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土资源科技与信息化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完成阶段性任务,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进入国家创新体系。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已成功钻达5000米,得到了丰富的岩心样品、深部微生物样品
、测井数据、深部探测数据和分析实验数据。国家973计划《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项目初步建立了中国中新生代大陆成矿新理论。国家863计划项目研究开发的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深水油气勘探技术在海域油气资源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新发现了一批重要的含油气局部构造。
“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潜力研究”表明羌塘盆地是极具潜力的油气资源后备基地;土地资源调查3S现代技术集成系统、滑坡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数字化区调技术等成果顺利实现或进入了转化阶段,直接服务于地质调查、土地管理和防灾减灾。
通过钟乳石断面研究,测定出古气候变化规律,开辟了古气候研究新途径。地球早期生命起源和演化方面研究取得新进展,在辽西热河生物群发现东方华夏龙。
全年建立5个部级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25个单位被批准为部级质检中心。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69项。发布了《国土资源科学技术普及行动纲要》(2004—2010年)。
“金土工程”立项申报取得阶段性进展。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建设主体开发和部署已经完成。国家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初步形成网络环境下运行系统框架及管理模式。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正式开通。国土资源网络系统主干网线路铺设已经基本完成。
八、国土资源规划和区域开发
完成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不断深入。12个县级、14个市(地)级和2个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有序推进。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修编的11个专题研究基本完成。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基本完成。矿产资源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全国、省级和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基本完成。共有343个地级市、1248个县(区)编制了规划。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经国务院审批并颁布实施。全国地质工作规划编制有序推进。组织编制《东北老工业基地矿产资源勘查专项规划》。国土规划试点稳步推进。天津、深圳国土规划试点基本完成。新疆、辽宁、广东国土规划试点逐步展开。
推进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减免西部地区油气(含煤层气)等矿产的矿业权使用费2.3亿元。授权西部省份出让国家出资探明的矿产地采矿权,使西部省份增加财政收入6亿元。及时办理了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用地手续,保证了项目及时用地和顺利建设。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13项,投资14.55亿元,建设规模达10.14万公顷,新增耕地面积2.66万公顷;安排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与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项目资金1.6亿元。安排地质调查项目725项,经费6.54亿元,其中,国土资源调查项目527项,经费3.88亿元,安排中央留成的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198项,经费2.66亿元。新批准设立陆上油气探矿权共20项,面积6.07万平方千米,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7%和77%。新批准设立的油气采矿权7项,面积0.13万平方千米,分别占全国总数的78%和97%。
九、测绘管理与服务
测绘系统完成测绘服务总值约20亿元。向社会提供数字地形图16.6万幅,各类模拟地形图57万张。向社会提供大地成果7.1万点、航摄像片101万片。编制出版行政区划、教学、旅游等地图、图书2118种,总印数1.28亿册(幅)。国家1:5万数字正射影像图数据库和土地覆盖数据库建成,1:5万线划图的矢量数据采集工作全部完成。完成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近110万平方千米。
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国家测绘局联合公布了《1:1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图集》和《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图》。对各类媒体及中小学教辅材料上使用的中国地图图形进行了检查,对进出口地图产品进行了抽查,收缴违法地图制品近10万件。全年新增甲级测绘资质单位22家,新增乙、丙、丁级测绘资质单位934家。
“数字地表多维动态构模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高精度高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技术研究及应用”、“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开发与技术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立了现代工程测量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除国土面积外,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