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银根紧缩 民间借贷难解资金饥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 20:25 东方早报

  文/早报记者 崔忠亚 

  万爱法是绍兴永通集团董事长,在绍兴这个中国纺织印染名城,以往效益好的企业对资金大多是不怎么发愁的,但万爱法现在跟记者谈到钱这个话题时,心态却无法平静。他充满焦躁地喊:“资金就像血液,血液少了,企业能不受影响吗?”

进入伊妹儿的网络豪宅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浙江是中国最富裕的省份,也是资金最充裕的地方,但是现在,像万爱法一样为资金苦恼的企业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了。从去年以来中国政府对产业投资和经济过热的大幅度控制,让企业普遍开始缺失生存所需的“血液”———资金,陷入生存困境。

  银行惜贷

  让万爱法焦灼的根源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银行开始越来越“吝啬”手头的钞票了。

  在浙江资金最充裕的温州,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和两次上调准备金率,冻结了这座城市信贷资金约30亿元。结合乘数效应,全年全市资金减少量在100亿元左右。温州计委在6月中旬完成的一份内部调研报告中说,这个数字与100亿元的信贷规模降幅相当。

  在湖州,5月底贷款仅比1月份增长5.5亿,而去年同期这个数据是55.4亿,减少了90%。其中今年的工业贷款仅仅增加0.83亿,而去年同期这个数据是12.1亿。商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则不增反降,分别下降了1.5亿与1.8亿。

  由于资金供应量减少,资金成本上升不可避免。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的调查表明,目前各银行新增贷款执行基准利率比例较低,除少数优质客户外,基本执行10-30%的上浮,抵押贷款上浮35-70%,保证、信用贷款上浮50-70%。在宁海,除少数优质客户,多数企业贷款利率上浮50%,利率平均水平比去年上涨了20-30%。

  资金价格的上升,直接增加了企业的投资成本和财务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竞争,大量中小企业首当其冲。

  中小企业是浙江工业的命脉。目前全省拥有中小企业68.78万户,占全部工业企业的99%。2002年,中小企业军团实现总产值19431.24亿元,销售产值18897.48亿元,工业增加值4122.83元,占浙江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53.75%;缴纳税金601.3亿元,占财政收入51.5%左右。

  但他们并没有因为对浙江经济的特殊性而免于银根紧缩的调控政策之外。

  自宏观调控开始至今,多家银行的大额贷款权限均被上收到总行或分行。尽管贷款并未完全实行“一刀切”,但同时实行的总量控制方法让银行实际上惜贷了。温州市计委在上述调研报告中担心地说,“龙头企业、优势企业估计不会受到影响,但大量的非优势企业在资金供应上将受到较大影响,从而面临严峻的流动性风险”。

  民生银行杭州分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是专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而成立的机构,连他们也避免不了大气候的影响而收紧放贷的口子。今年上半年,在浙江总资产1.5亿元以下的中偏小型企业中,他们选了60家企业,授信5亿元。中心副总经理朱东勇说,他们原打算今年给浙江中小企业授信30亿元的,但宏观调控的指令让他们现在在选择客户时非常谨慎,新发展的客户很少,大多是维持现有的客户。“如果没有宏观调控,授信范围和额度会大许多。”朱猜想。

  民间借贷借机活跃

  银行资金的收紧使民间资金再度活跃起来,成为企业解决资金之渴的水源。

  大量原本存在银行里的钱被提出来用于放贷。

  在温州这个民间借贷一向活跃的地方,今年以来,各项存款增势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的统计说,5月,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858.91亿元,同比少增21.71亿元;比年初增加102.62亿元,同比少增79.44亿元;余额同比增幅16.46%,比上年同期增幅下降12.3个百分点。

  储蓄存款的下降尤为突出。5月末,全市储蓄存款余额971.91亿元,比上月末减少9.5亿元,同比多减少22.43亿元;比年初增加51.32亿元,同比少增62.06亿元,占到存款少增总额的78.12%;余额同比增幅13.10%,比上年同期增幅下降16.76个百分点。

  4月份,温州出现了近年来的存款首次负增长。

  在宁海,因储蓄分流明显,存款增长乏力,存款总量增加不快。储蓄存款在一月份剧增5.85亿元后,后4个月因个人投资房地产、民间借贷等原因,储蓄分流明显加剧,储蓄存款出现下降。

  在湖州,今年1-5月,存款比年初增长33.7%,少增了31.2%。

  企业对民间资金的需求,从过去的短期流动资金,转而为企业较长时期的经营和项目所需要,民间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银行资金的替代。

  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对今年4月当地民间借贷的一份监测表显示,在所调查的当月发生的300笔民间借贷中,228笔被企业借来进行生产经营,其中6-12个月期限的借贷最多,达154笔,金额3498万元;1年以上的借贷其次,为112笔,金额2605.2万元,一改过去民间借贷以企业应急流动资金为主的特性。

  仅在4月这一个月,温州民间借贷总计达到6362万元,而当月金融机构贷款不过4900.7万元。到了6月15日,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对300户对象的调查是,他们的民间借贷金额已经达到6492万元,比年初增加964万元。

  对资金的饥渴也抬高了民间借贷的利率。5月,温州300户民间借贷监测点的利率达到了月息9.580‰,这个数字,是1年期央行公布的法定贷款利率4.425‰的2倍多。而今年年初,民间借贷的利率还只有8.939‰。5月,民间借贷的最高利率已经达到了18‰。

  自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温州民间利率持续走低,而现在,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刘守谦告诉记者,他们预测,随着资金供应的紧张,民间利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资金饥渴难解

  暂时顶替银行资金而冲到企业融资前沿的民间借贷并不能根本解决浙江企业的资金饥渴症,融资难将不只是一个很短时间内的现象。

  刘守谦认为,由于民间借贷没有结算网络,当企业或个人的资金需要和外地交流时,民间借贷是无能为力的。当多个企业需要大笔融资时,民间借贷是无力承担的。“民间借贷注定不能成为社会借贷的主流。”

  即使这样,民间资本也开始和银行一样惜贷。

  由于浙江的民间借贷大多是朋友、亲戚和熟人之间小范围的借贷关系,借贷双方一般不会像银行那样要求出具抵押品、找保证人,一旦借款方经营出了问题,出借的资金也就无法收回。生产经营中的变动,让生命力顽强的浙江中小企业也无法避免被市场淘汰的命运。这几年,不断出现的小企业破产倒闭,让民间资金也开始谨慎起来,而宏观调控带来的经济气候的趋冷,更让民间资本出手变得越来越小心。

  银行对企业的可能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小。由于存款不旺,银行资金来源日趋紧张,各银行不得不放慢贷款发放速度。

  在温州农信社,存贷比已经在80%以上的高位运行,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在其有关报告中直指其“资金来源面临不足”。鹿城区农信社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在资金来源不充沛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控制放贷规模,调整发放贷款的结构。

  银行在未来一段时间也不具有给更多中小企业大量融资的可能。由于银行信贷供应趋紧,信贷条件提高,资金向优势项目、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一般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将不可避免地提高。而作为中小企业和支农主力军的股份制银行和农信社,前者受到宏观政策(如差别准备金率)风险性监管,后者面临机构改革,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进一步强化,直接影响其信贷扩张能力。

  资金的紧张,逼迫浙江外流资金开始回来以补充自体所需“血液”。不仅是个人,企业在外游走的资金也出现回流。

  一家纺织企业的成长搁浅

  7月刚开头,偏卧雁荡山系的浙江南部小城瑞安和周围的苍南、乐清一起迎来了台风。“台风来了,我们就躲一躲,它总有过去的时候。”双休日还在工作的方先生,这样和记者开始了交谈。

  方先生是浙江温州一纺织材料生产企业的副总经理。这家企业是其所在地区企业前30强中排名前3位的龙头企业,去年12月才投产的生产线,到今年5月份已创造产值近4亿元,这让这家只有不到100名员工的企业备受人关注。

  “最困难的就是资金。”方先生快人快语。

  他们打算在今年10-12月启动二期工程,把产能扩大1倍。预计二期工程将在2006年底投入使用。

  去年底才投产的这家企业,之所以急于启动二期工程,是因为美好的市场前景让他们不能不心动。他们生产的纺织原料,目前全国只有3家企业生产,国内产量不过12万吨,已建和在建的产能也只有30-40万吨,而每年中国还要进口20-30万吨,市场缺口很大。

  但二期项目投资资金的问题让他们头疼不已。作为瑞安今后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他们在资金、电力等方面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许多支持,但企业扩产得要企业自己想办法。

  企业所在的高分子化学行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原来都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做。现在,他们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进入,在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还有限的情况下,非常需要帮助。

  一期工程的建设投了1亿元以上,60%是从银行贷的。再建二期项目需要资金2亿元以上,除了自有资金,他们还需要从外面筹措资金1.5亿元左右,可这么大一笔数目到现在还没有落实下来。

  “今年国家宏观调控、控制投资,银行不愿冒风险。”尽管还在和银行的初期接触阶段,但方先生他们已经对贷款能否落实下来颇为担心。虽说银行以往对他们的支持力度挺大的,但这次宏观调控,对固定资产投资在3000万以上的项目,国家都是比较控制的。

  尽管方先生所在的温州地区民间借贷非常活跃,但说到这条路,他也不抱什么希望。“民间借贷很难的,几万、几十万还可以借到,上亿元上哪里借去!”

  但是,放着这么好的市场前景,方先生和他的同伴们不能无动于衷。一期工程至今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已经创造利税3000万元以上。

  方先生坚定地告诉记者:“项目肯定要上,只是快点慢点的问题。”他冀望宏观调控的风暴过去:“银行贷款总有松的时候。”

  方先生的另一个希望是,这么好的项目,能有客商看中:“我们愿意和国内外客商合作。”

  央行金融政策摘要

  2003年下半年以来,人民银行总行针对宏观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货币信贷政策。

  2003年6月,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对金融机构产生显著导向作用,各金融机构房地产信贷风险控制明显加强。

  2003年9月,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1个百分点后,至今年4月第三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2003年12月出台了“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2004年1月下发了“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政策。

  2004年3月份又下发“再贷款实行浮息制度”政策。

  最近,央行又提出近期适度从紧的信贷操作方式。这些均对控制信贷增速过快、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过快、防止个别行业过度积聚投资风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龙-白兰度病逝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