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略铁路有急有缓 中巴中缅铁路尚未立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6日 07:00 中华工商时报 | ||||||||||
本报记者 李富永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正在积极筹建3条极具战略价值的铁路:中巴铁路、中缅铁路、沿海铁路。此3条铁路,有的已经开工,有的则正在研讨中。文章认为:这是2004年中国铁路网在全球略定位的基础上发生的重要变局。
变局尚早 记者为此特意向国家发改委和铁道部有关人士求证。国家发改委交通司铁路处的周处长说:作为中国西南地区进出境通道的中缅铁路,目前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但何时建设目前没有定论;建设中巴铁路的提议和建议倒是不少,但并未列入规划;沿海铁路倒是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经济可行性充分,部分区段已经完成了可行性论证,已经列入“十五”建设项目之列。 铁道部发展计划司的一位先生说,规划中的西南地区进出境铁路,一共有三条,中国-缅甸铁路只是其中之一;另外两条分别是中国-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线,和中国-老挝-泰国线,统称“泛亚铁路”,是中国与东盟合作项目。目前来看,中国-缅甸铁路还没有动静,最有希望先上马的是中国-新加坡线:其中中国-越南段中国部分,目前铁道部已经完成了项目建议书,并上报国家发改委,由后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 因此,对于“中国铁路网在全球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发生的重要变局”的说法,有关人士指出,由于中巴铁路、中缅铁路都未立项,现在称谓“变局”言之尚早。 经济制约立项 既然中巴铁路、中缅铁路具有战略意义、而且还能大大缩短海运距离,为什么没有立项或纳入规划? 关键还是经济因素。以中巴铁路为例,即便是铁路系统的专家,对修建这条铁路的经济合理性都吃不准,认为其前提是发生战争,如果不发生战争,和平时期可能并不合算。 记者的调查也说明了这个问题:铁路成本高,跨国过境运费更贵;与铁路相比,海运虽然距离远,但成本和运费却远远低于铁路。如从中国连云港通过新欧亚大陆桥运货到荷兰鹿特丹,每标准集装箱(TEU)需花费3500-4800美元,而海运费在里程两倍于铁路的前提下,只有1000-1500美元;此外,跨国铁路运输过程复杂,耗费时间长,新欧亚大陆桥需要45天,而海运则需要22天。 当然,上述假设是以我国沿海港口出口货物为例,如果是新疆地区的商品出口欧洲或中东,则又另当别论,很可能是通过巴基斯坦过境最合理。不过,即使这样,这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新疆出口商品规模有多大?是否大到要修铁路才能满足运输需求的程度?中巴铁路有这个问题,中缅铁路也同样。不过,我国西南地区经济规模超过新疆,通过缅甸进出欧洲和中东,有许多便利,必要性比中巴铁路要大,所以目前已经纳入规划。 沿海空白亟须填补 至于沿海铁路,其战略性质有别于中巴铁路、中缅铁路,首先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需要,孙中山先生早年在《建国方略》中,就规划建设;上世纪80年代,国家实施沿海开放战略时,再次提出要修建;但出于投资规模的限制,一直没有落实。至于为可能发生的台海战争提供后勤保障,这个作用不言自明。但即使没有这些因素,我国经济最为发达、人口最为密集的东南沿海,至今还没有一条铁路串联,这个空白早就亟须填补。当地官民呼吁建设铁路已经一个世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