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进退金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2日 18:27 中国企业家 | |||||||||
我们讲的是海南航空如何与金融行业多年思筹、浅尝辄止、另谋产融结合新格局的故事,也可以说,这是海航两位实业家(陈峰和王健)的心路历程。
从某种意义上,海航领导人眼下的选择,正是当前实业家对金融所持态度的一种代表。 采 访/牛文文 葛 清 编 辑/李 岷 文/本刊记者 葛 清 “德隆事件”以后,无论是实业家自身还是舆论,都在深刻反思产融结合之路,深切关注产融结合的风险。几乎不约而同,复星、海航、东方等大集团公司相继以公开宣示或实际行动的方式,止步于金融业。还有很多投资金融而拖累业绩的上市公司(如参股券商)亦退出金融,例如津滨发展(000897)公告,拟转让数家金融机构,表明其要和金融行业尤其是证券业说再见的决心。 但与此同时,业界仍陆续传出实业投资金融的消息,例如浙商银行的成立、联想参股高华证券等等。 实业家到底如何看待金融?进为何而进?退如何来退? 看来,实业和金融眼下的关系并不能简单以前者对后者的“退出”来一言蔽之。但是我们能料定的是,实业家对于金融业的进退判断和原则正在发生小而有决定性的变化,日后我们或可将“德隆事件”看作实业投资金融的一道分水岭。 实业家们或许越来越真切地认识到:金融机构成为一己套利的工具的机会越来越少;金融行业并非一进去就能靠产业的垄断特性赚钱,人才、资金、运营水平等多种竞争要素决定着金融企业的生死存亡;某个金融产业应当对主业具有结构性支撑作用、能为主业服务才值得精心培育;而产融结合的成功不仅有赖于实业的成功经营,而且有赖于外部资本市场的完备与成熟,缺一不可。 在这些看法的指引下,实业企业由此正在进行对“退出”还是“进入”金融业的新一轮盘整,它们看待金融业的眼光总的来说会更具有战略意味。 在《中国企业家》本期封面故事中,我们讲的是海南航空集团(简称海航)如何与金融行业多年思筹、浅尝辄止、另谋产融结合新格局的故事,也可以说,这是海航两位实业家(陈峰和王健)的心路历程。 海航可以说是一家由金融制造的航空公司,经历了股份制改造、STAQ交易、引进外资、B股发行,最终于1999年完成A股上市,它几乎利用了资本市场的每一次机会。从最初借助资本市场股权融资,到近年来借助巨额的债务融资大肆扩张,挤进中国民航业前四大,海航走过了一条不同于其他三大航空集团之外的特殊道路。外界相信,海航是一家走在金融与实业结合的前沿的公司。 但现在海航副董事长王健认为,现在中国的金融环境“就像台风来了,就躲在避风港里呆着去呗,非要那个(浑水)干嘛?修修船,把发动机清洗清洗,等雨过天晴以后再出航。” 他认为,海航老老实实专心做好航空实业才是公司发展的根本,某些金融品种可以保留下来的惟一理由是它们能服务于航空主业。 从某种意义上,海航领导人眼下的选择,正是当前实业家对金融所持态度的一种代表。 近年来,海南航空的创始人、董事长陈峰越发深居简出。 在最近一次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海南航空董事长陈峰不无孤傲地自称:“中国人是看不懂海航的。” 然而,“看不懂”的原因可能并不在外界、更多的是在于海航自身。 海航(1989年成立)是一家由4个民航人创办的、由经营管理层掌控的创始人文化张扬的公司,也是中国民航业迄今为止惟一一个由非国有资本控制的航空集团。排在它前面的“三大”—中国国际航空、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都是国有控股。 而且,和这“三大”显著不同的是,海航从创建之初便具有浓厚的“资本色彩”,是一个从来横跨在扎实的实业营运和频繁的资本操作之间的王国。 后者令海航“航线”的改变总是隐蔽而微妙。 于是,当海航集团副董事长王健在今年夏天突然爆出“海航将止步金融”的惊人之语,外界一时之间竟反应不过来——海航什么时候“进”的金融?“进”到了什么程度?为什么要退出?退,如何退?“退”出金融之后的海航将呈现什么新格局? 8月19日,北京昆仑饭店。和陈峰一道创业至今、但一向对媒体采取回避态度、并在海航内部制定了“陈峰是海航惟一代言人、代名词”这一严规的王健,接受了《中国企业家》记者的第一次访问,再次明确表示海航将退出金融业、老老实实做回航空业的决心。 此后的3个月内,记者两次飞往海南—— 9月21日陈峰在海口接受《中国企业家》的专访; 11月11日,我们在三亚再次见到了王健。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