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控股立法前戏 上海滩五强冲动上演模式之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3日 07:51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汪涛 上海报道 10月21日,央行“金融控股调研组”一行四人出现在上海市九江路111号,上海国际集团总部。 调研组针对《金融控股公司法人治理与会计制度》——第一个关于金融控股的法规进
相关人士透露,一部关于金融控股的法规将很快出台。 金融控股资格该向谁申请 近期,金融控股的讨论层出不穷,监管层多次召开关于金融控股的研讨会。 今年9月,央行和银监会两大金融监管部门首次表态称,商业银行可设立自己的基金管理公司,这被认为是混业经营最直接的信号。 某有意金融控股的集团人士表示,设立金融控股是当然的目标,只是目前阶段,最需要解决的是金融控股的资格该向谁申请。 据了解,作为被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金融控股集团,2001年,中信的业务主管已经由国务院转到了中国人民银行,而中国光大集团与中信集团类似,也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 金融控股至今没有在任何正式的法律法规中获得确认,包括《商业银行法》在内的几大法,对金融控股均是模糊带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陈道富认为,法律缺失导致金融控股游离于监管之外,产生资本重复计算、过度负债、资本金不实甚至利益输送等问题,在一个法人控股之下,这些风险的传递最终可能导致集团风险集中爆发,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 陈专注金融控股研究多年。事实上,央行副行长吴晓灵、金融稳定局局长谢平,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都曾在不同的场合强调加快立法监管金融控股公司的必要性。 另外,金融控股立法迟迟不敢推出的重要原因,主要是防火墙的设置。 在由央行组织的中国金融控股问题研讨会上,夏斌表示,应当以设立防火墙为中心,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并提出了明确金融控股结构、限定关联交易的性质、规模等监管必须明确的因素。 一个月前,9月18日,北京工体西路一号的银监会大楼内,中国三大金融监管机构的巨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和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齐聚,召开第一次监管联席会议。 联席会议上,明确了对金融控股公司的主监管制度,由于央行的缺席,市场纷纷猜测央行要放弃对于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权。联席会议是,明确了对金融控股公司实行主监管制度,即对金融控股公司内相关机构、业务的监管,按照业务性质实施分业监管,而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公司可依据其主要业务性质,归属相应的监管机构负责。 央行介入力促法规出台 央行“金融控股调研组”的到来,使得上海国际集团几乎全体动员,集团高层、投管部、发展研究部、审计监察部负责人以及董事会办公室相关人员一一列席。 调研组着重了解了金融控股的有关法人治理、投资决策、关联交易、风险管理、会计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除了上海国际集团,调研组还将前往其他集团,在金融控股上,央行的出现打破了市场此前的猜测。据悉,央行调研组与部分企业就金融控股的发展障碍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目前金融控股亟需解决的问题,调研组提出了几点意见: 首先,树立风险防范意识,金融控股企业要形成防火墙管理机制;其次体现金融控股的优势,要以金融控股为平台,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效应的目标;要突破体制性障碍,主要是体制结构的因素阻碍了公司做大做强;内部治理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公司要朝市场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努力。 仅仅是金融链条的分布上达到完善还远远不够,关键是功能上是否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成本等功能,体现出一加一大于二的优势。 三大监管机构的联席会议,解决了金融控股公司要否市场准入、要否建立监管牵头人的问题,但对于在法律地位上仍是空白的金融控股集团来说,央行的出现意味着,在法规制定上已经取得突破。 由央行还是由银监会来监管金融控股集团,目前尚未明确,当时,一位研究金融控股公司的权威人士表示。如今,央行着手《金融控股公司法人治理与会计制度》的推进,使之变得清晰起来,央行的举动很明显,不仅会参与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而且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 一度曾有内部说法,《金融控股法》将在年内出台,然而,监管层对法案即将出台的消息却予以否认。 如今,《金融控股公司法人治理与会计制度》的启动可以视作了金融控股立法的开始。上海国际集团人士也透露,该法规基本成型,可望在年内颁布。 上海国际集团“为金融控股而生” 在上海,有意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企业不在少数。 据悉,上海市筹建金融控股的方案一直由上海金融服务办的金融机构处操刀。 由于大型企业集团较多,上海对金融控股竞争非常激烈,上海国际集团、申能集团、浦发银行、宝钢集团、上海实业都有意金融控股。 以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上海证券为基础,构建于2000年的上海国际集团被认为是“为金融控股而生”。 上海国际集团确定的经营目标就是“逐步发展成为以金融产业为核心,以信托、证券为品牌特色的地方性金融控股集团”。 一位内部人士表示,成立之时就明确提出以金融控股为目标,上海国际集团当时得到很大的支持。 作为上海国际集团的得力干将,上国投出没在上海滩各类金融企业中。除了上国投、上海证券,上海国际集团的身影在浦发银行、申银万国、交通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商业银行、爱建股份、上海联合财务、上海国际租赁等金融企业中,随处可觅。 “2003年初,上海国际集团正式向上海市有关方面递交了金融控股的方案,但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原上国投高层人士表示。 尽管遭遇一定的阻力,上海国际集团在金融领域的版图仍在继续扩大,并将浦发银行揽入怀中。 统计资料显示,上海国际集团旗下的金融资产、金融股权,已经分别占到其总资产和直接投资总额的65%以上。 据悉,上国投仍在继续收购浦发银行股权,巩固第一大股东的地位,这给了上海国际集团充足的信心。在央行调研组会议上,副总经理蒋元真分析了发展成为金融控股公司的可行性。 “当初设立东方证券时,浦发银行也有成立金融控股的愿望,甚至是上海国际集团的竞争对手,但被上国投控股后,浦发银行的金融控股只能作罢,并且成为前者的一枚棋子”,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实业集团的金融梦 国内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金融机构组建的,包括由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由商业银行通过海外投资控股形成的;二是由实业控股不同金融机构形成的。 第一种形式如中信控股、光大集团、中银国际;第二种则是宝钢集团、上海实业、上海申能等。 在上海,宝钢集团、上海实业、申能集团都是金融控股的热衷者,在金融控股集团的争夺中,与上海国际集团形成对峙。 据内部人士透露,上海金融服务办在将一份包括国际集团在内,在上海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报告向有关方面递交时,由于种种原因,该报告没有通过,这对上海各大有意建立金融控股的企业来说是个打击。 在浦发银行的股权中,上海实业一度处于大股东地位,上海实业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公司的主导思想已经发生变化,产业经营为主,对于金融企业,更多的是作为长期投资,为产业经营提供服务”。 上海实业正在制定中长期规划,金融控股并没有纳入规划,集团的主旨是“走出去”,该人士表示。 上海宝钢与上海实业有点类似,在年初转让联合证券股权后,“出于集团上市的考虑,宝钢将收缩非主业资产,缩短战线”,宝钢旗下的某金融企业人士透露。 由于金融控股的政策环境不明朗以及金融市场风险的暴露,包括宝钢和上实都选择了退出这场竞争。 申能集团坚持下来,有接近申能人士甚至表示,在金融控股的竞争中,上海申能处于优势地位。 据悉,申能集团累计在金融产业方面投资总额达29.86亿元,涉及金融企业15家,包括旗下的申能股份,申能在上海滩金融产业的触角可观。 申能集团是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和东方证券的大股东,分别占两者股权的14%和28.2%。此外申能集团还参股海通证券、申银万国、国泰君安。 在银行方面,申能股份参股浦东发展银行5000万股,交通银行2498万股,上海银行1545万股,包括上国投,申能股份也持有2亿的股权。 与上海国际集团相比,上海申能集团的资产质量,实力更为雄厚,上述人士评论。 2003年,申能集团实现净利润8.15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额在上海前列,集团控股的申能股份实现净利润11.35亿元,每股收益0.633元。 上海国际集团与申能集团是两种形式的载体,上海国际集团是金融为主业,申能则以产业为主体,金融为辅,两者有很大的不同。 对此,陈道富认为,由于现行法律对于实业集团投资非银行金融机构没有限制,因而出于筹集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和把集团母公司整体规模做大的考虑,实业集团在控股金融公司方面最为积极。 相反,在金融分业的法律框架下,金融企业受到限制,但根据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的文件,实业集团运作金融控股公司还没有进入监管范围。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认为,适于实践金融控股的,应该是金融机构,因为他们需要也更能够发挥金融控股公司整合金融资源的优势。 哪种形式更有利于金融控股的发展?对于沪上企业来说,上海申能集团与上海国际集团的竞争更是两种金融控股模式的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