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10大财经名流 丁磊、卫留成等当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01日 07:39 北京晨报 | ||
经历非典考验、加入WTO两年、经济增速8%以上几成定局……2003,中国经济再次赢得全世界的喝彩。 是谁在这一年为我们提供了新思维?是谁在这一年跨越困境异军突起?又是谁引发了这一年财经风云的壮阔波澜? 今天,“2003年中国10大财经名流”和“2003年中国10大财经新锐”横空出世“晨报制造”带您认识20张全新的财经面孔。 经过拼搏刚刚崛起的创业新锐如长江后浪一样,汹涌而来。他们锐气勃发、光芒四射,遮盖了“老江湖”。所以,您在这里看到的财经人物与去年相比,几乎全都换了新面孔。 其中一位国际当选者是欧元之父蒙代尔,我们选中他是因为在2003年这一年里,他数次奔波在中国各地,义正辞严地为人民币不升值大声疾呼。蒙代尔的言行值得我们尊敬。 无论是财经名流还是财经新锐,他们都有特立独行的性格,高瞻远瞩的目光,海纳百川的胸怀;他们各有各的武器和招数,努力改变着中国经济的某一个领域…… 从今天起我们将与您一同回顾这一年来的风风雨雨,将这20位“名流”与“新锐”的故事慢慢说给您听。 2003年中国10大财经名流 1丁磊 丁磊的财富光环在2003年10月下旬达到了高峰。 无论是福布斯的富豪榜,还是胡润制造的百富榜,这位32岁的青年人都是NO.1。他的资产甚至超过了历史悠久的荣氏家族,成为中国大陆首位突破10亿美元身价的亿万富翁。 计算丁的财富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作为网易控股股东,毕竟他的财富大部分还只停留在账面上。随着股价的起落,“丁首富”的宝座并不那么稳当。好在丁磊本人并不在意这个虚名,甚至对名气都感到厌倦,由于受过媒体的伤害,他已经两年多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了。 什么叫大悲大喜,看丁磊的经历就了解了。2000年6月,网易在美国“流血上市”,曾连续9个月跌破1美元,最低达53美分,几乎被摘牌,来自媒体最恶毒的猜测则是“丁磊要坐牢”。从2002年4月开始,“幸运女神”终于对丁磊露出了微笑,网易股价狂飙,一度冲到70美元,据说当年逃离网易的有些老员工“后悔得吃不下饭去”。 丁磊不是鲁迅笔下“借着早潮洗了个澡,然后说自己是新人”的投机分子,试问在2001年,有几个人有魄力认真去做短信下载和网络游戏?丁磊的成功,在于他的眼光与坚持。晨报记者张旭光 2卫留成 从中海油到海南由商而官 当年,怀揣“中海油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名片,卫留成曾两度向海外资本市场强力推介自己的心血之作——中海油。 11月3日,同样带着精心准备的名片,卫留成亮相博鳌亚洲经济论坛。名片是一张小光盘,里面赫然刻录着他的新身份——海南省代省长,还浓缩了海南的图片和十几万字的文字资料。 这是卫留成首次以海南“新当家人”的身份亮相。 卫留成的履历是用“石油”填满的。19岁与石油结缘后,他在石油圈一呆就是38年。从长庆油田的测井仪工,到以中海油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身份率先逐鹿海外资本市场,他的足迹清晰得如同一条以“石油”为起点的射线。 中海油在南海油田投资逾百亿元之后,卫留成主政世界级油气富聚区之一的海南。这条射线并未因他由商而官的角色转换而终止。 卫留成对于中国经济尤其石油战略的实际意义,甚至远远高于了他封疆大吏的身份。 晨报记者李隽琼 3刘明康 中国银监会的首任“老板” 中国金融业监管模式的“大变脸”使得57岁的刘明康成为风头浪尖式的人物。 2003年4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与先前成立的证监会、保监会并列构成金融监管的“三驾马车”。原中国银行行长刘明康成为首任主席。 全中国金融资产的85%——银行业26.45万亿元人民币的资产尽在其掌握之中。它们包括3大政策性银行、4大国有商业银行、4家资产管理公司、11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11家城市商业银行、449家城市信用社和35500家农村信用社。此外,境内外资银行也在其监管之下。 刘明康早年曾留学英伦,获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名誉博士学位。在长达24年的金融从业生涯中,他先后在央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工作过,对中国银行业了如指掌,以坦率务实、不尚空谈著称。 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和不良贷款余额同步“双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刘明康点起了中国银行分业监管的“三把火”。 晨报记者袁满 4李金华 掀起“审计风暴”的审计长 2003年夏天被“审计风暴”震撼的人们牢牢记住了李金华这个名字。 6月25日,这位60岁的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关于200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近8000字的审计报告简明扼要地披露了社保基金问题、财政部违反预算法问题、建行和农发行违规私设小金库以及国资流失等触目惊心的问题。报告公布之迅速、内容之全面、措辞之严厉,前所未有。 当天,审计署的官方网站全文发布,新华网转载。 不到半个月又传出消息,审计署18个特派员办事处、近300人入驻了工商银行,“审计风暴”越刮越迅猛。 最为根本的审计变革也被推到公众面前。7月初,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李金华称之为“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行动纲领”。他表示,“中国将以揭露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为效益审计重点。” 从没有一个紧盯别人“钱袋”找茬儿的人,能够像李金华这样赢得公众的心。用李金华自己的话说,“审计就是国家财产的‘看门狗’”。 晨报记者袁满 5李毅中 196家核心国企的“大管家” 2003年4月以前,作为石化巨头的统领,李毅中身后是特大型国企——中石化和它的5700亿元资产。他引领这艘“巨轮”走出困境,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畅游。世界知名的石化巨头埃克森美孚、壳牌、BP石油公司等都是它的战略投资者。 2003年4月之后,随着一个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的挂牌,李毅中成为196家中国最核心国企的出资人代表,它们的资产总额为6.9万亿元。履新国资委副主任的李毅中,要管好这196家掌控国民经济命脉的中央企业。 他的眼光要跳出中石化,跳出他从事了30多年的石油行业,他要为这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央企业管钱、管人、管事,当好国资的“大管家”! 国资委成立后,其所属中央企业的改制重组工作以罕见的速度和效率推进。7月,196家中央国企“瘦身”为191家。此后短短三个月,又有两家被合并。 这仅是开始,国资委的目标是,在2010年前后培育30到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今后随着企业兼并流动,还会出现新的重组。”李毅中说。 晨报记者李隽琼 6陈永正 从摩托罗拉“平调”到微软 8月11日,“几乎与中国所有省、市领导碰过杯、吃过饭”的陈永正空降到微软大中华区,头衔是微软公司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CEO。 去微软前,陈永正在摩托罗拉中国区经营了近10年,使之成为跨国企业与中国“双赢”的榜样,既赚钱又赚吆喝。想复制摩托罗拉的成功方式有很多种手段,而微软用了最简捷的方式——直接把摩托罗拉一把手陈永正挖了过去。 对陈永正来说,此次跳槽是一次“平级调动”,更是一次“探险”。微软大中华区与微软中国公司的权力之争历时多年,前者想“中央集权”,后者想“另立中央”,微软中国的总裁换了一茬儿又一茬儿。 陈永正空降微软两个月零七天后,这个“历史问题”得到了解决。经过调整,中国公司总裁唐骏以后只负责技术中心,原大中华区总裁黄存义被派到了香港,两位悍将被“削藩”后,陈永正一统江山。 微软中国的前总裁高群耀曾发牢骚说:“在中国,连扫大街的老大爷都知道我的位置不好当。”这句话当然也适用于如今的陈永正。 晨报记者张旭光 7张卓元 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的起草人之一 不是“海归”,也不是“新锐”,张卓元,一位已经七十岁的老经济学家,大器晚成,在2003年再次引起学术界的注目。 张卓元的头衔很普通,社科院经济所的研究员,不过,作为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的起草人之一,这位令人尊敬的学者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变成了一个国家未来的生产力。 在过去二十年的党史中,每一次的三中全会都是一次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十六届三中全会也不例外。其起草人往往是学术界的大腕儿。张卓元在会前曾向媒体透露,这次会议将把“五个统筹”写入报告。 事后,他自己在总结这次会议的历史性贡献时,又一次提到了这“五个统筹”,即统筹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乡协调、区域经济、国内与国外发展,描绘了小康中国的未来。据说,不少新提法出自张卓元,认为他在扫清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障碍时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一位年已古稀的学者,张卓元近年来一直参与中央重大经济发展战略的讨论和报告起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自己在评论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报告时说,“其历史地位应该能和十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相比。” 在1983年7月到1998年10月间,张卓元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所长。 晨报记者王正鹏 8张春江 铁腕掌控网通重组 11月6日,天空下着阴冷的小雨,北京亦庄的网通总部,张春江的心中却是暖融融的。这一天,网通国际正式挂牌成立,作为老总的张春江终于松了一口气。 目前为止,张已经完成三件大事:收编吉通、合并小网通、整合三方资源成立网通国际公司。 今年年初,原任信息产业部副部长的张春江走马上任,开始掌舵网通。熟悉张春江的人都知道,张春江压力很大,面临着网通重组以及上市的艰巨任务。在中国移 动、中国联 通、中国电信纷纷上市的背景下,网通上市已是刻不容缓。里里外外,许多双眼睛在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 随后的几个月,人们真正见识了张春江雷厉风行的个性。6月,网通仅用三天时间就吞并吉通,张春江“铁腕”风范初露头角。随后,张一改强硬作风,化刚为柔,顺利将田溯宁主帅的小网通拉入怀中。不久前,大刀阔斧地完成了对网通集团、网通(控股)公司和吉通的三方整合,成立网通国际。 业界评述,张春江欲借重组大动手术,实现体制创新。张春江上任显出的“铁腕”本色,使得业内人士对网通前景充满信心。如今,网通上下都在重组框架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新官上任三把火,张春江的“火”还在继续。明年,网通上市将成重头戏。 晨报记者焦立坤 9苗圩 合资日产再造东风 “这简直就是一连串的奇迹”,2003年,有“再造高手”之称的东风公司总经理苗圩的计划再次一个接着一个地实现。 2003年6月9日,经过苗圩23个月的斡旋,注册资本金171亿元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东风、日产开始全面合作。由于双方建设初期注册资本金打破了我国汽车合资企业投资的最高纪录,从而成为中国最大一宗汽车合资案。 2003年7月1日,东风“迁都”武汉。伴随着“迁都”,东风一系列变革已然启动,它的产品和产能布局也日渐清晰——走出了大山,“迎娶”了日产和PSA,还有本田在痴等,抢手的东风再次疾风东进。 事实上,苗圩对东风的再造从他一到东风就开始了。1997年9月,苗圩从原机械部调任东风公司时,全集团亏损超过5亿元。到了2002年,在苗圩的手中,东风已经变成了一个全年汽车销售超过40万辆、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实现利润近60亿元的公司。 “用五年或稍长一点的时间,让东风进入世界500强。”苗圩对东风的再造远没有结束。 晨报记者修宇 10蒙代尔 欧元之父力挺人民币不升值 2003年,当国际上“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正劲的时候,“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却频频来华,以掷地有声的言论,成为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首席辩护人”。 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的责难贯穿今年始终。以美、日为首的经济发达国家以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中国出口产品低价侵占其国内市场,引起贸易逆差、国内就业压力等一系列问题为由,企图强迫人民币升值。 就在这时,在全球货币体系享有绝高声誉的蒙代尔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人民币升值不是一个好主意。” 为人民币汇率稳定而呐喊,这位71岁老人的身影不断地出现在北京、深圳、上海、浙江、重庆……从举世瞩目的博鳌论坛,到人大、北大等著名学府的讲坛,所到之处,蒙代尔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一个话题:“全球经济放缓罪责不在人民币。” 其对人民币大幅升值将对中国经济所造成危害的分析,被媒介精辟地归结为“蒙八条”。 凭借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仗义执言,蒙代尔成为最为中国人所熟知与关爱的诺贝尔经济学家。 晨报记者袁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