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宏观调控落实 预计0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6日 10:36 《财经时报》

  2004年,中国各项改革在加强宏观调控中继续深化,一些重要改革举措相继出台: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减免了农业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全面实施,投资体制改革取得突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进展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财经时报

  2004年以来,针对中国投资增长过快、粮食和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等经济发展中一些不稳定因素,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宏观调控,一方面紧紧抓住农业这一薄弱环节,通过各种措施支持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紧紧抓住投资过度膨胀这一不稳定因素,严把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依法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总体来看,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 。

  农业地位加强粮食生产增长

  近年来,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连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农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针对这种状况,中国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一是实行减免农业税、取消农业特产税、对种粮直接补贴、对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的“两减免、三补贴”政策;二是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增加粮食种植面积;三是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幅度向农业倾斜,总投资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四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这些政策的力度之大是多年来少有的,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生产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的局面,2004年粮食总产量估计超过4650亿公斤,当年新增产量达到1978年以来最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7%,是1997年以来最好的一年 。

  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得到抑制

  一是严格土地管理,按《土地法》要求控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过度投资项目的建设用地,全面清理开发区,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暂停半年审批农用地转非农用地。二是严格行业市场准入标准,提高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四个行业投资资本金比例,公布了钢铁、水泥、电解铝、电石、焦碳等行业的准入标准。三是依法清理在建和拟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在抑制部分行业投资过快的同时,加大了对农业、水利、能源、交通、环保和社会事业的投资力度。前11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呈现出“前高后低”的特点,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高达53%,高于上年同期约20个百分点,到11月末,城镇投资累计增长28.9%,投资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运行,钢铁、水泥、有色等重点控制行业投资增速大幅回落。

  运用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信贷规模

  2004年,国家运用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建立再贷款浮息制度、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适度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等;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央加强了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要求商业银行配合国家“区别对待、有保有压、调整结构”的产业政策控制信贷风险。在政策引导下,从5月开始,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偏快的态势明显改变,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大幅回调,预计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14.5%,人民币新增各项贷款2.2万亿元,大大低于2004年广义货币增长17%、人民币新增各项贷款2.6万亿元的调控目标。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在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一些过热行业如钢铁、水泥、电解铝等生产速度回落,重工业增速放缓,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8911亿元,增长16.8%,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长18.3%,轻工业增长15.3%,分别比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润10188亿元,同比增长38.8%,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都得到大幅提升。

  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4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257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增收5256亿元,总收入和增收额双双实现历史性突破。2004年各项税收增长主要有以下特点: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的落实,就业形势好转。2004年1~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1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0万人。9月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21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2%,这两个主要指标都扭转了近几年来持续上升的势头,首次出现下降的情况,劳动力就业总量矛盾有所缓和。国家启动了吉林黑龙江两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经济运行体制环境得到改善

  各项改革在加强宏观调控中继续深化,一些重要改革举措相继出台。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减免了农业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全面实施。启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增值税改革试点工作。投资体制改革取得突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进展。

  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和体制改革的推进,保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9.3%左右,与上年大体持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9%,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处于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城镇新增就业超过910万人,登记失业率约为4.2%,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大的顺差,外汇储备大幅上升。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