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半小时:《中国经验》系列报道――福建篇(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 21:50  CCTV经济半小时

  这就是吴进忠的眼镜厂所在的厦门杏林台商投资区,厦门市专门把这里规划为眼镜、雨伞、服装等传统制造业的生产基地。除杏林之外,厦门市还重新规划了两个类似的台商投资区,集美台商投资区以电子元器件产业为主,海沧台商投资区则集聚了大量的化工企业。

  厦门市副市长黄菱:台商来了以后他觉得他周边都是台商,那么大家就有一种安全感,总是到一个地方去投资,毕竟是陌生的地方,另外他们有些上下游企业,就可以相互配套。

  事实上,规划出专业投资区只是厦门吸引台资的第一步。种好梧桐树,厦门市政府更是主动出击,去招徕金凤凰入驻。

  记者:我们准备引进什么样的项目?

  厦门市副市长黄菱:我们知道谁在做这些项目,我们就跟他交谈,就是说他有没有到大陆来投资的意愿,他最近有没有什么投资的计划,然后我们主动去介绍厦门的情况。

  专业的投资区和主动的邀请,不仅让台商们看到了厦门市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更看到了厦门市政府的诚意。杏林投资区的产业规划实施不久,台湾的泰利、华茂、立扬这些知名眼镜公司相继进驻杏林,它们的投资更吸引了台湾大批的眼镜原材料配套厂商纷至沓来。

  黄菱:我们叫做以台引台,就是来了以后他再介绍朋友过来。

  当初感叹产业配套不健全的吴进忠先生,如今再也不用从台湾进口原材料了,在距离他的工厂几公里的范围内,吴进忠就可以买到他所需要的所有配套产品,公司的成本因此下降了20%左右。

  来明工业(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进忠:这些人能聚在一起,能够使整个产业竞争力提升,我想这是关键。

  现在,在厦门杏林台商投资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这种密集式的产业簇群,让链条上所有的企业都大幅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来明工业(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进忠:目前这些比较大的采购商几乎都一定要到厦门来采购我们的太阳眼镜出口。

  目前,厦门每年出口太阳镜1、2亿付,已经超过台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镜生产基地。吴进忠的眼镜厂也越办越红火,他也不断在厦门增资扩产,现在已经在厦门开办了四家眼镜厂。而像吴进忠这样不断增资扩产的台商企业并不少见,厦门市台湾事务办公室的副主任王明水做了一个统计。(集美 杏林 海沧)

  厦门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王明水:我们现在的厦门台商,主要在增资扩产方面做得非常好,不断地在原来的基础上扩产,像我们2003年就有八十几家企业增资扩产,实际利用台资就三个亿美元。

  从厦门的例子,可以看出来,一旦产业链打通,就会吸附更多的资本,形成产业集群。这已经成为福建目前吸引台商的一条捷径,除了太阳镜,福建现在还是全球最大的显像管生产基地,彩色显示器位居全球第二,液晶显示器位居全球第四。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台商不仅仅在福建立业,还把家也安在了福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前几年台商投资额下降,让福建省开始反思,积极改善交通条件、产业环境。但福建能做的这些,其他地方也同样能做到。只有一个条件,是别的地方竞争不过福建的,那就是闽台之间割不断的血脉联系。这理所当然也成了福建招商引资的一张王牌。

  台商安家

  画面上这位老人叫陈琰?,今年70岁。十五年前,他从台湾来到厦门做生意,当时他看中的是厦门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

  厦门美格农艺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琰?:我们当年为什么到大陆来,一个是人力资源,一个是土地资源。

  在厦门经商的十五年间,陈琰?老先生先后办过鞋厂,做过房地产生意。这片绿荫荫的园林,是他在1993年买下的,如今,陈老先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他的这家园艺公司,侍弄花草树木。

  陈琰?:我这个年纪已经没有什么壮志了,温馨是我追逐的。这里环境好,不错了,厦门成长也很快,成长的快乐我享受到了,所以我也想到要替厦门办一些比较美的事情出来,我要很认真地把这些花草种好。

  陈老先生带着记者在他的园林里参观的时候,他告诉记者,当初他亲手种下的小树现在已经长成了大树。陈琰?老先生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些树下颐养天年。当初从台湾来到厦门的陈老先生,仅仅是为了创业淘金,为什么现在他却决定在这里叶落归根呢?

  陈琰?:我去过那么多地方都总是听来一些外面的声音、音乐也好,都觉得很遥远的那种感觉,但是在这边好像在家里一样。

  事实上,厦门之所以让陈老先生有家的感受,并不仅仅因为厦门的人文环境和气候条件与台湾相似,更重要的是,厦门市没有让陈老先生觉得自己是个外人。几年前,陈老先生曾经向厦门市的政府部门提出,希望帮助自己的女儿和儿子从台湾来到厦门读书,这个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厦门市副市长黄菱:我们都把他当作是一般的跟我们的居民一样来看待。台胞你把他当作这里的居民,是一样的公民待遇。

  享受到公民待遇的并不仅仅是陈老先生一家人。每个季度,投资厦门的台商都有机会与政府负责人这样面对面地座谈交流。许多台商在投资、生活上遇到的难题,就是在这样的场合,直接反映给了厦门市的政府负责人。

  黄菱: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有生活的、经营的,什么都有。

  作为主管外经贸工作的副市长,这样的座谈会黄菱每次必到。尽管在会上,她听到的问题,不仅仅是企业征地、用水、用电,甚至还包括子女上学、就医、找保姆,许多问题其实远远超出了黄菱的职责范围,但是她必须要在一定时间内予以解决。

  黄菱:分门别类属于哪些部门该解决的问题,我们会确定一个时间,然后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再给他(台商)反馈。

  实际上,这正是厦门市政府对台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要靠相同的文化背景吸引台商,更要靠无微不至的帮助和服务留住台商。

  黄菱:他(台商)觉得在这里像回到家一样,在大陆走遍了全中国,他(台商)感觉最有家的感觉的就是厦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