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启动金融风险应急体系(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 16:57 《商务周刊》杂志 | |||||||||
谁来推动体系的建立? 不过,到目前为止,更多的呼吁还来自金融监管体系之外。即便是发改委系统的张海鱼,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也一再强调:“我们搞金融风险是从金融体制改革的角度,跟金融监管部门的角度不同,我们主要是看金融风险与体制不完善有什么关系。”
熟悉中国金融体系的人都知道,中国的金融监管框架是“一行三会”,即央行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发改委只是在综合考虑国家发展时,才涉及有关金融业监管现状与整个经济发展趋势之间关系的问题。 在张海鱼看来,中国现在的经济改革是在各个部门分别推进,但整个中国经济的安全和风险问题,需要国家综合考虑,至于以什么方式、法律、框架等等,则需要进一步研究。他认为,当前的问题在于,“还没有一个综合部门对这些问题做预先的研究,各自都隶属于各个部门,各自的研究也都有限度,不能超出自己的边界”。 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大用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也强调:“在分业监管框架下,笼统地来谈金融危机意义不大。”他提出,要把金融危机区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资本市场危机来看待,因为它们的成因各不相同,发生问题的影响也各不一样。 不过,王大用反对再建一个总体负责金融安全的机构,他认为,只要在现有监管框架内建立一个协调的工作机制就可以。“这主要是管理技巧和经验积累的问题,而不是机构设立的问题。”王大用告诉《商务周刊》,其实国内第一桩银行挤兑事件发生时,央行也没有预案,研究也来不及,因此就在省一级来解决,市长书记出面安定人心,省政府出面筹措资金填补,保证眼前支付,此后改善银行管理。在那之后,央行对地方性金融危机已做了相应准备,到现在为止发生的几次地方金融机构挤兑问题,“大都是由央行出钱”。 王大用的观点可能更接近于监管方,他曾在人民银行总行多个岗位工作,还在地方分行担任过领导职务。王大用是较早呼吁防范金融危机的金融官员和专家。早在2003年7月,国有银行改革还没有真正启动之前,他就在《金融时报》上发表文章,呼吁《抓住时机,加快国有银行改革》。随后的2003年10月,由王大用主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评论的一个小型研讨会在天则经济研究所召开,就是在这个会上,王大用表达了他对中国金融的危机意识。用他自己的话总结就是:“导致中国银行业发生危机的因素是存在的,而且风险是在集聚的,加上一些宏观经济的现象,如果不加关注的话,它是朝着亚洲金融危机前的那个方向在走的,因此要加快银行的改革。” 王大用告诉记者,他当时的发言正是为了给国有银行改革造舆论,呼吁中央政府下定决心。不过,王大用批评了媒体的炒作之风,他认为他的本意是强调要有危机意识,要防患于未然。 2004年,国家加快了国有银行的改革。当听到温总理说“注资不是目的,上市也不是目的,彻底的改革机制才是目的”时,王大用心中的忧虑也消除了大半。 “中央政府很清楚,在眼前还没有危机的时候要抓紧改革,把所有问题消解在萌芽状态。”他说,国家正在“毕其功于一役”,成则顺,败则危,“这一步如果走好的话,再过10年,全世界就要来研究研究中国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