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金人庆荣膺年度亚洲财长 增收千亿时曾泪流满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 02:02 21世纪经济报道

  

金人庆荣膺年度亚洲财长增收千亿时曾泪流满面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本报记者 孙 雷 北京报道

  “2005年度亚洲财长”。

  《银行家》杂志的此奖项带着世界的敬意。6月10日,中国财长金人庆拨冗远赴英伦,其意决非仅仅接受有节制的掌声。

  《银行家》杂志主编泰姆威尔颁奖时说:“这个国度成功实现可能已经过热的经济的软着陆的坚定决心努力,赢得了全世界的感激和赞扬。”

  然而说这个结论经过了一番较量亦不为过。为数不少的反对意见仍然存在。

  众所周知,金人庆及其前任财长项怀诚一直以来所坚持的积极稳健的财政政策,其成效卓著,但争议也从未停止。向世界阐明中国自己的理解和逻辑,这是一个机会。

  《银行家》杂志由英国伦敦《金融时报》(Finanacial Times)集团出版,创刊79年。该杂志每年在世界范围内评出杰出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它的颁奖台成为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的讲坛,口若悬河,弦外之音,此时各国政要都不得不倾听。

  在领奖词中,金人庆宣布:“预计(中国)今年财政赤字将由去年占GDP的2.7%降到2%,中国经济正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目标发展。”

  金人庆认为,生财为本,他经常引用的一句古语: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他认为,财政支持经济发展责无旁贷,这也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从根本上讲,财政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只有在大力支持经济发展中财政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金人庆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今天的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系,当过粮店会计,粮食局副局长,县长,副省长,北京市副市长。1998年调任国税总局局长。

  时年亚洲金融风暴汹涌而至,他说:“我当了一辈子官,大概只有那一年我对做官艰难的感受最深刻。”

  据其同事回忆,1999年元旦下午4点半,金人庆和同事在值班室,当最后1元税款进入国库,实现了增收1000亿的目标,他已泪流满面。

  据金人庆的朋友讲,金人庆曾经说:“我有时跟搞文艺的同志开玩笑,我说我们是玩十个数,你们是玩七个数。你们七个数玩得很开心,我们玩十个数玩得很累。”

  然而,在颁奖台上,金人庆毫无倦意。他平静地接过奖牌,礼貌地笑了笑,开始演讲。

  为什么是金人庆?

  最终将“2005年度亚洲财长”的荣誉称号颁给金人庆,《银行家》也有自己的一番思考。

  “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全球经济增长有三分之一是中国带来的,这意味着,这一地区经济的任何急速的下滑,都会引发全球的剧烈反应。”《银行家》杂志有关负责人这样说。对中国经济大起大落的强烈关注和担心,使得中国政府成功“软着陆”的努力和成效赢得了普遍的赞赏和尊重。

  中国的经济得到成功驾驭,究竟谁是最应受到祝贺的功臣呢?《银行家》认为,无疑这是共同努力的结果,最后在中共中央形成联动性政策回应。2004年10月央行调高利率的做法被经济学家们看好,认为这表现了中国当局减缓经济的决心。这一举措也让央行行长周小川的形象得以凸显。

  但是,在《银行家》看来,中国经济仍然存在大量行政控制,国有企业仍然占据支配地位,中国经济对市场手段调节的反应不及对行政手段更敏感。

  同时,《银行家》注意到,金人庆在2004年度,采取了多种手段,旨在控制借贷尤其是在建设项目上的借贷,削减非重点项目,舒缓过热的投资。这些措施的效果正逐步显现。

  而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的重大转变,长期建设国债的逐步削减,更使得金人庆因之声名大振。

  因此,《银行家》最终决定,将“2005年度亚洲财长”的荣誉颁给中国财政部部长金人庆。

  “中国经济总体表现良好,正处于一轮新的成长期。”颁奖晚会上,金人庆对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作出了乐观的判断。

  他还指出,2004年,中国政府针对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不健康和不稳定因素,适时适度地实施了有效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某些领域过快的固定资产投资已得到控制,薄弱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通货膨胀势头得到了抑制。

  有勇气的转型理念

  对于金人庆来说,接受《银行家》的颁奖不过是此次欧洲之行的一部分。会晤英国财政大臣布朗,会晤美国财长斯诺,会晤德国财长艾歇尔,会晤世界银行行长沃尔福威茨……金人庆的行程排得满满的。

  而在诸多的会晤中,金人庆总是在不失时机地向世界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中国经济正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目标发展。正如他在颁奖晚会上说的,“中国的和平发展,不仅将造福于中国十三亿人民,也将给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和良好机遇。”

  金人庆说,今年以来,中国及时将积极的(扩张的)财政政策转变为稳健的(中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进一步趋向协调,工业增长减慢,农业增长加快,投资速度降低,国内消费上升。

  “积极财政政策这么多年,形成了很多既得利益群体;转型为稳健财政政策,是要有一定勇气的。”一个比较熟悉情况的人士这样对记者说。

  而事实上,金人庆一以贯之的“相机抉择”的财税理念和大的宏观经济形势的结合,无疑是推动财政政策发生重大转型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整和完善。”2003年12月24日,在担任财政部部长后第一次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金人庆便提出了自己的这一理念。

  在他看来,对宏观经济来讲,货币政策更多的是管总量,财政政策更多的是管结构。在宏观调控中,这两个政策应该密切相关,并且调控的力度、方向要大体一致,才能形成合力,取得调控成效。但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相机抉择”。

  近期,在谈到稳健财政政策问题时,他同样着重指出,“财政宏观调控的灵魂或关键是审时度势、相机抉择”。

  而且他也在不同场合不断强调,无论是扩张的或紧缩的财政政策,还是稳健(中性)的财政政策,只要符合宏观经济发展需要,只要运用得当,作用都是积极的。

  金氏财政“十六字诀”

  如今,财政政策已经从积极财政政策转变为稳健的财政政策,下一步将会如何?

  在金人庆看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坚决落实所谓的“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的“十六字诀”。在这里面,仍然可以看到“相机抉择”和“务实”的影子。

  “控制赤字”,就是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但又不明显缩小,松紧适度,重在传递调控导向信号。他的策略所在,就是既防止通货膨胀苗头的继续扩大,又防止通货紧缩趋势的重新出现。

  “调整结构”,主要是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着力加强农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环境和生态建设、公共卫生、教育科技等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体现落实“五个统筹”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

  而“推进改革”,则是指转变主要依靠国债项目资金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在保证一定中央财政投资规模的基础上,适当调减国债项目资金规模,腾出更多财力,用于支持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和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体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将生产型增值税调整为消费型增值税,加快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准备工作,继续推进农业税改革和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机制改革,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增收节支”,同样是金人庆反复强调的方面。“现在一方面是没有钱花,一方面是铺张浪费严重。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我们要在制止浪费上多做文章,切实贯彻‘两个务必’精神,把钱花好,花出效益来。”

  据透露,有关部门正在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制止铺张浪费,以实现所谓“通过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来替代一定财政资金的增量需求”的设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壮大财政实力。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金人庆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