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银行认为中国银行业仍须注资2200亿美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3日 21:26 《全球财经观察》 | ||||||||
如果所有中国的银行想达到8%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及80%的不良贷款准备水平,中国银行体系需额外注入2200亿美元的资本 文|特约撰稿 陈功 发自上海 欧洲主要商业银行之一的荷兰银行(ABN AMRO)日前表示,该行确信中国的银行业仍具
荷兰银行负责企业银行以及全球金融机构的副董事长岑永贤对《全球财经观察》说,荷兰银行注意到近期中国有数家银行正积极筹备上市,加上越来越多的海外银行将通过收购国内银行的少数股权而进入中国市场,这些消息都令中国银行业日益备受关注。 “中国银行业需要额外大规模增加资本,并继续稳健地实行开放。目前的业务、信用卡及财富管理业务亦因缺乏差别化而未能实现其应有的巨大增长潜力。”岑永贤说。 岑永贤还指出,如果所有中国的银行想达到8%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及80%的不良贷款准备水平,中国银行体系需额外注入2200亿美元的资本。国内四大银行需要约1600亿美元的资金,而其他商业银行及信用合作社则需要剩余的600亿美元。 据荷兰银行提供的一份统计数据资料显示,中国的银行贷款增长在2002年?2004年期间一直高居于18%的年增长率,银行贷款快速增长的最大风险在于贷款转变为呆坏账的可能性,因为在此期间,将近85%的贷款是贷给负债率极高的企业界。 “中国银行业的三大风险,包括近期企业贷款的大幅增加、企业界的巨大负债比率及资本的短缺。”荷兰银行驻香港高级银行分析员何德亮说。 据荷兰银行提供的统计数据,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最高负债率的国家之一,其贷款率较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140%。企业贷款占总贷款额的85%至90%。由于中国的债券和股票市场不够成熟,94%的企业融资是依靠贷款而来。 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还债能力本已薄弱,一旦企业遇上盈利倒退,将对中国这个过于依赖企业界的银行体系构成重大的风险。荷兰银行首席亚洲策略分析师黄耀先生说,中国用来压制过度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措施尚未足够,未来中国经济的表现仍然受疲弱的企业界拖累。 “我们最大的忧虑并非中国的实质经济增长,而主要是与企业相关的问题,尤其是生产力过剩、利润率受压缩、企业盈利倒退、应收账款的增加及呆坏账增幅等问题。”黄耀表示,“我们估计中国经济增长在2005年为8.5%,而人民银行的一年期基准利率今年内则将提升27点至年底时的5.85%。” 随着中国将贷款利率上限于2004年10月取消,银行将高于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总贷款额的比例,从2004年上半年的43%,推高至2004年第四季的52%,这将有助于增加银行的息差收入。随着银行提高本身的信贷风险管理技术及贷款给高利息率的客户,比如中小型企业,银行的息差收入将进一步增加。 荷银一直在寻求在华投资的新机会,去年年中也曾向外界透露有意通过与本地伙伴的合作拓展荷兰银行在华的信用卡业务。对此,岑永贤表示,由于个人信贷及按揭贷款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故零售市场业务对国内银行而言仍代表着巨大的商机。中国纵然拥有13亿人口,但全国发行的信用卡数量才不过1100万张。至于按揭贷款业务也仅于1997年,随着中国逐步取消公房供应才开始。 “同样,财富管理收入亦代表重大商机。目前,全中国的银行存款达23.6万亿元人民币,但交由专业机构管理的资产,才不过3900亿元人民币。直至最近,中国才允许银行经营基金管理业务,这是导致国内银行经营收益中94%是来自贷款的利息收入的原因之一。”岑永贤说。 但是,包括岑永贤本人以及其他署名的荷兰银行研究人员及高级管理层人士在接受询问时都并未谈及荷兰银行是否会在诸多中资银行海外上市过程中有意入股其中一家的可能性。 “投资者在对中国银行业兴趣锐意增加的同时,必须理解进入该市场的风险。虽然这个行业有巨大的潜力,但它在走向成熟的道路上仍将面临不少挑战。”岑永贤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