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破解中日经济关系5种典型误解 经济互补会更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4日 09:06 中国经济时报

  日前,日本驻华使馆经济部参赞千叶明在题为中日经济关系光辉的未来的讲话中对中日经济关系中人们似是而非的印象进行了大清盘。第一、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一直呈上升趋势;第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几乎都是服装制造业和白色家电制造业;第三、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重点是珠江和长江三角洲;第四、日中双边贸易是中方赤字;第五、日本和中国表面相似而实际不同对华直接投资终归不会有好结果。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天堂II初章 战乱魅影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千叶参赞表示,上面五种误解其实都有各自的理由?但是它们只反应了事情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是错误的。

  来华投资企业是日本企业的核心

  对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是否一直呈上升趋势的问题,千叶参赞说,日本对华投资10年来,合同金额在1995年非常高,后来有所减少,接着又恢复起来。实际金额则有所不同,但趋势是一致的。这说明对华直接投资并不是一直上升而是有起有浮的。投资项目的数量也有变化,1993年的时候非常多,后来大幅度下降,然后才又增加。特别是最近,上升的幅度相当大,但是金额却不怎么高,表明每个项目的金额不像过去那么高。这也反映了一个重要事实:最近来中国投资的日本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占日本企业的90%,它们创造的利润占利润总额的60%,可以算是日本企业的核心。换句话说,现在到华投资的企业是真正意义上日本企业的核心力量。千叶参赞说2001年-2002年来华投资的日本企业数量上升,实际上是因为处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特殊时期,很多中小企业担心,如果现在不来投资就没有机会了。后来慢慢认识到没有这回事。所以现在来到中国的企业是经过了非常冷静的分析后,看准了市场,主动地选择中国的投资机会。就像有的日本企业去越南投资,有的企业去了泰国等其他国家,而来中国的是真正希望到此投资的企业。2003年,日本对华投资累计投资为28401件,合同金额已经达到了575亿美元。

  来华投资的内容变化明显

  千叶参赞说他在1985年到中国留学,那时候他曾经到广东去旅游,在广东省的一个农村里见到了三洋电器的工厂。当时他也觉得很惊讶。其实?大家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印象,认为日本企业来中国投资的主要是白色家电和服装制造业。但是实际上,纤维产品大幅下降,而电机产品也不都是家电,也有其他的一些大型机械等等。投资内容的变化相当明显。观察经济发展动态?整体经济已经发生了变化。

  北京以研发根据地而引人注目

  千叶参赞介绍说日本对华投资的根据地有三大地区:第一个是华南地区(广东),以东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这个地带地理上靠近香港,有丰富、低廉的劳动力,包括广东省、四川省、江西省、湖南省等地的劳动力。企业的主要目的是经过香港出口,是“打出去”的一个根据地。

  第二个是华东地区(上海),以苏州、昆山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该地区技术人才很多,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解放前就是一个很大的工业基地。而且长江下游的消费市场也相当雄厚。因此这个地区的日本企业主要瞄准的是国内市场,是“打进去”的根据地。

  除了传统中以上两个日企集中地,还有一个地点是北京(上地)。以北大、清华为中心的产学协作据点。以研究开发或冒险事业为主。在北大、清华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利用“海归”人才,是从海外“引进来”的地点。这里进行的是日本和中国共同开发商品,开发的商品不完全属于中国或是日本。这里以研究开发基地而引人注目。

  千叶参赞说,所以日本在华投资不仅仅在长江和珠江一带,还有北京。

  日元贷款是双赢事业

  千叶参赞解释了中国经济发展同日本经济援助的关系。为什么日本要到中国投资,是因为中国经济发达,这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没有资金来源的时候,日本就提供了日元贷款。当时的日元贷款集中在沿海地区,主要用于修铁路和港口。中国总长13000公里的电气化铁路的35%(每3站地有1站地)利用日元贷款。另外,中国大约470个大型泊位中大约60个泊位(每8个有1个)利用日元贷款。

  其实日元贷款事业是一种双赢事业。修铁路和港口对日本经济也有利。有利于中国的产品引到日本,日本的产品也经过这些渠道到中国内地。

  千叶参赞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50年来,中日贸易增加了100多倍。中日贸易的前景相当大。但是中方认为自己是赤字,而日方认为自己是赤字,冲突是在于怎么看待香港的统计。所以双方的统计会有不同。实际上,提到贸易只看双边贸易没有多大用处,贸易现在要着眼于全球,要看一国与全世界的关系。例如日本与中国、美国、韩国、东盟、欧盟都有贸易往来。而贸易的内容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1990年代的时候,机械零件方面日本主要是与东盟4个国家有贸易,与中国几乎没有贸易往来。但是,8年后,机械零件方面日本与中国的贸易快速增长。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电机零件方面。中日贸易不仅仅停留在双边贸易上,而是具有世界性的意义,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投资还是贸易,最主要的是进行公正的交易,可以通过世贸组织,或者成立自由贸易区。

  中日能融为一体

  千叶参赞就日本和中国表面相似而实际不同,对华直接投资终究不会有好结果的言论也做了解释。他说这种言论是出自在华投资失败的日本企业。根据日本的一项调查,有25%的在华投资的日本企业回答非常高兴来中国投资;50%的企业回答是马马虎虎,来比不来好;剩下的25%说垮台了。总的来看有3/4的企业是表示乐观的。千叶参赞半开玩笑地说,你可以问一个日本商人,你发财了吗?他肯定回答说马马虎虎。其实马马虎虎的意思就是发大财了,日本商人的回答总是比较保守。所以日本企业到中国来,人们印象以为没有成功,而实际是非常成功。日本到中国来投资的历史还不长,所以来日方长。

  在回答日本企业在中国失败的原因的时候,千叶参赞解释到,日本企业比较保守,非常固执地把自己的经营方式强加给国外的投资对象,不光是中国,东南亚也是如此。他说,让当地的雇员按日本的经营方式是行不通的。当地的雇员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观点,与日本人是不同的。而反过来说,成功的企业是好好学习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当地的职员融为一体。

  日本在美国开设工厂,是把日本的经营模式带到美国,美国认为日本车获得成功是把经营方式带了过去,千叶参赞表示美国人的思路与日本人很类似。所以对于美国人来讲日本的经营模式并不陌生,可以接受。这点与其他国家不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冯昭魁教授指出有日本评论家,说“中国将来会受制于美日”,在媒体上引起很大反响。千叶参赞表示尽管有些媒体喜欢把中日两个大国做比较,认为必须要冲突和竞争。两个大国就要冲突的言论是不对的,要加以冷静的考虑。千叶参赞也希望大家不要相信那种不负责任的言论。

  千叶参赞从个人体验角度,认为日中能融为一体。他上大学的时候曾经练习过“合气道”,毕业后,由于他在日本工作太忙,就没有坚持练习下去。后来,他来到了中国,没想到,有个中国人开了一个合气道馆,千叶参赞拜他为师并继续练习。另外,在中国的大学里有人练习日本武术“剑道”。

  中日经济互补性会更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淑英表示中日邦交正常化32年以来,中日贸易量持续增长,有其内在原因。一个是中日经济的互补,两国间发展时期的不同。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3年日本遇到了石油危机,日本国内物价狂乱。中国把大量石油和煤炭出口到日本。1980年代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而这时日本恰恰出现了资金剩余。1990年代这种互补关系越来越明显。日本经济出现泡沫崩溃而陷入了萧条,而中国恰恰在快速增长,增加了进口需求。另外在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上也具有互补性。

  千叶参赞也表示互补性正是中日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个别的经济形式是竞争,但是大局上是互补的,而且互补性增长势头会更强。

  冯昭魁教授表示,尽管日本一些政治家和国会议员认为,中日两国经济上有互补性可以合作,在能源问题上没有互补性,但是他认为能源方面也有互补性,特别是在能源技术上,并不完全是竞争的关系。

  冯昭魁教授提出日本对华投资增长不像贸易增长那么快。日本对华投资要考虑中国和平稳定的环境,目前台湾问题紧张气氛会不会对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心理有什么影响。千叶参赞解释说日本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到中国来投资是主动的选择投资对象。他们关心的是中国经济的瓶颈在哪里,特别是在能源和金融领域,政府能否解决坏债问题。最近关于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文章突然多起来,日本企业也都在关注。所以,日本企业关心的是中国经济本身的情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日经济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2004世界难民日:回家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京华时报摄影专栏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