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投融资改革 “北京模式”亮相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8日 16:50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程明霞 北京报道 7月14日下午,在位于南礼士路的北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市国资委)的办公大楼里接受记者采访时,白金荣的身份是北京市国资委副主任。而于次日赴延庆参加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投公司)的工作会议时,白金荣的身份则是京投公司董事长。
北京市国资委副主任出任公司董事长一职这一点,足以显示京投公司的非同一般。该公司是由北京市国资委在其挂牌一个月后的2003年11月17日,在原北京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重新改组而成立。 与此同时,北京市发改委酝酿已久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也在去年11月完成、并经市政府通过于12月12日正式下发实施。按照这份方案的精神,脱胎于旧有地铁集团、且目前仅从北京市4条地铁线路开始试点工作的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被寄望于能在将来逐渐担当起北京市所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业主”角色,承担为整个北京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筹集建设和发展资金的责任。而这必将涉及一系列现有做法的调整和新做法的尝试。 变母子关系为契约关系 6月29日,北京市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面向全球招揽4条地铁线路运营商的“大型国际融资会”倍受瞩目。事实上,决定此次以及未来新建地铁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新方式的背后变革,早在去年底就开始了。 据白金荣介绍,负责现有两条地铁线的融资还贷、建设和运营的三家公司,分别是原北京地铁集团公司与北京地铁建设管理公司、以及北京地铁运营公司,三家都是北京市政府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其中,原地铁集团公司主要负责地铁的融资还贷,另外两家是地铁集团出资下设的全资子公司,分别负责地铁的建设和运营。 这三家国有独资公司的母子关系,不仅造成地铁建设资金单一的来源和沉重的还贷压力,亦形成了地铁经营缺乏竞争者的行政性垄断。所以,对于已经运营了30多年的北京地铁,现在每年仍需至少2亿元以上政府财政补贴的状况,专家普遍认为,其根本原因是现行的地铁投资和运营管理体制不合理,“是一种体制性亏损”。 所以,“京投公司成立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将从前投资、建设、运营三家公司的母子资产关系变成了三方平等的契约关系。”白金荣认为,虽从原北京地铁集团改组而来,承接了原集团的全部职能,但新组建的京投公司从工作方式上已经脱胎换骨。 原北京地铁集团主要以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和银行举债的方式来融资还贷,这也是很多政府投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解决办法。而京投公司“定位于为政府投资做资本运营和投融资管理的公司,是国资委专门出资设立的一个从事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专业公司,”白金荣说,“所以各种融资手段都可能采用,比如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等。” “这个公司其实就等于是政府委托的‘项目业主’,”投资北京国际有限公司策划部的仇婷小姐告诉记者,“政府将项目所需资金中由政府承担的那部分交给他们,他们去包装项目吸引更多的投资方,资金充足后,再选择理想的建设单位、运营单位,这就是他们的工作。这也是政府官员腾不出手来的原因,它有非常专业的知识要求,应该是市场化的操作方式,不是官员的工作方式。” 据白金荣介绍,京投公司目前拥有现有两条地铁线路的所有资产及其他相关资产,截至2003年末,公司的注册资本超过25亿元,总资产达143.4亿元,净资产近80亿余元。“这只是现有的轨道交通的资产,以后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都会从市财政中化给京投公司来运营和管理。” 超级融资平台 “2004年-2008年北京市大型基础设施投资需要超过1000亿元,其中交通设施项目的投资占到大约76%,建设资金的筹措是最重要的环节。”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周正宁在6月29日的项目推介会上说。 而2008年的奥运会,让北京市政府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之其他城市更紧迫。迫在眉睫的建设项目包括京承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北苑污水处理厂、地铁4、5、9、10号线等等。 面对庞大的城市建设资金缺口和紧迫的时间表,北京市政府在去年12月正式发布实施的《关于本市深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里,对北京市从2004年到2008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做了全面而具体的安排。 除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增量改革、存量试点”、引入多元投资是早已明确的思路和原则外,“构建一个整个北京市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与信息发布平台”,是北京市政府确定的一项鲜明而坚决的工作。 “现在我们主要是从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的试点工作开始做,还有自来水、污水处理、天然气等等,都属于非常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将来对这些方面的政府投资和全社会融资都应该放到京投公司的平台上来专业化运作。”白金荣表示。 “打造项目融资平台是北京市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最核心的一点”,北京市工程咨询公司的卜海峰先生正参与北京市城郊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革试点工作。他告诉记者,北京市发改委确定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路非常明确,就是要所有的投资项目都能有一个透明、公开、专业的融资平台,“政府财政不可能支付所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政府只能提供一部分财政支持,”卜海峰说,“所以,政府的思路是希望能将这部分财政资本金作为项目业主融资的成本,用这部分资金将项目包装后引来更多投资方和更充裕的资金。” “这是非常好的思路。”卜海峰介绍说,从前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到某些项目和部门后,根本没法监控资金到位和使用的情况,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腐败的漏洞,而搭建起一个投融资平台,就能公开、透明又专业、高效地监督财政拨款的使用效率。“现在如果没有这个项目平台,政府即使安排好了资金也不会投给你的,你必须先搭建起这个平台来。”卜海峰说。 试点期的谨慎乐观 “可是一个项目的包装、推介和融资是非常专业的技术,现在我们的很多项目都还没有能力搭建起这样的平台。”卜海峰透露说,北京市发改委今年预备给城郊几个重点区县的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拨款增加了很多,从往年的每年2亿元增加到了20亿元,“但是直到现在这批钱也没有拨下去,就是因为城郊区县大都没有能力很快建立一个专业、高效的项目平台,而发改委希望他们搭建起平台后再拨款到这个融资平台上。” 京投公司行政事务部经理尹晓燕也拒绝透露公司在包装项目、吸引投资方方面的具体做法,“一个项目的盈利模式的设计非常专业和复杂,在我们目前的一些定价机制等等还没有放开的情况下,要去设计很有吸引力的盈利模式去跟投资方谈是有很多困难的,政府在很多方面的政策也还在考虑论证的过程中,即使有平台,能否吸引来最合适的投资者也还说不定。” “既然是试点,当然就是尝试性的、探索性的,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都还不确定,”北京发改委财政金融处谢建华处长对记者说,“现在还不是谈经验总结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