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博弈30亿民间借贷 重庆农信社改制到最后关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9日 09:04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熊九蒙 重庆报道

  3月11日,重庆市农村信用合作社2005年第一次工作会议上透出消息:重庆市所属的主城区、合川、武隆、荣昌、九龙坡等区县在今年内将成立5家或6家农村合作银行。目前,这5家区县信用社完成了清产核资、增资扩股计划以及统一法人的法定程序和法律手续,有关农村合作银行的组建方案,已于近日上报中国银监会审批。

  这次会议还披露说,重庆市县级农信联社统一法人和票据发行工作已全面完成,全市729个农信社合并为39个联社,并在全国率先获得了24.1亿元的央行专项票据,其中70%的联社达到了提前兑付标准。

  其实,自2003年成为全国首批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省市后,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就开始加快拯救坏账率高达36.43%的重庆农信社。

  47亿坏账

  重庆曾有700个农信社,但到2002年末,重庆市农村信用社已经整体破产了——资不抵债达47.7亿元,不良贷款为103.77亿元,所占比例为36.43%,资本充足率仅为-7.09%。

  2003年8月18日,重庆成为全国首批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的8个省市之一。

  一个月后,重庆市政府确立了重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分“三步走”:第一步,在2003年,完成县级联社统一法人和股份合作制的改革,将全市700多个信用社法人合并为39个,信用社长期存在的合作制全部变为股份合作制;第二步,在两年内,通过用好国家和地方扶持政策以及自身加快发展,消化历史包袱,并在市县两级联社间建立资金纽带关系,市联社对县级联社参股控股;第三步,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对农村信用社实施股份制产权制度改造,把重庆农村信用社转制为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

  为求上述谋略的成功,重庆市政府在2004年6月成立了专事重庆金融改革的重庆市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和重庆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有“资本市长”之称的常务副市长黄奇帆任领导小组组长,主要成员有曾担任过工行福建省行长的重庆市副市长周慕冰。而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由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崔坚担任,原重庆银监局负责农信社改革的合作处处长林军和另外两位金融界资深人士则任副主任。而重庆市银监局局长洪虹则负责对操作程序进行全面规范——据悉,重庆市银监局为重庆市农信社的改制制定了20多个示范性文本,并确立了重庆市农信社内控机制的体系。

  黄奇帆认为,重庆农村信用社最艰难的改革是消化其历史包袱。

  黄奇帆曾表示,700个农信社,账面资本金才10多亿,却有100多亿的呆账,差不多50亿的坏账,是要倒闭的。政府就对它进行增资扩股,在这个转制的过程中,把10多亿资本金变成了30多亿资本金,1:2的增加。

  但随即又出现了一个问题,本身就要倒闭了,又是坏账连篇,现在还让新的股东进去,填过去的坏账,那不是大家做“泡沫”了吗?于是,重庆市政府在推动过程中,就制定了一个规则,把所有过去的呆账进行另账处理,这时进去的钱就是真正有效的资本金。

  “但资本金中的泡沫挂在旁边,即使有新的资本金来冲,如果不把这个泡沫冲掉,说不定哪天还是出钱的老板的坏账,因此,就要把坏账冲掉。”黄奇帆回忆说,“所以,市政府向高层要29亿,我说我穷,我一块钱换你四块钱,所以你出29亿,我出5个亿,那我总要赔一点进去,实际上也是帮农信社卸掉了三四十亿。而重庆市出5个亿采取的具体办法是:在市区二环高速路内、土地价值较高的地区通过划拨土地增值补偿4-5亿元的办法,最终,重庆拿到了29亿的票据和优惠。这样就把47亿坏账冲掉了29亿。”

  对于还剩下的18亿坏账,黄奇帆解释说:“如果农信社现有300亿贷款,由于机制改善,资本扩大,我想把它做到600亿贷款,如果有20亿坏账,你的坏账比例是多少?3%。任何银行10%以下的呆、坏账都能够消化承受。”

  黄奇帆认为,2005年重庆市农信社将实现“五个目标”:一是基本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增资扩股达到20亿元,资本金充足率达到6%;三是存款净增130亿至150亿元,余额达到560亿至600亿元,市场份额由现在的第四位进入到前两位;四是新增贷款150亿元,不良贷款占比较2002年底下降50%;五是实现利润8亿元,从而使重庆市农信社进入全市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前列。

  30多亿民间借贷

  尽管重庆农信社的改制已经进行近两年了,但它要成为“农民自己的银行”,还必须面临一场与近年才在重庆滋生的民间借贷的艰苦博弈。

  事实上,改制后的重庆农信社已经是支撑重庆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据黄奇帆透露的数据,重庆有20多个金融机构,2800亿的贷款余额。但其中75%的贷款业务却是产生在主城区。而在渝西十二区和库区十八个区,即庞大的重庆远郊、近郊只用了25%的贷款,而在这25%的贷款当中,50%是农信社一家撑起来的,其它20多家银行只撑了50%。

  但即使是这样,过去,由于农村信用社资金组织分散,效益甚微,难以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银行”。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也认为,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速度比较慢,与农村金融体系不够发达、支持服务不够到位有一定关系。一些地方由于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导致地下钱庄及高利贷问题出现。

  而民间借贷活跃的地方,恰恰是农信社的主要服务区域,而民间借贷的旺盛对处于改制中的农信社所带来的压力是明显的。

  据重庆当地媒体报道,重庆经委去年底对全市民间信贷进行了抽样调查。根据这一材料,农户、个体工商户和私企老板是民间借贷的主力军。对主城及近郊合川、大足、璧山等地25个样本企业点分析,去年1-9月主城及近郊区县民间借贷发生中,“个人借企业”和“企业借企业”的借贷发生额占全部发生额的90%以上。

  有一个未经重庆市政府确认的重庆企业界的说法是,在重庆,一年内发生在中小企业间的民间借贷资金总额已经超过30亿元了。

  与此说法相印证的是重庆市经委去年底的一份调查报告,该报告披露说,在个体私营经济集中区域,民间借贷相当活跃,如近郊区县一镇,70%以上有短期借贷行为,借贷额大都在10万-100万元间。

  而重庆市企调队去年底披露的一次调查发现,重庆市有近七成的中小企业与银行关系不密切,很难获得贷款,而该市中小企业由于自身造血功能不强,而对贷款的需求又十分强烈,所以,他们在得不到银行或者信用社的贷款支持下,只好转而寻求民间借贷。该调查报告披露,郊区县一家化工公司,由于当地信用社贷款不能满足其生产资金需要,该公司曾以年利率18%约定1-3年不等的期限向当地居民融资借贷。

  有区县统计局调查,2004年,该县2071户规模以下企业民间借贷1.24亿元,8000个体工商户借了1.72亿元。

  与信用社贷款相比,民间借贷的贷款者要多支付利息。据悉,重庆市民间借贷的利息主要是按略高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算,比如5万元存款,借给私企年利率6%,一年后利息就是3000元。

  但这些私企还是愿意承担更多的支出谋求民间借贷,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民间借贷方式的灵活与实用,比如股票质押方式这一被银行或信用社拒之门外的方式,在民间借贷中却能以实物作为担保。只要借贷双方认可,厂房、设备、花果树苗、存货等都可作为担保物。

  与此同时,一些信用社还像商业银行一样,更多的贷款是投向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结果既失去了农户的支持,自身效益也得不到保障。沙坪坝区信用联社监事长王代元证实说,“信用社以前向外贷款,主要是支持国有大中型厂矿,当时普遍进行信用贷款,没有要求抵押物,结果那些贷款都成了联社的包袱贷款。”

  重庆市社科院一位学者认为,随着城市化的逐步发展与农民务工形式的多样化,怎样确立一套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应该是重庆还有全国其它农信社在摇身一变成为合作银行后必须完成的功课,否则,很难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将来所面临的问题,就不仅仅是民间借贷繁衍所带来的压力了。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农信社新闻 全部改制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