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广州开发区集约用地地变“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3日 06:42 人民网-人民日报

  每平方公里“七通一平”土地年实现GDP14.10亿元、税收2.51亿元,分别是全国49个国家级开发区平均水平的2.9倍和3.4倍

  本报广州9月12日电 记者刘伯饶、罗艾桦报道:广州开发区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的决策,自觉地把土地管理与产业政策结合起来,从项目的选择到项目进入后的用地,都进行严密的量化控制,坚持集约用地,强化产业集聚,土地产出率位居全国前列。近日,广州开
点点通个性天气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发区在香港共签约5个项目,吸引投资总额2.4亿美元,进一步增加了工业用地的经济价值。

  广州开发区决策者深知,土地是一个常量,容不得半点浪费。因此,多年来,坚决不用低地价和拼优惠的办法去招商。惜土如金,是人们对广州开发区开发建设的评价。要让有限的土地产生较高的效益,就需要抬高门槛,设置准入条件,高起点、高质量引进项目。现在,有资格进入广州开发区的企业,是那些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污染程度低的项目。“用一流的环境引进一流的项目”,使大量素质高、实力强的项目纷至沓来。至今,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4家在广州开发区落户。广州开发区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产值顶起了全区工业总产值的“半边天”。

  广州开发区有一条规定,供地量与投资规模、投资密度挂钩,项目投资规模要求达到500万美元以上,投资密度分为几个等级,如果达不到标准,开发区不单独供地,而是引导其进入标准厂房。在规划设计上,明确规定了项目用地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最低标准。同时,加强土地管理,严格管制土地用途和动工、竣工期限。实行投入产出比管理,使区内有限的土地源源不断地产出“黄金”。

  据统计,2003年广州开发区每平方公里土地实现GDP14.10亿元、税收2.51亿元,分别是全国49个国家级开发区GDP、税收平均水平的2.9倍和3.4倍。

  由于集约用地,大项目有了落地与发展的空间,随之而来的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现在,广州开发区已形成了汽车、钢铁制造、电子信息、光机电、精细化工、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一条条产业链的拉长,增强了发展后劲,提高了集约化能力。

  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凌伟宪说:“我们的发展思路是力争以最小的土地消耗、能源消耗,最小的环境损害,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今年上半年,广州开发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税总收入3项指标均跃居全国49个国家级开发区的第一位,经济发展实现了速度快、结构优、效益好的新跨越。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广州开发区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