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雏军中介官司扯出郎咸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8日 08:29 北京青年报 | ||||||||||
张钦 徐长安
香港经纪人说:顾雏军曾托其请郎咸平写有利评论郎咸平称:“我根本没有受人之托写过此类文章” 在“郎顾之争”余波未平之际,格林柯尔又遇到了新的麻烦。香港媒体最近披露,有
经纪人起诉:郎曾救格林柯尔于危难中,顾欠下千万中介费 据报道,香港新鸿基证券经纪人SungChun日前诉诸香港高等法院,称顾雏军和格林柯尔曾经在2001年底、2002年初委托他联系郎咸平,希望郎撰写一篇对格林柯尔有利的文章,澄清不利传闻以挽救股价大跌的局势,并承诺支付1000万至2000万港元作为中介费。当时,国内数家颇有影响力的媒体发表文章质疑格林柯尔产品、盈利能力及财务状况,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格林柯尔科技随之股价狂泄,两天之内,市值蒸发10亿港币。当年12月10日,顾紧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只是他针对媒体若干质疑所给出的回答相当无力,有的问题则避免正面回应,当时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顾认为其中部分质疑是竞争对手的“栽赃陷害”。于是委托Sung寻找学者撰文以挽救股市。Sung把顾介绍给自己就读香港中文大学时的老师郎咸平认识,并向郎提供了有关格林柯尔的财务资料。之后不久,郎咸平在国内的一家著名财经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有关顾、格林柯尔和科龙(0921.HK)(当时顾已经取得科龙的控制权)的文章;内容对格林柯尔有利,结果格林柯尔的股价不久便出现回升。 郎昨称:自发研究格林柯尔,起由科龙高管高薪 记者昨天下午就此事打通了郎咸平的电话,郎咸平告诉记者,“我根本没有受人之托写过此类文章”,“有关Sung与顾雏军的问题,是他们之间的事情,我不做任何评论”。为了澄清自己没有受人之托写过利好格林柯尔的文章,郎咸平特地为记者说明了自己关注格林柯尔的起因和经过。郎咸平介绍说,“我是从2002年开始关注格林柯尔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科龙一些管理层拿了很高的年薪,而科龙却亏损15亿元”。 “格林柯尔入主之后,身为科龙董事长的顾雏军只领取12元的年薪,而科龙2002年上半年已经扭亏为盈”,郎咸平针对这一现象在《新财富》杂志上发表文章《从“科龙事件”谈柔性监管》。文章指出,以证券市场监管而言,英美等国均采用双管齐下的策略。其一是以刚性的证券交易法及其后定的监管规则进行监管(这些是判断不当行为合法与否的法律根源);其二是以较柔性的惯例及社会道德尺度进行监管。这种柔性监管几乎完全取决于一个社会的道德尺度及生活习惯,因此非常难以被外国人所理解。“因为存在着‘善良管理人的注意责任’,才有了美国前地产大王的10美元午餐及科龙现任高管人员的12元年薪。” 郎表示:学生几千,此事发生前不知道经纪人 郎咸平之后向记者讲述了他研究格林柯尔的过程。据他介绍,到2003年4月,他深切地感觉到这样的管理层有问题,于是自发地开始了研究,“当时,我的学生和我一起开始了研究,Sung先生完全没有与我联系过”。记者就有报道称当时Sung给他提供了格林柯尔的财务报表等研究数据一事向郎咸平询问,他告诉记者:“我根本没有从他那里获得什么材料,我的研究材料都来自已经公开的资料,比如网站和公开的上市报表,一些是我自己收集的资料,所谓Sung给我提供资料的消息完全是假的。”郎咸平同时谈到,Sung是他的学生,自己有几千个学生,“在这个事情发生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人,他也从来没有和我做过研究,我连他的名字都搞不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