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 12:00 中国网
  [倪鹏飞]:第二,我们认为城市竞争力研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体现。我们认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较、多快好省创造财富为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从定义可以看出,这里强调的不仅仅是GDP的增长等经济方面,同时也涉及到影响经济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说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实际上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很好的贯彻。城市竞争力关注和评价城市发展以及竞争的诸多问题,城市竞争力对解决中国城市发展中以及中国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实现城市科学发展和和谐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我们比较
了一下发现,从全球角度来看,城市竞争力首先是在中国流行的。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国内有关城市竞争的研究就非常的热,国际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从现在开始才逐渐的热了起来。比如说世界经济论坛从今年开始对城市竞争力进行全面的评价,OECD今年4月份要召开一个全球的城市竞争力研讨会,不仅是城市竞争力的学者,更是城市的官员,国家的官员和国际组织的官员参加的一个大型会议,另外世界银行也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我们有关城市竞争力或者我们国家有关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应该说起步是比较早的,研究也是比较深入和广泛的。当然,我们现在与国际有关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接触也是比较广泛的。去年召开了一个城市竞争力的国际论坛,今年四月也要参加在加拿大举行全球有关城市竞争力研究的学者论坛,希望在起步早的基础上,加强我们团队积极的努力,争取成为全球竞争力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一支内容。

  [倪鹏飞]:我先介绍一下城市竞争力的背景。 今年城市竞争力的研究选择了这么一个思路,城市竞争力现在开发了两个框架,一个是弓弦箭模型,一三五使用这个模型,二四六使用另外一个模型,把城市竞争力解释为软竞争力和硬竞争力,硬竞争力包括人才、科技。软竞争力包括文化、制度、管理、开放等等,表现没有变化,也就是显示性框架都是一样的,每年都是这样的,这个框架在不断的完善。今年对城市竞争力表现的指标做了一个调整,就是加入了资源环境成本节约,这里又包括了消耗水的情况,消耗电的情况,还有环境污染的情况,加了这个指标以后,使得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序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幻灯片)这是今年有关竞争力的对中国200个城市的比较,第一个是综合竞争力,看前十位的: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厦门和天津,这里面也列出2004年和2003年的变化,这里我需要解释一下,这个设计虽然是2005年的报告,最新的设计是2003年的设计,国际上都是这样的。2003年由于非典的短期冲击,使得北京这样的城市竞争力在表现上有所下降。其次,它的解释因素中,12个分项竞争力是非常强的。同时对我们的框架也是一个考验,因为我们的框架是把竞争力表现方面和解释方面分开了,这样短期因素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表现和解释是恒等的。在受到短期影响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不一致的地方,所以要做一个解释。 (见图)这是10个最具竞争力城市12分项竞争力,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介绍了,这是50项城市竞争力城市前10名。

  [倪鹏飞]:通过计量我们发现: 第一,在东部地区城市继续保持领先的同时,东北、中部、西部的中心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步伐明显加快,像一些省会城市明显加快了,显示产业转移和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正在发挥作用。显示产业转移和国家师资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正在发挥作用。 第二个发现,与前两年相比较,长三角城市的竞争力提升更快,长三角又以浙江最快,同时山东半岛地区城市竞争力明显提升,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竞争力有所下降,初步表明以浙江城市为代表的内生、市场和开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更具竞争力。 第三,城市竞争力相对较强的城市,城市产业集群发展相对较好,尤其东部中小城市,竞争力跨越式提升来源于产业集群的成长,揭示产业集群是实现城市跨越式比较的捷径。 最后,报告通过对中国城市竞争力规范、精细、大量、艰苦的调查研究、计量研究和案例研究,形成了对中国城市竞争力一些影响因素的现状倾向性、变化趋势和规律性的重要发现。这些发现对于有关决策部门了解决定竞争力的关键,把握社会经济运行的脉搏、体察民意有帮助。

  [倪鹏飞]:同时通过计量研究,我们发现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变化,现在排在第一位是基础设施,有可能和能源、交通运输紧张有关系。接下来是人才,还有就是政府管理,过去资本排第一现在排第四了,我们对这些影响因素每一个表现,比如GDP增长,人均GDP,劳动增长率等都做了计量,由于时间关系不展开谈。 做案例的时候,我们发现中国古代文化有关竞争问题的一些成果和现在竞争力的关系,我们发现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竞争力研究,提出了三四五计,也就是分析框架,从哪几方面比较两个实体实力的大小,后来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天时、地利、人和的框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把《孙子兵法》的一些原则联系了一下各个城市的情况,做了一些研究,应该说非常有借鉴意义。

  [倪鹏飞]:下面讲第二个主题,2005年主题战略,刚才已经讲了,我们今年的主题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在中国和国际上的研究是非常深入和非常多的,但是我们研究的切入点是怎样识别产业集群。我们知道产业集群非常的重要,但这个城市有没有产业集群?是处在形成状态还是发展状态还是衰落状态?根据不同的阶段,我们可以制定不同的政策、不同的战略,所以我们从识别产业集群建立识别产业集群标准这个出发点来进行研究的。要建立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首先也要建立一个框架,我们吸收了国际上一些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发展方向。我讲一下背景,为什么要研究背景和目标。2005年中国城市进入“十一五”的规划年,报告把产业集群作为2005年度主题,试图为正在十一五规划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相关参考。第二产业集群可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第三,产业集群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许多OECD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国家级的产业集群政策,并取得了重要成就。第四,产业集群已经在中国个别城市和地区取得了成功,引起了重视。但是,在中央政府层面和广大地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通过媒体的呼吁,使促进产业集群的战略上升为国家的战略,让产业集群规划成为“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内容,使产业集群政策成为地方的中心性经济政策。

  [倪鹏飞]:接下来我讲一下框架,就是产业集群的框架,一个地方为什么能够形成产业集群,我们把产业集群的形成规划为一个生态模型,或者生态链,包括了种子、土壤、肥料、水分,还有就是空气、阳光,这里面实际上包括了生产要素,包括了科技因素,包括了市场因素,包括了地方文化,这些相互影响最后才形成了产业集群。根据这个框架,我们通过研究制定了识别产业集群的标准,包括两套,一套是显示性,一套是解释性的。显示性可以定量,解释性是定性的。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展开了。 在这个框架基础上,我们对中国产业集群进行了调查、计量和案例研究。首先是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规模非常大,我们对中国280个城市的所有的经贸委、发改委都打了电话,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中国产业集群的情况,对中国280多个城市,175个产业调研的基础上,报告首次制作了19幅中国产业集群示意地图。 第二,一个重要的方案,就是由产业集群导致经济集群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从经济地理上,从东北、京津冀、山东半岛、苏沪浙、海峡西岸、广东,特别是珠三角,由产业集群导致城镇集群和经济集群,在中国经济版图上产生一个万里绵延、若隐若现的经济隆起带,在中西部地区,集群经济由点向带发展的趋势初现端倪。这是我们龙脉的图(见图),是一个综合的图,把所有调查的产业集群的情况放在图上。这是各个产业的情况(见图)。

  [倪鹏飞]:除了上面的发现,我们还发现中国目前的产业集群是通过10条道路经过20多年的竞争和演化而来的。我们发现中国产业集群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地理上分布不均衡,在东部特别是广东和浙江地区,在产业上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在载体上主要在小城镇,在技术含量上主要是低成本的,主要是加工,真正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还比较少,因此中国的产业集群还处在一个相当初级的阶段。 (见图),这是我们对中国产业集群做的案例研究,我们集合了产业研究方面的20多位最年轻的一流专家,包括中国国内好多大学一流的专家,每个专家提炼一个产业集群的经验,对一个产业集群提供一个经验,提供了24个经验,在研究当中发现中国产业集群在发展中存在十大陷阱: 第一,无为而治,这是许多学者和官员的观点,产业集群应该自发发展,政府不要干涉,我认为这是一个陷阱,通过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存在着系统缺样和市场失灵,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有所作为;第二,集而不群;许多开发区集合在一块儿,不是同类的集群。第三,拔苗助长;第四,不堪重负;在80年代许多产业集群都形成了,但有的渐渐失败了,失败原因就是负担太重。第五,营养不良;第六,行政分割;第七,质量柠檬;第八,落地无根;许多跨国公司,许多企业到这个地方,自成体系,与其他地方没有联系。第九,抓大放小;许多地方只重视大企业,不重视小企业;第十,重硬轻软。产业核心当中强调促进产业关联。

  [倪鹏飞]: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地方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方面,或者对城市发展方面,应该提出一个非常系统的城市产业系统的框架,在投资框架上上升一步,要培育城市产业的生态环境。产业集群存在十大陷阱,也提出了十大政策建议: 第一,制定和实施产业集群国家竞争战略和政策。刚才讲了OECD很多产业集群上升了国家的战略和政策。中国正处在产业化和工业化最快速发展的时期,所以中国的中央政府应该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尤其在今年这次“十一五”规划当中应该把产业集群纳入规划。 第二,要制定和实施开发区向产业园区转型的政策。加入WTO以后,很多优惠政策要取消,高科技开发区有一个发展方向的问题,我们认为它的未来就是产业集群区,因此在这些地区,从中央到地方要研究这些地区区域内产业集群的政策问题。 第三,制定以促进产业集群为核心内容的中小企业政策体系。中央政府现在开始重视中小企业,国家发改委专门制定了中小企业法,促进中小企业增长的最核心的是促进产业集群为核心。 第四,以强制和诱致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市场化进程。 第五,实施产业集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系统建设战略。现在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问题,科技创新有一个载体就是产业,产业核心就是产业集群,我们认为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应该以产业集群为载体,要注意这两者之间的结合。

  [倪鹏飞]:第六,制定有效政策措施严禁提供集群不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第七,采取严格措施集群发展的政府和社会成本。 第八,突出集群政策体系的促进关联的重心地位。这是针对许多地方重硬轻软的问题,政府需要做的最重要事情是促进企业之间相互关联,这是软的东西,应该突出这个重心。 第九,将培育集群配套产业和环境作为引资的政策。你首先培育一个产业集群的配套环境,然后吸引资金,而不是一味的搞优惠政策,搞土地的廉低价。 第十,完善政府职能,使政府成为产业集群生态的保护神。 研究的说明就简单介绍了一下。 学术阵容有这么几个好的顾问,特别是李扬老师,一直都是我的顾问。我们团队有各方面的人员,包括社学的,包括经济学的,也包括统计学的,这里要特别感谢陈永川老师和黄朗辉老师对我们的研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50个城市都有固定的人员来做。研究过程,刚才讲了已经非常辛苦,大概经过了10个步骤,尤其是调研阶段,调动社会人员,涉及了50个城市上万个人,在很短时间调动非常的困难。另外还要感谢科技部给我们资金的支持。 谢谢大家。

  [谢寿光]:谢谢倪鹏飞博士把他们的研究团队,经过一年多时间努力的重要成果向大家宣布。 现在有请专家点评和演讲。第一位演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所长李扬博士。

  [李扬]:非常高兴应邀参加第三本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会,刚刚倪鹏飞博士已经说了,我和财贸所和这个课题组有非常深的渊源,我原来在财贸所,这个课题作为它的基础之一是财贸所和德国的一所大学合作,这个合作是由我领导的。对这个事情非常的关心,我非常高兴看到倪鹏飞博士以及一些研究者在财贸所领导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在报告里就可以看到。对过去取得的思路以及进行剖析,以它为基础,对各个城市的排名和说明,有这么一个系统,可以使各个城市的发展、给国家有关当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另外,刚才也说了每年有一个主题,今年选了集群这个主题,我首先对竞争性报告的出版表示祝贺,同时对于课题组和财贸组以及相关研究人员的努力表示钦佩,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提出集群的概念,刚才我和南开大学副校长陈永川教授有一个简单的交谈,课题组想用集群概念反映经济事实是很久就有的事情,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我们早一点。当然,中国的城市和欧洲的城市形成的路径是不同的,中国先有城后有市,所以中国的城市不是产业集群。在欧洲是先有市后有城,先有市场,先有工业者分工,分工完之后有交换,然后有了市场体系,逐渐成为一个城市。城市从经济上来说也是产业集群,实际上就是一个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这个概念很早就已经有了,用集群这个概念概括它,实际上还可以商量,但概括的事实是对的。

  [李扬]:另外,我们把研究的视野放在这上面就可以看到,集群这个事是我们经济生活中,不说主旋律,至少是主旋律之一。比如这几年炒得沸沸扬扬关于金融中心的问题,其实也是个集群。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论证,论证的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大概也体现在这里,它事实上是无数相关产业聚在一地形成分工,同时又交换,交换成本又很低,所以形成了一个中心,这是金融业的以及相关现代服务业的集群。实际上金融中心是这样一个东西。把这个概念放在这层面的话,中国已经默认了这样一种状况,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恐怕一个中心,也就是一个集群是比较难的。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竞争优势。因此,这个集群可能不是一个,有若干个。 如果我们再推广一点,各个城市搞CBD,这也是集群。我看了倪博士讲的就是这个事,把相关的产业放在一块儿来发展,也是解决分工和交易的问题,同时解决成本最低的问题。凡是在经济上又分工、又配合,同时 又使分工、配合的格局能够成本最低,就是一个集群,集群是一个产业群,又是地域的概念。大家恐怕注意到最近一次国务院常务会又通过了一个东西,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的快速铁路,这实际上也是一个集群,在中央层面主动推动一个集群在发展。我讲的意思就是说,这事本身从经济内容上来说,是贯彻经济始终的东西,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表现。今天这个报告是从一个角度,是基于城市竞争力这样的一个研究引发集群的概念,对于整个问题的研究是有推进的。

  [李扬]:第三,集群图。在90年代后半叶,我在美国做过一个研究,收获很多,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收获,就是经济地理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尤其研究战略,我工作以后参加了好几个会议,就是地图。另外,从国际上研究来看,是用中国各个地区不同的物资流、信息流、人流的交往,有相当多的层面,这方面我们是要吸取的。这个报告的好处就是鉴定了产业发展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便利性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有效的生产方式,它把区域和产业放在一块儿,我觉得也是这样一个评价,对已经相当发达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最后,关于产业集群的作用,我想这是无庸置疑的。问题是我们怎么在现实经济当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具体的就是让它自然形成还是政府非常主动的去推动它形成?还是政府创造一些环境、条件让它在市场基础上有效形成呢?我觉得这是有了报告以后要回答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是非常一个成功的研究,成功就成功在总结了相关研究的成果,成功就成功在用中国的数据印证了一些成功,同时成功还在于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这是非常好的东西,谢谢各位。

  [谢寿光]:感谢李扬所长做了重要点评和谈出重要的看法。下面有请南开大学副校长陈永川教授演讲,大家欢迎。

  [陈永川]:首先声明一下我不是经济学家。今天非常荣幸参加这个新闻发布会,我想谈几点体会,首先是对社科院负责这个课题所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对中国城市经济的报告刚才陈院长已经讲了,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市的健康快速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对城市的理论问题和政策研究也非常的重要,我从外部角度感觉这些指标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今天主要谈什么感想呢?我是研究数学的,我以前的学生侯博士也非常荣幸参加了这个课题组的研究,负责数学与模型。我们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跟经济相关。以前我在洛杉矶工作过,这个地方对数学模型研究非常的重视。美国联邦税务局在调研一个人上税的情况,可行性方面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花的成本比较小,但可以收得更多的税。还有就是大家知道对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花旗银行每年要损失很多钱,很多信用卡坏帐,收不回来了,但是又不能不限制性的使用,所以用了一套系统,把消费情况记录下来,有一个数据库,根据你消费的模式或者付账的情况来对你的信用评估,评估的原则是随时打分的,给你一个数据建一个模型,看你的信用度。所以说数据分析还是很重要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竞争力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