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部崛起的老大之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9日 11:38 国际先驱导报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陆晓枫报道 2004年12月14日,《郑州晚报》一篇题为《中部五省角逐城市群建设》的长篇报道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该报道认为,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湖南等中部五省都在建设以省会为中心的城市群,并且在综合比较之后得出结论:郑州城市群最有可能“称雄中部”。

  报道中提到,“武汉最近几年发展并不慢,但对于前途仍感到一丝迷茫。”“长沙缺乏维持一座城市尊严的工业基础,长沙人虽然嘴里不说,但应该知道,白沙烟比电视明星更让他们自豪吧。”

  报道推出后,在中部地区引起强烈反响,许多人开始猜测这个报道的相关背景,而更多人则认为,这一报道为中部崛起中六省争当霸主提供了一个不好的注脚。

  合作还是竞争

  事实上,在中央提出“中部崛起”的概念前,包括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山西在内的六个省市都在各自想办法做经济上的突围。

  据专家介绍说,湖南很早就提出了“湖南向南”的概念,大有加快融入“大珠三角城市群”的意图;山西拥煤自重;安徽显然在地理位置上,更倾向于“大长三角城市带”;江西又早早跻身于西部大开发中成为享有优惠政策的一员,后又提出成为广东“后花园”的想法。

  谁都想成为中部崛起的中心。一开始,更多的专家学者将眼光投向了武汉。早在2000年,中科院课题组的研究得出结论: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圈,正在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后,中国第四个快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2002年初,联合国发表各国城市发展前景报告,武汉在“中国最具发展前途的25个城市”中排名第六。

  但是,中部的其它五省或许并不这么想。先是郑州提出要成为中部崛起的中心城市,河南去年正式提出了“中原崛起”,中原城市群建设是其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手段,以郑州都市圈为中心,以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9城市为结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今年两会期间,《北京青年报》所做的一个调查中,郑州成为中部领头城市的民意支持率最高。

  而在GDP方面在中部仅此于武汉和郑州的长沙也不甘人后。长沙市统计局在今年2月发布的最新分析报告表明,长沙已经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要地,应成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首发城市。当地媒体还援引了国家发改委的新近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证明以长沙为代表的长株潭地区是湘鄂赣三省区域内最具有发展爆发力的城市群。这种爆发力体现在三市的产业优势明显,且呈互补性发展。

  同质化竞争的隐忧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些省份在提出自己是中心的同时,也不约而同地发出警告,要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出现。武汉市政协主席刘善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中部要崛起,不能六省齐头并进,搞‘齐步走’,如果大家同时进一个门,就都挤在门口了。所以我认为中部地区要崛起,中央要制定一个中部发展的整体框架。根据各省不同的条件和特色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我想不能够‘齐步走’,发展应该有重点。”刘在举了珠三角、长三角的经验后,也暗示了中部地区应该以武汉为核心来共同发展。

  事实上,哪怕是区域协作进行得较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竞争现象,而在中部地区,这一趋势更难避免。长期研究中部崛起的武汉理工大学中部发展研究中心胡树华、陈丽娜二人对此深有感触。他们分析说,我国“行政区经济”从根本上导致了地区利益冲突,使中部五省互相隔离,孤立发展,只注重自身的局部利益,形成强大的行政性壁垒。这样做的后果是中部地区利益难以协调,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普遍,产业之间互补性不强,地区比较优势难以发挥。而且,中部存在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市场难以建立,商品与生产要素难于在区际之间自由流动与优化组合,主要体现在中部五省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以及人才、信息、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动不畅。

  一些明显的例子都证明了这些观点。中部六省都表示,自己的优势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在具体的产业规划上也有太多的相同之处,比如郑州、武汉、长沙、合肥,包括芜湖都把汽车产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

  因此,两位学者建议,中部五省只有联动发展,促进“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才能实现跨区域的资源与要素整合、产业和企业的重组,实现“区域外部规模经济”。同时,通过五省联动,可以使它们在信息、基础设施、环保、产业及企业政策等方面有更好的共享、合作或协调等,促成五省内企业、行业、或地方的规模经济形成。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部崛起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