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审计厅酝酿公布最新的审计结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8日 18:11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 |||||||||
四川省人大财经委昨在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提出建议常委会30日将就此进行表决 本报讯(记者 向朝阳 徐琼 实习记者 付建利) 昨日下午,四川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省委书
省审计厅厅长李高伟作《审计报告》 昨日下午4时55分,省审计厅厅长李高伟作《审计报告》。他说,今年的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主要对省财政厅具体组织200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情况、省地税局税收征管情况、省金库预算资金的收纳拨付情况,以及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农业厅、教育厅、科技厅、建设厅、民政厅、财政厅、地税局、统计局、民委、人防办、广电局、劳教局、新闻出版局等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同时还对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和市县公安系统财政财务收支进行了专项审计。 省人大财经委建议:公布审计情况并查处责任人 随后,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傅应铨向常委会作《审查报告》说,为进一步做好财政预算工作,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建议:进一步加强省级预算执行审计。要扩大审计覆盖面,加强对提交省人代会审议的部门预算审计,促进部门预算收支行为规范化,强化部门预算约束力。逐步开展部门决算审签工作。对利用财政拨款、国债资金、政府基金及其他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政府投资项目,要选择部分项目进行绩效审计试点,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推开。从今年开始,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要向社会公布,接受人民群众和舆论的监督。 《审查报告》还建议省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和地方对审计查处的问题进行整改,特别是对重大违法违规和屡查屡犯的事件,要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并在2004年底之前将纠正情况和处理结果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报告。 部分省级部门预决算反映内容不完整 《审查报告》说,2003年全省和省级预算完成情况是好的,但全省及省级预算在执行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收入征管中仍然存在违规减免、征管不力、税收过渡户开设和管理不规范等现象;二是对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和经营城市、经营土地收益的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三是部分预算外资金脱离财政专户管理;四是部分省级部门预决算反映内容不完整,存在少列收入、虚增支出、转移资金等问题;五是部分省对地方专项补助存在使用重点不突出、挤占挪用资金等问题。此外,部分基层政府债务负担沉重,也影响了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 “看门狗”理应叫出声 从6月23日那天刮起的“审计风暴”,不可避免地波及地方审计部门自身———相较于国家审计署,地方审计机关为何长期“失语”?各界多有质疑。几乎是应声而起,四川此次提出公开审计报告,意味着地方审计部门作为国家资金的“看门狗”,终于有望要叫出声了。 公开地方审计报告其实有法可依。《审计法》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并在“审计机关权限”中明确指出,“审计机关可以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 公开地方审计报告如今有章可循。国家审计署连续两年在国家审计报告中如实公布大量重大违规违法行为,体现出了巨大的勇气。榜样的力量正在逐渐显现。审计风暴对审计系统内部的示范效应也在逐层传递。 公开地方审计报告意义尤为重大。且不说“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大义,事实上,根据我国的财政分权体制,地方财政要占大头;更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基层政权,事关民生的经费开支,因此,对地方财政的审计监督更是不可或缺。 公开地方审计报告有利于审计独立。众所周知,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国家审计署直属国务院领导,因此能“不受干预”地监督中央部委;而各地审计部门却在经费与人事上受制于地方,实现独立审计必须要有底气,而底气必须来自“本级人民政府”的支持。 一个好的地方审计机构需要一个好的地方政府———省审计厅厅长李高伟的审计报告涉及15个省级部门,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和市县公安系统财政财务收支出现的种种问题。在现今的审计体制下,查出违规违法行为并如实公布,这有助于彰显地方领导的开明态度。 联想到国家审计报告得到前所未有的民意支持,四川此次如公布审计报告,相信会增强民众对政府工作和反腐败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