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集团董事长袁岳:把宜居的口号落到实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 16:34 《商务周刊》杂志 | |||||||||
《商务周刊》:您认为应该如何定义宜居城市的指标? 袁岳:宜居指标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类因素,当然每个大类里面还有很多具体的指标,比如社会因素包括治安、医疗、一个地方人民的友好度等等。也就是说,一个城市有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得分点,哪个城市的综合得分高,就会排名靠前。
《商务周刊》:这些指标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呢? 袁岳:我们在正式的调查前,进行了为时一个月的4轮专家论证。20多位专家来自城市管理、规划、土地资源、人口发展、环保、生态、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12个领域。这些专家背对背,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进行汇总、整理,又将意见返回专家再论证,最后得出一个有关宜居城市的指标体系和这些指标所占比重的权数体系。 《商务周刊》:我在采访中发现,不同的人群对宜居的理解很不相同,没有一个清晰统一的概念。 袁岳:是的,我们现在没有一个统一的关于“宜居”的定义,全国有18个地方政府提出了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但是还都停留在口号阶段。 对于开发商来说,他们往往非常看重城市的经济环境,很多时候,经济因素依然是第一位的决定因素。 地方政府和老百姓中的年轻人,往往赞同商人的看法。对地方政府来说,土地转让是很多地方财政的核心支柱,建设宜居城市作为一种城市经营的新思路,有利于提高当地的商业价值,吸引更多人去买房、投资。而对于民众来说,很多人本身就是投资者,特别是一些文化程度高的年轻人。数据显示,所有的市民中,80%的人有产权房,其中有30%的人有第二套房子,8%的人有第三套,2%的有第四套。从第二套开始,房子的升值因素就很重要。 作为政府,其实应该更多考虑提高城市的社会和环境指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人居环境奖,就是为这个目的设定的。比如获奖的北京菊儿胡同,在胡同开发中,再建建筑保持了原来风格,并且政策鼓励原来居民回迁,在文化保全的同时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水平。专家和老百姓中年纪偏大的人,往往赞同这种看法,更看重景观环境、治安、医疗、社区关系等因素,即把“宜居”等同为“人居”。 作为一项研究,我们不能简单赞同商人的标准或联合国的“人居”标准,我们希望能融和两者,在各方相互妥协的基础上,找到能反映大多数人需求的宜居指标。 《商务周刊》:进行城市宜居指数的调查和研究有怎样的价值? 袁岳:我们这次调查有两个目的,一是按照居住者的要求,找到宜居这个概念的客观标准。 宜居的标准具有多面性、复杂性,到目前为止还只有一个概念,还没有人去破题,去认真的研究。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提出一些具体的衡量指标,可能不够完善,但是如果能促进这个题目的讨论和研究,就是有意义的。 任何不清楚的概念首先应该有人列出指标给大家讨论,经过高质量的辩论,概念就会越来越清晰。这个项目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调查,也是和政府、专家、民众一次互动的过程,我相信这个调查如果能坚持做三年,不论政府、专家、老百姓,都会对宜居这个概念有更清楚的了解。 第二是按照居住者的需要,提高城市的宜居水平,为决策和建设提供依据。零点和《商务周刊》的这次联合调查由诚毅公司提供赞助,服务对象是广大居民。居民可以从我们的调查中找到宜居的各项指标,各城市在各指标上的得分点,对于他们的投资行为是一种指导。同时,公众也有了具体的依据,可以对当地政府的工作提出要求和建议。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也可以在建设宜居城市的规划中,参考我们的指标,更好的考虑百姓的需求、公众和专家的意见,对城市规划进行调整。 对于到处找地的房地产商,也可以根据我们的调查,优先投资宜居条件好的城市,同时可以对政府改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