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首季逆差是福是祸?专家称未到警戒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16日 16:30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本报讯 记者姚志德、实习生陈晓璇报道:海关总署日前公布,今年一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近240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其中出口增长34.1%,进口增长42.3%,累计贸易逆差近85亿美元。 外贸领域多年持续的贸易顺差局面由此被打破,引来了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对此,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商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黄静波表示,进出口领域的短期波动是正
投资过热导致进口迅速增长 目前,经济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今年一季度的外贸逆差,主要原因是去年下半年经济过热造成投资膨胀,对进口原材料和机械设备需求大增,导致进口增长速度超过出口。以钢铁进口为例,房地产、家电、汽车等行业蓬勃发展,直接拉动铁矿砂进口量不断攀升。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广东口岸铁矿砂进口336.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8.8%。 与此类似,越来越依赖进口石油的广东省,今年一季度共进口成品油444.3万吨,价值8.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5.1%和28.7%。其中进口燃料油品种在电力紧张影响下更加抢手,一季度广东口岸进口5-7号燃料油406.2万吨,大幅增长35.2%,占成品油进口总量的91.4%。 进口增加过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原材料价格坚挺乃至暴涨。黄静波认为,美国、日本经济好转,使世界市场无论是大宗产品、机电还是石油等原材料价格处于持续恢复期,强劲的进口需求加上持续走高的国际价格,这两股推力促使中国进口加速再加速。 退税率变化影响小企业出口 逆差的产生固然因为进口增长过快,但一季度中国出口因为退税率的变化而出现调整,增速出现回软,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贸易逆差的形成。 商务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宇明确表示,今年年初出现贸易逆差是预料之中的事,是出口退税政策影响的结果。黄静波则认为,出口退税率平均下降三个百分点,对于原来盈利不多甚至仅仅靠这几个点退税支撑的出口企业影响较大,不赚钱的买卖自然少做,或干脆叫停了。但他认为大部分企业通过内部挖潜、更新产品、开拓市场等能够很快适应过来,但这需要一段调整时间。黄还认为,广东省首季仍实现外贸顺差18.0亿美元,就是因为占全国三分之一天下的广东本身出口盘子大,虽然进口增长也较快,但出口趋缓的现象没有其他地区明显。 适度外贸逆差不见得不好 85亿美元的外贸逆差对经济是否会产生不利影响?黄静波与国内大多数外经贸专家一样,认为适度的外贸逆差不会对中国经济和进出口产生影响。 马宇表示,中国应当改变“重出口轻进口”的外贸政策,改变人们对顺差的偏好。他介绍说,受传统观念影响,中国的进口受到一定压制,个别年份甚至出现负增长。如1990年负增长9.8%,1998年负增长1.5%。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至2002年12年间,中国仅在1993年度出现逆差。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表示,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程度的提高,外贸逆差只要不是过大,不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的稳定,对经济的发展没有什么坏处。 甚至有专家认为适度的逆差对经济有利。黄静波说,逆差从另一个意义讲即对外负债,只要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对处于稳定扩张的经济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并不见得就不好。他表示,现在的逆差水平,即使一直延续到年底,相对于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体来说,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此次逆差可能属短期波动 谈及外贸逆差今后有没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黄静波认为,目前的逆差是暂时的。他分析说,一季度的逆差主要产生在2月份,到3月份逆差水平已经降下来了,这证明一季度的逆差极可能属短期波动。更重要的是,目前政府已经采取宏观调控政策,抑制过热的投资。由于国内供需变化在进出口领域的影响通常滞后3-6个月才体现出来,因此他预计,随着宏观调控发挥威力,进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在未来3-5个月内将恢复正常,这意味着今年年中之后,中国外贸逆差有可能逐步缩减。 广东首季实现外贸顺差18亿 据海关最新统计,今年首季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值为727.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5%,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0.3%。其中,进口354.7亿美元,增长26.9%,出口372.7亿美元,增长22.2%。与首季全国出现外贸逆差84.4亿美元相比,广东实现外贸顺差18亿美元。 广东省外贸进出口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外商投资、集体、私营企业出口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二是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居主导地位。 三是3月单月进口137.9亿美元,创历史最高值,增长32.3%。 四是全省绝大部分城市的出口实现增长。前三月出口值居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深圳、东莞、广州、佛山、中山、珠海、惠州、江门、汕头、肇庆。 (姚志德、吴思海、谭燕华、李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