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2005年两会与中国经济 > 正文
 

政协委员激辩政府定位:管多了还是管少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5日 14:59 《财经时报》

  2003年以来,中国钢材价格涨幅在80%以上,有政协委员认为,正是政府部门过多干预,扭曲了市场运行,造成钢铁价格的上涨;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指出,如果不进行宏观经济调控,钢价还会涨得更高

  本报记者 钮键军 沈小雨

  一直以来,对于中国政府应当更注重于怎样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一直存在着争论。而在这一争论的背后,实际上是关于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当如何定位的问题。

  3月3日开幕的政协全会上,政府部门是否存在着越位或缺位的问题,成为政协委员们激烈争论的议题。“政府部门目前对于经济的调控存在着很多的越位情况,影响到了企业的正常经营。”今年政协全会开幕当日,刚刚办理完报到手续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协会会长谭竹洲这样对《财经时报》表示。

  政府管得太多

  与持续一年多的紧缩性调控相伴,被调控挤压的钢铁水泥以及有色金属等行业的人士,对政府部门的“越位”提出严重质疑,甚至有来自这些行业的政协委员认为,是宏观调控,造成了目前很多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而钢材价格的猛涨是这些人士拿出的重要依据。

  2003年以来,中国钢材价格涨幅在80%以上,因此很多人认为,正是政府部门过多干预,扭曲了市场运行,造成钢铁价格的上涨。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那些没有被整顿的行业人士,也对目前政府部门过多干预经济表示不满。政协委员、山东尧王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宗立成向《财经时报》透露,目前,各地一些政府主管部门普遍存在着干预企业经营的现象,这种现象已经影响到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宗立成以其所在的山东青州市为例介绍说,每年市工商局都要到下面来进行民间企业经济纠纷的调解。“或许政府部门是出于好意,想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但企业却被迫抽出很多精力来应付,影响到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在宗立成看来,调解经济纠纷本来是司法程序应该解决的事情,根本无须政府行政部门来出面干预。“我希望政府部门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越位不多缺位不少

  政协经济界委员李志民的见解是:“目前中国政府在经济运行中存在更多的是缺位问题,越位现象相对较少。”李志民此前在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任职。

  “你能说家长在孩子18岁之后就不管孩子了吗?”采访中李志民反问。不等记者回答,李志民自己回答道:“当然不能,只有当孩子有了稳定的工作,结婚之后,家长才会放心让孩子自己去生活。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也是这样,现在中国的企业还很不成熟,需要有政府来引导。”

  李志民认为,目前政府还不能退出经济的主管领域。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企业还不知道如何去经营。很多基本问题都无法通过行业协会来解决,更不用说是企业自身来解决了,所以还需要政府来做必要的服务。

  因此,李志民认为,目前所谓政府越位问题,是因企业过于弱小所致。正是在这种思维方式下,李志民认为,目前政府行为更多的是缺位问题,而越位问题很少。

  需要客观评价

  3月3日下午,政协会议正式开幕前,记者采访到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这位经济学家背景的政协委员首先指出,政府目前进行的宏观经济调控是正确的,“如果不进行宏观经济调控,钢价还会涨得更高”。

  他不承认目前政府部门过多地干预经济的说法。此前有舆论认为,调控中,政府动用的行政手段过多。林毅夫则认为,动用必要的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是世界惯例,无可厚非。

  同样是经济学家的政协委员吴敬琏则指出,从整体角度来看,中国政府并不存在越位的现象,但“这并不能排除个别政府部门出于权力和利益的考虑而过多干预”。吴敬琏指出,此前喧嚣一时的手机“牌照发放”,就是政府部门过多干预的一种表现。“但目前,中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纠正了这一做法”。

  吴敬琏认为,在评判政府越位还是缺位的问题上,不应该按照教科书上的定义来界定。“中国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未完善,因此政府主管部门还是要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但是,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市场机制来完成它应该承担的使命。”

  谭竹洲希望这段时间越短越好,“我希望企业能够自主经营的日子早一点到来”。

  财经时报两会专题系列报道:

  政协委员萧灼基:宏观调控要有明确的阶段目标

  国际商会会长俞晓松:经济主管部门权限还需调整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