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孙杰 张晓松 刘铮
一年前的今天,在世界喝彩的掌声中,中国迈着坚定自信的步伐,跨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中国的对外开放从此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掌声之余,人们也流露出几许担忧和关切:加入世贸组织会不会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冲击?中国会不会放慢经济增长的步伐?
一年来的实践表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政府全面履行承诺。由于各方面应对工作充分有力,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多项经济指标创下历史新高,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提高。
外资大量涌入对经济影响力初现
一年来的实践表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和正在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中国企业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也为境外企业和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机遇。
据预计,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可望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这意味着中国外贸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不仅为中国经济带来了繁荣,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全年的出口形势好于预期,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显著。今年,中国一般贸易出口增长有力,加工贸易出口增势强劲,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也十分迅猛。前10个月出口增长了20%以上,净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近年来首次对经济增长实现了正拉动。在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突飞猛进,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势良好。前10个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0.4%,服装、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塑料制品出口增长均达两位数。
外资大量涌入,成为中国今年对外经济中的一个耀眼的“亮点”:看好中国未来的发展,看好中国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看好中国庞大的市场容量,外资平均每天以1.4亿美元的数额流入中国市场。今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有望突破3万家。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第一年里,中国严格履行了开放市场的承诺,为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从2002年1月1日起,中国大幅降低了5000多个税号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12%,部分信息技术产品的税率降至零;同时减少了非关税措施,取消了一批产品的配额、许可证和特定招标管理。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还清理了涉外经济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了法律环境。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和中国的对外承诺,共清理法规文件约2300件,基本完成了涉外经济法律法规清理修订工作,外商投资法律体系已基本建成。
从今年4月1日起,中国实施了新修订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新的产业政策和目录继续贯彻了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明显加大了对外商投资的开放程度,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由186条增加到262条,限制类由112条减少到75条。
一年多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纷纷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努力营造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特别是今年11月,国务院决定取消789项行政审批项目,标志着世人瞩目的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中国政府一方面通过改革,适应世贸组织要求,另一方面开始运用世贸组织法规来保护国内企业和产业的正当利益。国家经贸委设立了产业损害调查局,率先在汽车行业建立了产业损害预警机制,防止国内产业受到国外产品不正当竞争的冲击;外经贸部设立了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负责国外对中国企业设置的贸易和投资壁垒的调查工作。
企业界围绕做大做强,拓展市场空间,寻求新的发展道路。重组浪潮首先在汽车行业掀起,一汽重组、天汽与日本丰田合作、上汽入股韩国通用大宇;垄断行业的坚冰开始“解冻”,中国电信南北拆分,民航集团六大公司宣告成立;以海尔公司为代表的众多企业陆续“走出去”,向海外设立生产和销售基地,向着跨国企业迈进……
传统观念在变百姓心态逐渐开放
20多年来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百姓思想观念上的冲击和影响更为深远:强调规则、注重权利,崇尚竞争、更加开放的意识在增强。
在我们按照世贸组织规则,打破垄断“坚冰”的进程中,年初举行的铁路价格听证会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举行的全国性行政决策听证会上,包括打工仔在内的12名消费者们行使了他们在政府决策前表达个人意见、主张合法权益的权利。
听证会的影响绝不仅限于铁路价格领域,继之而起的是人们对于民工权利的关注,对于机场餐费的质疑,对于大宗消费召回制度的呼吁,对于“国民待遇”的要求。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因履行承诺而享受权利的过程中,中国人的责权意识与日俱增。
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民正认识到,如今干庄稼活也要学习国际标准。去年,陕西果农遭遇了一件尴尬事:只因为采取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成熟后的苹果无法达到欧洲客商的要求,到手的订单飞了!
如果说陕西果农是吃一堑长一智的话,那么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市民敏锐地感受到了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开始自觉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读研热、考证热随之兴起。
竞争未有穷期扩大开放任重道远
但是,面对加入世贸的良好开局,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严峻的挑战和冲击还没有到来。正如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所说的,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的影响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做好应对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应对工作还要随着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才能确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永远利大于弊。
今年3月,美国花旗银行上海分行刚刚获得在华全面经营外汇业务的资格,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就突然向中资银行提前还贷,转而在这家外资银行取得了巨额贷款。来自外资的冲击不只是在新近开放的服务业领域,规模庞大而效益低下已成为钢铁、纺织等中国众多传统产业的“软肋”。
一度忽视知识产权也使中国企业饱受挫折。今年8月,天津一家企业不得不为擅自使用雅马哈发动机商标而支付了90万元赔偿金。据统计,目前中国涉及知识产权的法律纠纷正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激增。
中国产品“走出去”的道路同样不平坦。中美钢铁贸易争端、欧盟针对温州打火机设置贸易技术壁垒、日本不断对华进口农产品加强检验检疫……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也成为部分国家滥用反倾销措施最大的受害者。
“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压力只是冰山一角。”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陈文敬指出,未来几年,伴随着农产品进口配额的增加,汽车及其零部件进口关税的下调,服务业市场准入的放宽,中国相关产业将不得不迎接更大的压力和冲击,国内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与此同时,由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国产品也必将面临日益频繁的贸易磨擦。
放眼未来,中国经济将要面对的挑战还不只是这些。中央党校李忠杰教授认为,今后,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国际资本的流动、证券市场的起伏、以及世界经济的周期性变化,都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此外,中国政府履行承诺,修改、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将受到长时间的监督。中国虽然已经加入世贸组织,但在这之后的8年内,仍要接受世贸组织每年一次的过渡性贸易政策审议。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被国际舆论称为继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1992年实行市场经济之后的“第三次变革”。既然是变革,就不会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就需要做好长期的准备、付出艰辛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