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商界风云 > 正文
 

商界风云第八期节目:一介书生 半个农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 19:59 新浪财经

  

商界风云第八期节目:一介书生半个农民

王码王永民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主持人:

  各位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商界风云,今天将要和大家见面的这位,称为当代毕生,您也许并不陌生,我想在中国使用过电脑的人,都听过这个名字,他把自己喻为一介书生半个农民.他的发明被世人称为21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发明之一。人们不难从报端读到他的成就在工作学习中,感受到他的发明但是今天我们不想展示环绕在他头上的光环,我们今天想零距离的走向他
的内心世界感悟一个真我的王永民。

  主持人:  000154

  王总您好 欢迎来到我们商界风云演播室作客,首先我得该称谓,不能叫您王总,我觉得最准确的应该叫您王老师,因为有两点原因,一个是您在王码的推广过程中,最准确的身份是老师的身份。而且今天我手里还有一本您的诗词选,我想大家可能对您了解更多的,的是您是一个发明人是一个企业家。但是大家不了解您还是一个诗人

  王总:

  诗人不敢说

  主持人:你最主要的是对生活对事业,或者对您的工作有很多的感悟

  王总:是这样

  主持人:平时经常写诗吗

  王总:  000240

  对中国文学的爱好是从小养成的,上中学的时候经常写诗,上大学以后对人生对事业有新的想法,就写了一些更加深刻的诗,做了科研工作以后 ,发现科研工作本身也是一种诗篇,生活和科研和事业没本身就是诗,以不同的形式把他描述出来而已。有的以音乐的形式,有的以绘画的形式。我以科研成果的形式和以诗的形式把他纪录下来而已

  主持人: 000314

  您在自己的人生经历当中,把很多有感悟的事情都写成了诗吗

  王总: 000318

  不能说都写成诗了。最典型的事例往往会激情迸发。会把他纪录下来写成诗。

  主持人: 000325

  太好了 咱门今天就诗论诗,在您刚开始的时候。您觉得比较满意的诗,或者说生活当中最有感悟的事情,写成诗的是哪一首

  王总: 000337

  生活里面最有感悟的是,大学期间文化革命的时候,我们去步行串联,从北京走到重庆登上了歌乐山。那个歌乐山是很高很高,巍峨挺拔苍松翠柏,是非常的好看非常的壮观,站在山上看到重庆市都在下面,非常好看,作为一个二三岁年轻人,没有步入社会,没有体验生活 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激情勃发,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词,叫登歌乐山

  主持人: 000418

  当时大致的意思您还记得吗

  王总: 000420

  大致的意思还是记得,身在芙蓉国 志向歌乐山,我从成都走向重庆。步行十八天

  一天天走 走了十八天,登上歌乐山以后确实激情澎湃,身在芙蓉国 芙蓉就是指容城也就是成都,志向歌乐山,要攀登一个高峰。这个高峰既是山的高峰也是科学的高峰,也是梦寐以求的,在科学世界有所造就的一个高峰。这个诗写下来有点气势,其中最有气势的一句话是今日有幸天地恰与我胸怀,这个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志向远大,我的胸怀有多宽呢

  像天地那么宽。我欲东风为驾化做雄鹰展翅。冲上九重天,这是有点小气势。

  主持: 000519

  咱门今天就从,您年轻意气风发开始谈起,我听说您是从一个贫苦的农家孩子,变成一个发明家的。您是怎样看待贫苦的家庭呢

  王总: 000537

  贫困一直伴随着我,从小到大学毕业都是如此,因为父亲母亲都是文盲,在农村从事种地

  父亲有很多手艺也是逼不得已,多一个手艺多一个饭碗。家里面确实非常穷,最典型的例子

  说了你一定会笑,报到上小学的时候没有钱。一人拿一小袋粮食。我是村里的孩子王,带着十来个小孩去报到上学,把粮食放在课桌上。老师一看 ,干什么的。老师我们要报到上学

  老师一看大发脾气,我们很吃惊。干什么的回家穿衣服去。我带的十来个小孩报到上学。都没有穿衣服。我们家非常的穷,我好像记得从五一到国庆节期间。都没有穿过衣服的。所以上小学非常的穷,上中学也是如此。中学离家有六十里地。经常一个学期回一趟家,带一袋红薯一袋粮食,自己担个小担子。确实非常的穷席子是自己编的。我两个礼拜天可以编一个席子。上学的时候拿者席子,拿者行李就去上学了。在中学也是非常的艰苦,交学费没有钱一个学期三块钱,为了交这三块钱,母亲去卖鸡蛋,比如说有二十个鸡蛋,那还需要借八十个鸡蛋。一个鸡蛋三分钱,三块钱需要一百个鸡蛋,挨家挨户,现在想很寒心的,拿一个篮子。挨家挨户的去借鸡蛋,借八十个鸡蛋凑自己二十鸡蛋,一百个鸡蛋卖三块钱,才够我交学费。所以家里如此贫穷上学如此不易,因此我也知道奋发努力学习

  主持人:000745

  看来您是深有感触,我算起来您今年应该是六十岁,那应该是几十年前的事情,您还记得二十个鸡蛋和八十个鸡蛋,一个鸡蛋多少钱,相信对您的感触也是非常深刻

  王总: 000800

  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这个事情太重要了,刻骨铭心的记着自己的行为,我记性非常好。

  主持人: 000810

  那这种刻骨铭心对您今后有什么帮助吗

  王总: 000815

  当然有帮助的,因为看到父亲母亲为自己上学,如此操劳天黑了才回来,一大早就出去。

  一年收获也不一定很好,自己也根据秋收和夏天收麦子的时候和收玉米的时候自己去捡粮食

  地上捡麦穗 去捡红薯 玉米,捡完了以后,我和我姐姐一人一堆,她一堆我一堆,看比谁弄得多,然后去凉 然后把粮食给卖了,卖了以后拿这些钱去交学费买书。所以这个事情,对我触动非常的大

  主持人: 000856

  几十年之后您再回忆,现在那个时候对您或者之后的帮助,后者您现在的收获是什么,我觉得贫穷应该是一所大学,他锻炼了我们一种吃苦耐劳的品质,同时是一种坚持不懈孜孜以求,去做一件小事情,捡麦穗捡玉米,都非常的不容易,但是他在积累财富积累智慧,积累自己的品质,这对于我以后的成材也好成功也好,我觉得是一个基础建设

  主持人: 00927

  我理解您的意思,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贫穷也是一种财富

  王总: 000931

  是一个大的财富

  主持人: 000932

  那刚才您说,面向歌乐山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王总: 000935

  面向歌乐山的时候是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到十二月

  主持人: 000940

  那个时候是中学时代

  王总: 000942

  那时我是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四年级学生

  主持人 000948

  据说您在大学的时候,写过一首诗叫家信,您还记得吗

  王总: 000953

  我还记得,倚望高楼叹谈懦夫,谁人为送豫南书,一封家信千滴泪,十年寒窗一梦中

  主持人: 001019

  您还能回想起当时的感受和情景吗

  王总:当时在科技大学写这首诗的时候,大概是一九六三年,为什么写这首诗呢,因为家里来信了,说母亲生病了,我上六年大学,就回过一趟家,回家是耗资巨大,十五块钱 没有钱,所以回不起家,整天想家希望家里来信,但是来了一封信又非常害怕,万一家里有什么事,心里很沉重,所以这首诗是感情非常复杂的写照。当时收到一封信说母亲生病了,心非常沉重,又想家又盼信又害怕来信,就这种想法,我觉得任何一个作家都会写出美妙的文章

  主持人: 001115

  很矛盾

  王总: 001116

  非常矛盾

  主持人: 001117

  大学毕业之后您到了哪

  王总: 001118

  大学毕业之后分到,四川永川成字128部队,搞集成电路研究

  主持人: 001130

  听说后来因为您生病的原因回到老家

  主持人: 001140

  大学毕业之后分到四川永川成字128部队,搞集成电路研究,这是我们国家第一个,从事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的研究所,我们尊敬的副委员长李铁映,还是我的室主任,前不久六月二十六号,我们在人民大会堂开会的时候,他还特别高兴,宴请了我们与会的专家,这有很多照片 。在四川八年期间我也想努力工作,因为在科技大学学有所成,也是胸怀大志,希望在科学事业中做出一番贡献。但是时运不好,到四川工作一个月以后,就生病了,亚急性肝坏死,非常危险,昏迷到第四军医大学去,抢救,抢救完了以后多年不愈,在四川八年中有六年得病,在这样一个贫病交加无奈之中,后来只好调回老家,当时的想法是我在四川

  很多同事他们的学习,他们的学校也不比我好,但他们论文发表了,成就都有了

  我一无所成,这份失落感悲愤无奈的心情,而且我又是独生儿子。

  主持人; 001258

  那怎么调整呢

  王总: 001300

  没办法调整,后来我决定回家,跟我们研究所的领导汇报,说我自己工作没有做好,因为生病给研究所没有做任何工作。加上父亲母亲日夜想念,我也不能长待了,看样子我是水土不服。我要回到老家,就写了一首诗,无才西蜀图相仕,有志南阳学躬耕,这体现了我当时的心境。我不能像诸葛亮那样,从南阳走到四川成就一番事业,但是我想像诸葛亮那样从躬耕做起,做最基础的事情,这样就回到了南阳,在南阳地区科委,做一个小小的办事员。

  主持人: 001347

  通过刚才和您的谈话我发现,其实您和诸葛亮有共同的特点,您的思维非常缜密,不光记忆力好而且思维很缜密,经过这么长时间还记得,在第四军医大学看的病都记得非常清楚

  王总: 001410

  抢救我的医生叫刘则福,有一米八那么高,那是我的救命恩人

  主持人: 001416

  记忆力好思维非常清楚,会不会对您整个设计发明有所帮助

  王总: 001424

  不仅有所帮助,我觉得他是我的智力资源,这是个前提,如果一个人不聪明。我想他可以辛勤劳作,可以作出普通的贡献,但是要是不聪明的话,不聪明也不具备知识,他想在科学的前沿作出一番事业,是很难的事情。

  主持人: 001442

  那回到刚才的话题,听说您在单位您有段时间,是非常困境的,面对这样尴尬的困境,您怎么办。

  王总:001453

  从这个四川永川到南阳,是一九七七年十月份,我这样科技大学毕业的真是高才生。我在科技大学学习非常好,包括我们尊敬的副院长严济慈,在科技大学教过很多学生,他对我印象非常深,因为我学习特别钻研提出很多很深刻的问题。老师特别喜欢我,我是学习委员,我这样一个人在四川研究所工作这么年,尽管害了很多年病,但我毕竟是不同凡响。我回到南阳,到南阳到处找单位,叫防爆电机厂。这是国家大的部委在南阳设的一个大厂,我想国家部委设的厂,应该说和我从国家大研究所出来的门当户对。

  主持人: 001553

  他们应该三顾茅庐

  王总: 001554

  如果是那样就没有今天了,所以穷困潦倒对人生应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情,然后我就到研究所,到防暴电机厂递一个求职信,现在叫应聘。人家问我你来干什么,我说我想找工作

  问我干什么的,我说我是中国科技大学毕业,无线电电子学系,我学习非常好在研究所工作八年,我们是防暴电机厂,你是无线电到我们这,我们都有电线用不上,你走人吧,我才知道什么叫失落

  主持人: 001646

  才知道英雄无用武之地

  王总: 001647

  说一难听的话,他叫不识货。我是走投无路,没办法通过亲朋好友,找到一个单位叫南阳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这个领导对我非常好,我在南阳科委当小小的办事员,管理地方的科学技术成果,分发科学技术经费,应该是很好一个差事。但是我觉得太闲了,喝茶 看报纸 扇电扇,聊天 吃瓜子,我不说这个单位不好,这个单位是很多人梦寐以求想去的单位。对于我这个从小念书的人,惜时如金的人 太浪费时间了,所以我从早到晚都在看书学习。或是帮他们办报纸写刊物整理资料,同时自己也去研究计算机,去涉足我们科技发展的前沿。

  主持人: 001800

  刚刚涉入计算机行业

  王总: 001801

  我去深入研究计算机的动向,因为我在研究所的时候,也是接触计算机的,国家科技大学其中有个专业,也是计算机系,但是接触不多。

  主持人: 001814

  在南阳科委已经萌发了这个想法

  王总: 001816

  计算机是科技的前沿,是现代文明的同义词,我们必须掌握它。但是我不知道计算机会发展那么快。当时计算机是1081g,那个机器就像一架钢琴那么大,两个办公桌是一台计算机。连二八六都不如,我觉得这是一个新事物,计算机的发展会突飞猛进。我应该在南阳地区科委赋闲的时候,把时间用起来,去学习它钻研它。当时不能上网,但是我学习还跟别人讲课

  我向科委的人普及电脑知识,去跟他们讲计算机的课,还给他们辅导英文,我作了很多事情

  是个不闲着的人,在南阳地区科委很快受到领导的赏识,说永民同志学习非常好。样样都行

  办公室桌椅板凳坏了,我还会修修,我的木匠活做得非常的好。然后又乐于助人,我到上海出差,单位里谁要买衣服,我看一眼就知道穿多大衣服,什么尺寸我都知道,因为我作木匠。

  主持人: 001937

  在您赋闲的时候,还是做了很多事

  王总: 001938

  做了很多很多事,写了很多很多诗。我是一个不会闲着的人,读了很多书作了很多事,同时向我们的科委领导学了,很多实实在在的本事,这个本事就是写文章,然后写公文标点符号。

  我们一个科委主任叫丁林,我还给他写了很多诗。我是个有心人,由此你可以知道,我是一个非常有心的人。他是科委的领导,文笔非常好,会写诗会写词,文章非常好。科委的文章都要经过他的手最后定稿,然后我非常用心,专门看他改过以后的稿,对照为什么要改,为什么把逗号改成分号,为什么这个词要改成那个词,我收留了很多手稿。我去研究它。所以一个人要是没在学习了,说实在话这个人是比较的无知的 

  主持人: 002040

  那个时候对您帮助最大的人是谁

  王总: 002043

  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两个科委的领导人,一个是符明义 一个是丁林,符明义支持我的工作

  觉得我是才子,符明义是当时主持科委的工作的,认为我才子科技大学毕业,因为当时能上科技大学的都是鼎鼎大名,何况我的高考成绩非常非常的好。在当地非常有名气,科委有这样一个人物也是一个好事情。他给我创造了很多机会,对我的建议我的想法非常支持,甚至有的不了都支持我,所以一个人得到领导的赏识也容易成就

  主持人: 002125

  您在南阳的时间有点走麦城的感觉,因为您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学子,满怀抱负然后去了一个科研院所待了八年之后,突然一下回家,这种落差还是有非常大的。

  王总: 002140

  非常的大,我身体非常的不好。我从科技大学到国家第一流研究所,从事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我管的设备都是几十万的,整个电机部是我管的,高压的粒子注入到硅片里去,搀杂产生一个片晶。这是我的行家,然后我全丢掉了,我带着一身疾病回到南阳,在南阳科委人家都在闲着。我在找事情做找事情学,所以这个落差是非常非常的大。

  主持人: 002221

  当时您这种感觉有没有诗为证

  王总 002239

  在南阳不仅仅是我的事业,我的单位有很大的落差,我的身体有很大的落差。我到南阳去的时候,身体仍然没好,我的肝整天在疼。整天弯着腰屋里摆满了药罐子,这个确实是贫病交加事业无助,再这个地方心情是非常的郁闷,当时写了一首词,是一九七九年的二月,写了一首词叫元宵节,词牌叫鹊桥仙。是晚上一个人做在一个小屋子里,看者外面一轮明月,然后元宵的时候天气都比较冷,树上没有叶子树枝晃来晃去,想自己事业怎么办呢,自己工作怎么办呢。同班的同学很多学习不如我,他们都考研究生了,当时很多人动员我考研究生

  我是我们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成绩非常好,他们考研究生不成问题,我决对不成问题

  七八年考研究生。我很犹豫,因为我已经着手从事汉字技术的研究了,我觉得刚刚入门非常有意思,没准将来能够对汉字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件事,是考研究生还是研究汉字,犹豫不决,包括我们的丁主任都说永民同志,你真的有才华真的应该考研究生,在科委我们非常喜欢你,但你在这是浪费青春,就这么动员,我在选择犹豫彷徨

  不知道该怎么办。然后有一天晚上看到天上一轮明月,一朵云彩在飘,一棵树上没有叶子,苦枝在那摇摆,然后写了一首词叫鹊桥仙。

  (25:10)王总:看到这个景,写诗的时候,一定要写景,同时还要写情,这才是好诗好词,

  (27:19)主持人:我发现今天在王老师谈的时候,我都忘记他是王码的发明人,我觉得我在跟一个诗人在论诗,已经沉静在一种意境当中,但是咱们今天还要继续今天的话题,就是是什么促使您做下了自己的这个决定。

  王总:当时尽管是出境不好,然后是有几种选择,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去扎扎实实的去务实,去做科学的研究,因为我觉得,自己大学毕业那么多年,最缺的还是能实实在在做成什么事,这是我农民出生,我一个基本的品质,我不去来那个力格棱,我不喜欢那个虚的东西,28:20)诗词, 我不去做这样的梦那样的梦,我就务实,这何况当时我国的科学的春天已经到来了,那么科学人员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务实创造了一个大的环境,一个好的环境,那么在这个环境里面,我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做实事,哪怕我做一个最基础地工作,我也愿意从头做,因为我缺的就是这一块,从我18岁上大学,以后我脱离了社会,脱离了农村,我脱离了实际,汗牛充栋,我读了太多的书,我做了太的学问,我有很多美好的理想,但是我觉得我离社会的实际脱离得太大。

  (28:50)主持人:那计算机方面也事零零总总,怎么要想到研究这个输入法,当时的计算机还是很少,因为中国几乎还没有几台计算机,我估计数一数就像办公桌那么大的计算机也不多,不会超过20个,当时没有那么多计算机,因为我是个搞科研的人,我这个洞察力和敏感性,都还是,应该说是是我受益匪浅的一个事情,那么当时我觉得计算机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遏制的一个势头,那么中国汉字迟早要用计算机来处理,何况当时我们的科委有一个项目,是用日本的汉字校对照排机,这个照排机很大,像一个桌子那么大,他干什么呢,要敲一个键盘,敲一个键盘,敲一个键,然后把这个字像照相机一样,照到胶片上去,敲一个字,照一个字,那么这个胶片啊,当把一篇文章敲出来了,那个照片也出来了,它非常复杂,它是日本人发明的,叫森泽计算机,森是森林的森,泽是毛泽东的泽,叫森泽汉字校对照排机,汉字照排机,就一个键盘几千个字摆在面前,敲一个字,这个字照上去了,

  30:20主持人:也就说是人家,是日本人发明了这个东西。

  王总:日本人发明了一个照相排字机,

  主持人;而且是汉字的,

  王总:是汉字的,叫照相排字的,怎么照呢,是把几千字排在面前,张王李赵,摁一下,张上去了,摁一下,李上去了,那么几千字摆在面前,

  主持人:那也就说是应该相当庞大了,

  王总:很大很大,但是这个机器非常巧妙,它摁一个字,然后把这一个字的影像,通过一个镜头,把这个字的图像照在胶片上,跟现在的开门一样,照相机一样,而且这个胶片在不断的走,这照完了是一篇文章,拿着这个胶片再去印刷

  (31:00)主持人:拿也就说是日本人发明了这个汉字照排机,启发了您,

  王总:对对对,这个照排机在南阳呢,正在使用,使用的过程里面,它有一个非常困难的一个问题,什么问题,一说就明白,这个摁来摁去,这个摁错了怎么办,

  主持人:没有办法修改,

  王总:没办法修改,照到胶片上面去了,就好像一个正在照相的时候,来一个苍蝇趴在脸上,你去不掉了,没办法了。

  主持人:那时候,也没有数码技术,没办法了。

  王总:都没办法了,技术非常落后,所以照错了以后,没法改,所以这个机器被工人发现效率太低,为什么,一旦错了这胶片全从头来,全从头来,你怎么保证第二人不错呢,所以缺乏。。。,所以工人们非常聪明,他们提出来问题,说能不能把这个机器改造一下,改造成一个汉字照相校对排字机,加上“校对”两个字,就说我摁这个键,把这个字照在胶片上之前,我先校对一下,是不是“张王李赵”的“王”,是不是“李”,是的,就上去,不是的,不上去,这个想法很好,

  主持人:(32:15)当时给您的启发是什么?

  王总:给我的启发,说这个项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要把这个字首先呢,这些对我的启发非常大,因为让我管这个项目,我是管这个项目的,他们提出来问题,可以立上项目,给上钱,然后做一个新的设备,实现校对功能,那么实现校对功能,那么它受先是要,把这个字敲到一个穿孔纸带上面去,把这篇文章先敲敲,敲到纸带上,这个文章都变成了纸带,一个纸带子,然后再敲另外一个纸带子,两个都敲,敲完了以后,把两个纸带子的信息读出来,对照,它的眼对它的眼,如果对出来说明它对了,对不上,说明至少有一个错了,然后把对的,通过的东西照下,这想法很好,真的很好。然后这涉及到什么呢,涉及到输入问题了。你敲纸带子也好,把这个汉字的信息,汉字的坐标,当时坐标位置敲到你这个纸带上穿孔纸带,那么条,很多眼,见过吗?

  主持人:见过。

  王总:很窄,一条很长很长,一卷卷,一卷卷,把这个字的信息敲到纸带子上去,怎么敲,往那敲,几千个字摆在面前,怎么敲,“张王李赵”。

  主持人:(33:45)而且费时费力呀。

  王总:费时费力呀,所以由此引发出来了输入的问题,然后我就发现了,你这样校对的结果,把问题推给了谁,推给了输入了,不旦一个人输入,要两人输入,你要三个人校对怎么办,三个人输入,那少漫长费,我说能不能解决一个输入问题,叫它敲得非常快,敲得非常快的话,你这个输入,不就解决问题了吗,由此引发了去研究输入法,我想得很简单。我想这个输入法应该很简单。

  主持人:(34:23)想起来很简单,当时在刚开始操作的时候,有没有遇见什么困难。

  王总:我是认为很简单,其实它是难得不得了,我想这个汉字的问题很简单,沓拼音,Wang,王,这个王出来从里面找一个,li,李,李出来找一个,然后我带着问题呢,我去找合作伙伴,因为我是管项目的,我并没有义务没有责任我自己去搞研究,然后我带着这个项目,带着这个题目,我大北京,到杭州,到处找合作伙伴,先到郑州找一位姓胡的老先生,他搞了一种汉字输入法,据说是国内先进水平,1978年在青岛12月份,开一个全国汉字输入法的学术会,国家公布了43个方案,他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比较好的,我找他,我说胡老先生,你有一个输入法,我替你做设备,行不行,我拿科委的钱给你做设备,做完的成果算你的,行不行,我是为了解决我校对的问题,由你的输入法,我来做校对,我做设备,做完了算你的,行不行,没想到,这个胡老先生给我一瓢冷水,所以人生一世也好,科研过程也好,碰到钉子有时候真的不是一件坏事情,当时他要让我做他的东西,就没有我的今天,一念之差。

  主持人:(35:50)但是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

  王总:不成立,因为事实胜于雄辩,然后他说,他怎么说,他说你让我把东西给你,我要是给了你,我这几年的研究就全没了,当时你要知道这东西很神乎啊,谁要有一个输入法,就好像有一个聚宝盆一样,有一个一千克的钻石一样,谁都不让看,不让看码本,不让看规则,什么都不让看,我说你不让我看,你不把东西给我,我怎么给你做键盘呐,这是一个悖论,没办法,我说你不给我,我也没办法,然后我去杭州,我看杭州做了一个键盘,这个想起来也很有意思,这个左右手交替打,这个左手打声母,右手打韵母,做了七八十个键,五六十个键,五十多个键,这个都是声母,这是韵母,这个W,这个ANG,这个“王”就出来了,很有意思啊,所有同音字都出来了,我一看少漫长费,还不是我想要的东西。那我最后来,跑到北京,找到一个老先生,叫郑以理,英华大字典的主编,这可是我的恩人和学科的带头人,找的他,郑老先生说我有一个方法,毫无保留的给你,你替我编码,替我研究,然后我在南阳那儿,组织了一帮人替他研究,研究了半年,结果根本不是我想象的,重码非常的多,键数非常多,180多个键,才能做,但是郑老先生,把我带入门了,我亲手参加了它这个过程,我知道这个事是怎么回事,我一旦知道,就一发不可收使,我觉得我一定搞得比谁都要好,所以我感谢郑老先生,他是我的老师,它180多个键,没有做成,我整了半年,花了很多钱,没有整成,但是我知道这个事是怎么回事了,让后我主动请缨,给科委领导,我说胡主任,这个事情我已经基本上弄明白了,北京的也好,杭州的也好,郑州的也好,都不能解决问题,要想解决问题看我的,这叫主动请缨啊,然后,胡主任说,好,你要多少钱,我说我得三千块钱,后来给了我三千块钱,三千块钱当时已经是不小的数目了,我弄了一帮子人抄卡片,搞研究,到1981年,我已经搞出了62键的方案,这是很神啊,62个键就能打出所有的字,这是很神呀,每个字平均2。5下,然后这个论文呢,在杭州发表,被誉为全国最好的四个方案之一,其实说良心话是最好的,因为别人比我年龄大,比我资格老,所以说我是之一,之一就之一吧,反正我穷困潦倒,我啥都不是,贫下中农一个,然后我就开始做设备,我说搞硬件专家,集成电路,电路板,敲模俱,榔头敲外壳,一天上,小炉匠,外壳敲着,。。。买着。

  主持人:(38:59)都是您自己敲。

  王总:全是自己敲,里面一张电路板自己设计的,线路自己设计的,

  主持人:(39:00)看来你赋闲的时候,去修椅子没白修,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了。

  王总:对对对,有道理,然后呢,果然我做出了一个键盘,62个键现在还有照片,那个诗集面还有照片,但是这个实物没了,很可惜呀,就敲出来一个键盘,这个键盘什么作用呢,能把汉字变成代码,因为我这个学理工科的,我科技大学毕业,这个头脑非常清醒,我只要把汉字变成码,后面的汉字有人去做,现成的技术完全可以借用,我不需要去做计算机,我也不需要去做打印机,我只要解决我的输入的问题,我照机器上一通,它就能解决问题,所以这个科研的方向啊,选择非常重要,你什么都想做,你一事无成,

  主持人:(39:57)当时做完这个键盘,你高兴吗?

  王总;很高兴,鉴定,在那一年开了一个非常隆重的鉴定会,被评为南阳地区一等奖,发了奖金,发了证书,

  主持人:您那么高兴,您当时没赋诗一首?

  王总:当时没时间写诗了,

  主持人:全都沉浸在那种兴奋和高兴当中去了,

  王总:而且研究任务一个比一个多,我做完,我就不满意,我这个人搞科研,为什么有动力,我有洞察力,我有分析能力,然后,我从来不满足,我刚做完,还没做完,我就认为应该被淘汰了,后来的五年,发明五笔字型人家说,什么叫成功,我说成功就是一连串的失败,不断的失败,刚做成你就不满意,刚做成你就不满意,这样你就成功了,我是A型血,追求完美,所以这个键盘做成以后我都不满意,所以写诗都没有时间,这个鉴定,得了一等奖,这个时候事情闹大了,怎么闹大了呢,说这个河南省由罗干同志当副省长,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同志当副省长兼科委主任,他呢,又是在德国留学的,他对办公自动化,非常重视,他在河南省科委搞这个科技成果管理自动化,由电脑来管科技成果,当时还没有电脑,当时他知道这个事情,他很重视,他下来的项目,给郑州自动化研究所,给它十万块钱,要他们搞科研成果的自动化管理,结果这个研究所呢,应该说是不争气了,整了一年时间,十万块钱花了,结果连一个报告也没有,罗干同志很生气,结果就给科委管下面的人说了,说这个事情这么重要,我们河南省还有没有别的人搞类似的东西,科委领导想到我了,说听说南阳有个王永民,也在搞类似的东西,一个电话就把我给叫过去了,穿着布丁的衣服,一身蓬头垢面,坐着长途汽车,没火车,到郑州,1982年6月2号上午9点整到郑州,在罗干同志的大办公事里,有的科委的领导处长都在一起,我用了二十多分钟的时间,把我研究了几年时间的东西,说得是明明白白,是头头是道,还举了例子,罗干同志的“罗”怎么编码,敲出来几个键,当时我手上都是三十六键,我在那个做键盘62键这样一个的基础上,立即又向前迈进,做出了36键能输入汉字的一个方案,为什么要36个键,因为当时我去研究西方这个键盘,西方的键盘26个字母,加10个数字键,刚好是36个,我当时就想我说我做键盘我太累了,我不作键盘,我要用你洋人的键盘,我就用你26个字母(键)加上10个数字键,三十六个,我只要能把汉字敲进去,那洋人的东西就是我的东西,我给罗干同志回报的就是36键法,给他汇报,汇报完了,罗干同志在他的办公室,微微的闭着眼,我记得非常清楚,还扇着电扇很热,我们省有这么好的项目,我都不知道,这很深刻啊,简直一声春雷一样,这个河南省科委就说,你应该支持这个项目,当时罗干同志问我永民同志,你这个成果要研究下去,需要多少钱,说实在话,我哪知道多少钱,当时一个打印机听说都要四五万块钱,一个ZD2000的终端也要几万块钱,我也在算这个帐,我不能说连蒙带唬啊,这个我在算那个帐,大概需要16万5千块千,然后罗干同志问田处长我们这个经费还有多少,这个老田,田处长(说)这六月份我们的科研季度经费就十万块钱,罗干同志(说)把十万块钱都给永民同志,你该知道这个英明的领导,一个懂行的领导,他支持你,他对你的事业简直是一种火箭,推动力,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那么我非常的激动当时,我双手握住罗干同志的手,我说罗省长,一年为期,我完成任务,无不成任务,我跳到黄河我淹死,我也不来了,一直道1998年,罗干同志因为别的事情打电话到我的办公桌上,还问起这件事情,说永民同志你是非常有才华的科学家,你给我立过军令状,你知道吗,

  主持人:现在大家也非常关心这一年之后的成果到底怎么样了?

  王总:不到一年,一直到12月,半年多,我已经在保定,风雪交加,零下十几度的条件,住在一个破旅馆,五一旅馆,住在那个旅馆里面,我们在奋斗了五十天,我不但完成了36键的上机,而且在36键的基础上,我又把他给扔掉,我改成了26键,这是个历史的时刻,是公元1982年12月份,再过一个月,就过春节,春节期间,我们完全可以敲锣打鼓,去给罗干同志去交卷,去汇报,但是我没有,我说要把它给完善,所以一直到1983年的6月份,整整一年,我把报告写给了省科委,把我们额样机摆在了省科委,我敲出来字,我们打出了速度,打出了效率,当时26个键能打出字,真是破天荒的事情,

  主持人:能够提高多少效率。

  王总:提高多少效率,那应该是几十倍了,所以1983年的8月28号,26号—28号,河南省科委在郑州召开了一个的鉴定会,一个盛大的鉴定会,有全国的四十名知名的专家,云集在郑州,对这个破天荒的科技成果进行鉴定,当时郑以理老先生,70多岁,也参加了会议,在会上,非常的激动,颤动的手拿着他的发言稿说,从今天开始汉字,不能像西方人那样了,输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所以这是一个历史,我之所以能够做成一种事情,不过是我有些,我有两大品质,第一我能吃苦,我确实能够吃苦,我这5年带着病,抄了十二万张卡片,孜孜不倦,日夜加班,没有过过节假日,但是我觉得科学研究这种巨大的吸引力,能把你生命都拽进去了,是这种感受。

  主持人(47:10)那种诱惑力。

  王总:诱惑力。所以1983年的8月29号,河南省广播电台头版头条,头条消息,播出五笔字型鉴定成果,整整打出来,一百多个汉字,真是难以想象的,非常难以想象,

  主持人:(47:30)那我现在特别好奇,那你在发明五笔字型问世之后,在你淘到第一桶金的之后,您的这个兴奋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王总:应该说,我没有淘到第一桶金,我还不知道什么叫第一桶金,我真的第一桶金是在1987年,在把我的专利卖给美国DEC公司的时候,30万美元,什么概念,那时候是1比5,美元,那钱可是多得海了去了,我们一天吃方便面过活,你想想看,吃一个刀削面1毛4分钱都要想半天,

  主持人:用我们经常得一句话,那时老鼻子了,

  王总:老鼻子了,那几十万美元老鼻子了,所以从地下室一下子搬到远望楼,远望楼当时一个标准间36块钱,我说36块钱,开玩笑,这睡一个觉,闭着眼镜三十六块钱,难以接受,当时不到一年涨到42块钱,我还得付,因为当时已经开始有钱了,所以我第一个想做的事情,我给你讲是什么,五笔字型鉴定成功了,1983年的8月29号,河南广播电台广播了,我跟那个科委主任付民毅,科委主任我们俩在那个河南国际饭店马路边上拿着收音机啊,因为我们这个事情不成功啊,当时有很多压力,有很多打击,有很多人,不理解,说王永明花着省里的钱,编驴编马,没黑没名在屋里搞什么东西,

  主持人:而且我听说当时你的助手都曾经一度离开你。

  王总;对对,那时后来,后来是都离开了,好像是最困难的时候,一打击就离开人,一打击就离开人,所以这个是难免的,所以说你不能都像王永明这样坚强,我也没道理去要求别人这样的。我觉得别人做了多少工作,我就去感谢多少情了,鉴定完了我觉得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它推广,我这个人呐,还一个彻底务实主义者,我说我一个发明,我得了很多的荣誉,很多称号,南阳地区科委一等奖,然后河南地区一等奖,还有国家第一批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南省只有两个,我是其中之一,在84年,河南省政府盖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楼,。。。省长,说永民同志,这个楼摆在你面前随便你挑,你要哪一间都行。( 差一分钟)

  王永民:不知道,我觉得这是在这个科学领域里吧,我费了那么多的工夫,得到社会的肯定,党和国家那么重视,包括1984年的4月4号,胡耀帮到河南视察,其中专门看这个五笔字型,还亲自在我的键盘上打出了许多字,当时我觉得我的责任很重大,我应该把它搞得更好,应该把它普及开来,让更多人来学习,因为当时的社会舆论和国际舆论,是汉字要废除,这倒是压到我头上一座大山,我一定把它推掉,我从小诗词歌赋,我都不说精通了,我都喜欢,我会雕刻,刻图章,汉字对我来说有几十年的感情,谁要说废除汉字,跟挖了我们祖坟一样,不能答应的事情,何况汉字真是博大精深。

  主持人:所以,所以就是说,您从小喜欢诗词歌赋,看来跟您今后研究五笔输入还是很有缘份的。

  王永民:血脉之缘呢。这是,是连在一起的,因为我不是喜欢这东西的话,我也不会投入这么大的精力,这么多的,也不会这么迈力气的从事这个研究,为什么我从小喜欢这个东西呢,说这个电脑到来了,汉字跟电脑格格不入,外国人发明了电脑,中国人发明了汉字,两者很难沟通。那么为了使两者沟通,中国人有两个选择,说第一,废除汉字,中国人学英文,学拼音,不学汉字。这个显然对我来说感情上很难接受。说句开玩笑的话,废除汉字,我刻的图章都卖不出去了,对不对?所以说这是一个不能接受的,一个事情。应该要对中国文化深层次的理解和接受产生了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就是无论如何,就是生死致于不顾,也要去研究这个东西,而研究这个东西未必去成功。我真的,我没想到我成功啊。我没想到我成功,人家都比我强,人家都是教授,是研究院,是大学,是大城市,又是这个教授,什么都有,我啥都不是,来山沟里的一个农民,无非是上了科技大学,无非是学习比较好一点。

  主持人:您说南阳了,我可是听说南阳生产黄牛,我觉得您身上就有一些牛的特性。比较韧,比较吃苦耐劳,

  王永民:对……,你说的很对,我很同意,尽管不属牛,把我比作一种牛的精神,我觉着很赞同的,很赞同,真的能吃苦。你想,抄12万卡片撂起来有12米那么高,三层楼那么高,五年之间呢,卡片弄的离地在木,清洗井井有条,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主持人:我们能够想像当时那种困难。王总要不咱们先休息一下,休息一下,您先喝口水。

  王永民:也行。

  主持人:那在刚才听您谈了您的人生经历之后啊,听您谈起来很轻松,但是我想这背后肯定有很多您的牺牲,还有您很多不愿意讲的事情。而且我听说,您有一些非常难以割舍的事情,一直对您的父亲非常愧疚。

  王永民:是的。

  主持人:能不能,愿不愿意在这里谈一谈。

  王永民:谈到父亲吧,就是很伤心的一件事情,因为父亲这个,在我们小的时候,我父亲为了我们四个呀,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呀,还有我,我是老二,家里这么穷,四个人都要上学,真是日夜操劳,含辛如苦,受尽了磨难,但是他默默无闻,他不作声,一天到晚做事情,非常聪明,手非常巧,农村各种活都会做,做家具,做东西去卖,卖了钱就是供我们上学,这样一个好的父亲呢,后来这个,在我上北京上学的时候呢,也是为了给我弄到钱吧,也是非常非常吃苦了,后来我这个发明了五笔字型之后啊,到北京来推广,住在地下室里边,我也很穷,也没给家里多少钱,然后,1989年呢,父亲病重了,因为他平时也是有一些病,但这个做儿子的,对不起,在北京,在北京搞这个推广,推广工作,到处做报告,到处写东西,去培训,来推广我这个发明,非常的忙,忙的是日夜加班,听说父亲有病,然后就赶快回去看看,回去看看呢,看着没什么大的事情,然后吃点药啊,有我妹妹来管着就行了,结果1989年呢,实际上这个病已经托了很长时间了,这个到89年,等我知道病重的时候,我就回去,在他身边照顾他的20多天,20多天,最后父亲还是去逝了,父亲在逝的时候一直说,你在北京,能不能带我到北京去看看,我说这都没问题了,带父亲到北京看看,因为父亲很聪明嘛,也很健谈,各方面也很好,到北京看看,结果一直到他去逝,这个就不能让他如愿以偿这个事情,想想都是很,非常地难受,为什么很难受,就是说

  父亲有病,自己当儿子的不知道这个事情很重要,我不知道听众朋友,也不知道别的朋友能不能理解我说的这个意思,就是自己的亲人,父亲、母亲他(她)健在的时候,你忽视当儿女的会忽视一个事情,就是他会病重或去世。

  主持人:这种时候是不能原谅自己的。

  王永民:是不能原谅,真的是不能原谅自己,说完全可以更早一点着手,完全,完全可以更早一点的着手,去把他治好,创造更好的条件,有人护理,就都没做到。

  主持人:我想,王老师,这人的一生当中啊有很多遗憾,可能正是这种遗憾,才构成的这种人生的美丽,而且据我了解啊,您这种遗憾不光是对您父亲的,还有对您子女的,据我了解,现在您的子女,现在已经在国外,在国外生活,那么,他们在回忆起他们的父亲的时候,经常觉得对他们的父爱太少了。

  王永民:也是这样,他们也会感到我对他,我的小孩他们也会感到就是我对他们的关爱太少了一点,因为他们自己在记者采访时说,总觉得自己的父亲和别人不一样。

  主持人:哪儿不一样?

  王永民:不一样就是别的父亲整天呵护着自己,整天跟自己在一起,说说笑什么的,这个父亲很难见得到,有时一年都见不到一次,如果是见到的话,也是冷冰冰的几句话。也是好为人师,这个做为父亲教训几句,这觉得是太冷酷了,

  主持人:那我想,您的孩子,还有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会面临现在这个,现在这个社会,这种市场化的社会,还有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他们都会面临很多困惑,那我想在您走过了这么长时间的人生道路之后,您有没有一些忠告给他们,给您的子女,包括很多年轻人。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王永民:我想,这个事情应该是很心平气和的来说的话,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环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这个,这个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我不想把我们这代人这么含辛如苦,这么坎坷,这么不容易走过来这个,这个艰苦的历程故事,再多的讲给他们听,我觉得没用处。没用处,经验对自己已经过去,对别人说了我觉得未必会相信。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有一种很正确的一种心态,就是心态就是说,要学习,要有这种学习求知的欲望,任何时候不要满足自己,我觉得这个东西这做为一种精神财富,传给自己的孩子,是比较重要的。

  主持人:我想这在您的身上能够得到体会的。

  王永民:他们会看到我言传深教这一点,他们也觉得自己有一个很光荣的父亲,那么另外一件我就觉得对听众也好,对自己的孩子也好,我觉得有一点,作为忠告吧,我觉得是要能够去面临困扰和面临这个不顺利。面临失败。有这种正确的心理状态啊,是成功的一种基础组织。如果不能够去吃苦,不能够面对失败,失败了就不得了了,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的,这是不会成功的,

  主持人:我想刚刚您说的第一点,不断的去求知,和学习,那听说您最近又搞了些新的创造和发明。是什么?

  王永民:那不仅仅是最近的,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发明,

  主持人:现在是什么?

  王永民:最新的就是数字五笔,最新的是数字王码,

  主持人:数字王码?

  王永民:啊,数字王码。

  主持人:什么含义?怎么理解?

  王永民:什么含义呢,说起来很有意思,因为我们现在用这个手机打汉字,用电话机打汉字,再有我学的,再用我发明的五笔字型来在上面使,无用武之地,没法打,那么现在五笔字型呢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用拼音呢,要选字,也是一种比较烦的事情。

  主持人:对。

  王永民:所以我们才说,五笔字型有点难,拼音选字慢而烦,那么中国人要在手机上打字,电话机上打字,机器盒上打字,每个数字要打字的时候,有没有一种更简单,更容易的方法呢?那么最近五年,我在这个领域里面进行了新的探讨,新的研究,终于,以五项专利完成这样的一个科研的课题,发明了五套方法,有简单的像走路的,快的像跑步的,再像骑自行车的,像汽车的,像飞机的,1、2、3、4、5五种方法都可以在数字键上解决汉字输入的问题,而且每一种方法都是由码好编的,是容易学习的,十分钟学的会,唉,这不是做广告啊,十分钟学的会,一小时你就可以精通。

  主持人:能不能现场给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在生活当中,以前是什么样的是达不到的,现在通过这个就可以完全很快地就实现了。

  王永民:对,那么以前我们输入汉字大家用的比较广泛是五笔字型,二十五个字母键,王旁青头兼五一,然后在这个键盘上呢,就把汉字,单字和词汇都能打进去,那么现在的数字键呢,1、2、3、4、5、6最多7、8、9,九个数字键也照样能把所有的字,不管多烦,不管多么简单,都能敲进去,单手能打字,而且快捷,容易,这是个难题,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现在要打这个“多”,我们现在要打电视的“视”,中央电视台的电,我们举个例子,我们现在要打,比如说,我们现在要打商界风云的“商”,那么用五笔进行打,怎么打呢?一点一横,打一个“Y”,两点打一个“U”,下框打一个“M”,最后打一个“K”,在26个字母键上,打这么四下,这“商”就出来了,现在用我的新的方法呢,这个字用跑步的方法来说,是打前四个笔画和最后一个笔画,前四个是一点、一点、一横、一点、一撇,几个啦,四个了,再去打那个最后那个“口”,“口”是六,就这样,“4、1、4、3、6”,这个字就出来了,一次就把五笔字型打的字用数字键照样快捷的把它打出来。而且只用六个键,就用一只手。

  主持人:王老师,一谈您自己的发明就滔滔不绝,我简单的给大家解释一下,就是说,现在呢,五笔字型也要跟上,现在叫什么通讯记事吧,对,现在这种通讯时代,现在所谓的一些母指一族呀,拿手机发短信的,今后也能又快又好的用上五笔,

  王永民:用上我发明的数字王码。为什么用数字王码,因为用数字键输入汉字的王永民发明的方法。

  主持人:好,那咱们从您的诗开始,最后再回到您的事,我想问您最喜欢的书是什么?

  王永民:我最喜欢的书应该是《拿破仑传》。

  主持人:为什么?

  王永民:因为拿破仑这个,他这个一生奋斗啊,标兵清史啊,成就一帆伟业,法国这个大革命,是他的起首,他对人的影响,包括拿破仑法典以及当今的这个法制和法律都起了这个奠基的作用。他是个伟人,他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他有一种奋斗,当然也是时代是然呢,他从一个下士,靠着他自己的智力,靠着他自己的破力,比如说,炮轰土仑,那个事情原来谁都不敢想像,他就敢为了革命需要,就炮轰这个土仑,就一举获得成功,一举卓升成为这个总司令,

  主持人:您觉得您和他像吗?

  王永民:我觉得我跟他很像。我们个子都不高,

  主持人:一文一武

  王永民:一文一武,但是如果说我说高科技也是武的话,我还是文武兼备啊。

  主持人:啊,好,那最后呢,想让您展望一下自己所从事的这个产业应该说,它的前景或者说您前瞻一下,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王永民:所以说电脑是一种新的文明,这种文明需要一代人和很多行业都去投入的,而不是王永民一个人的,有很多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面,王永民只不过是从事最困难的课题,在这个课题里面,天时地利人和,加在一起是我有的成就而已,很渺小,没有我会有别的人,如果是前瞻,如果说前瞻一下整个行业的话,我觉得我们今天这个题可能太大了,我只是说,在我研究这个狭小的领域里边,他的前景是什么,那我会有几点意见。第一点:我觉得我们不但解决了数字键,我觉得第一点不但我们解决了字母键,用标准键盘输入高效率的问题,这就是五笔字型第一次革命。我们现在又解决了数字键输入汉字的第二次革命,就是数字王码。这两个东西相辅相成,我们加在一起,就解决汉字进入电脑时代的问题。那么这个数字王码的问题,应该说他将会纳入教育,从中小学做起,我们现在要求每一个人都要会打字,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它很简单,十分钟学的会,但是,不学习,仍然什么都不会。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小平同志说的“从娃娃做起,从娃娃学起”,那么这样一个横、竖、撇、捺、折、口,1、2、3、4、5、6这么简单的东西,如果那纳入我们中小学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从写这个字开始,就会知道这个字的编码,就会输入,就会打字,同时也知道它在字典上怎么简锁。实际上就是我说的这个汉字三筒,会简锁,会打字,然后会写字,现在我展望一下我们这个前景,我觉得最困惑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很多的人因为整天打拼音,打拼打拼打拼音,居然不会写字了,包括咱们这个节目的制片人,我今天跟他聊的时候,他就说,我们的确是打电脑,打手机,越来越不会写字了。这是我最近在新加坡发表了一篇论文里面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汉字的三大困惑,第一,

  主持人:是不是科技让人变得更笨了。

  王永民:对,如果不勤奋,任何人都会变得更笨。那么现在我们就说,必须继承发扬我们汉字的一种文化传统,这种传统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一种精髓,要会写字,如果你不会写字,就难说你还是个中国人。你会变成美国的ABC那样了。黑头发、黄皮肤,但你不是中国人。所以我觉得中国人真的,有文化的中国人要学会写字,这不说拼音不好,它解决一时之需,一时之急,但是一定要从写字做起,幸好,我们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主任丘依芝部长,有幸,我是他的同学了,我是他的同学,他听说我发明的数字王码这个简单的方法以后,他非常的高兴。他说,这个方法很好,不但解决了我们所有的问题,而且促使我们每天在写字,所以,会写字的问题都得到解决了。

  主持人:我想,您刚才说得就是数字王码,您遇到的这些困惑就像您一生当中遇到众多困惑一样,都会迎刃而解,相信它的明天肯定会更好。

  王永民:我也相信这个。

  主持人:其实啊,我在今天和王永民先生呢,聊天过程当中,发现他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他身上有一种韧性,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想呢,当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时候,中华民族的文字也必将在屹立世界强者之林,希望不久的将来中国汉字乘载着中国文化四处张显着它的魅力。这是王永民先生的宏伟愿望,也是所有13亿中国人的心愿。好感谢收看本期《商界风云》,咱们下期再见。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王永民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