研院便会从收取的权利金中提拨25%的奖金给发明者。如果是一位很会发明的人,将来收到的权利金甚至可能比薪水还高。

  换言之,在工研院从事研究不只是一份工作而已,还可以成就自己开创的事业。中国大陆的做法则是:建立留学生企业孵化基地,同时也提供资金支持。

  应该说两岸对人才的重视程度难分伯仲,在人才争夺战中“食”出竞争力,消化出生产力将成为永恒的主题。

  信息块:

  人才投入知多少?

  来自中国台湾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台湾每位大学生的教育经费,不但比韩国低,也比不上马来西亚,甚至比不上人均GDP只有台湾1/12的中国大陆。1994年,台湾政府投入到每位学生的教育经费有20.5万元台币,而2004年不到15万,远远落后美国的60万、中国大陆的18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两岸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