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经济信息联播》东北行 > 正文
 

《经济信息联播》:《小康中国》开篇之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06日 13:39 CCTV《经济信息联播》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0美元

  今天,记者从国家统计局了解到:到今年年底,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首次达到1000美元。在2000年我们国家跨入800美元的小康门槛之后,1000美元,这个最新的经济指标,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据国家统计局的官员介绍,只要我国的发展速度不低于7%,我国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万3千亿美元,按人均计算,将达到1000美元。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我们用的是借助于联合国通用的一些统计的方法,另外运用抽样调查、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多种调查方法相结合计算出来的,我想这样一个结果,既表明我们国家整体的综合实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同时也意味着每一个人,从国家的经济产出中间得到的实惠也明显增多。

  从国家统计局获得的数据看起来也许较为抽象,但对于已经步入小康的百姓来说,发生在自己身边一点一滴生活的变化却是实实在在的。什么是小康生活呢?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理解。

    北京市民:我觉得我现在过的就是小康生活,就是吃穿不愁吧,可以陪着女儿放放风筝。

  上海市民:住得好,吃得好,穿得好,人的素质也好。

  云南市民:我觉得就是在物质满足的情况下,还能经常出去旅游,应该是算小康了。

  四川市民:就是现在大家说的要有汽车。

  按照专家的说法,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发展阶段,衡量我们是否已迈入了小康,除了最重要的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外,还有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方面,这些数据实实在在的反映了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

  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在1989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5000亿元,而2002年超过80000亿元。城里人的饭量越变越小了,20世纪80年代城镇居民的人均粮食消费量为145公斤,而到了90年代末为88公斤。百姓吃喝上的支出降了下来,1990年城镇和农村家庭中,食品开支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例,也就是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4.2%和58.8%,而2001年这一比例已下降为37.9%和47.7%。百姓的住房宽敞了起来,在20世纪90年代初,城镇和农村的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为6.7和17.8平方米,而目前已分别超过10平方米和达到25平方米。此外,人们在交通出行、社会保障、环境、受教育机会等方面也有了较大改善。国家统计局把事关人们生活的16个方面量化为科学指标,以此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许宪春:达到100分,就认为实现小康了。超过90分,就算基本上实现小康了。到2000年的时候,我国城市已经达到了96分,农村达到了92分,全国平均为95分左右。

  今天达到的小康标准,最早是由小平同志提出的,他在1979年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就提出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要达到小康水平。当时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417元人民币,城市居民月均供应猪肉0.5公斤,人民物质生活极度匮乏。到199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34元人民币,中国人习惯的各种票证开始消失,实现第一步战略走的目标。2000年年底,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084元人民币,第一次超过800美元,初步实现小康社会。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反映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老百姓的共同愿望。一个党能够把老百姓的愿望,变成自己的一种纲领,一种奋斗目标。那么这个党就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就是人民可以信赖的党。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新阶段

  我们的记者在做这期节目时发现,在有关重要文件中出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字眼,在我们已经初步实现小康,并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即将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为什么要特别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呢?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小康的意思是丰衣足食,现在我们党提出,今后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这意味着我们要在初步实现小康的基础上面,要在人民基本生存方面和发展方面、享受方面,多个方面要上一个新的台阶。专家指出,从800美元到4000美元,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将处在小康阶段,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2001年,上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4000美元,东部沿海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普遍在1000美元以上,中部地区普遍达到800美元,目前还有不少省、市、自治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800美元以下。

  这里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上海,这里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4000美元,也就是说,初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里的人民感觉生活富裕了,是否完全进入小康生活了呢?在小康的标准中有一项就是城镇人均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但是在寸土寸金的上海这个地方,到今年年底,人均绿地面积只能达到6平方米,这使得上海至今仍不能宣布全面实现小康。

  据了解,上海在未来几年准备投资200亿,使人均绿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在我国的其他一些地区,离小康的各项指标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差距。从基本达到小康生活水平逐步向更加富裕的小康社会过渡,究竟还有多久?国家计委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如果我国能保持每年7%左右的增长速度,那么到2005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会达到9400元左右,按美元来折算是1200美元以上,那这个数字出现的同时,我们的生活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通过这几年国家的经济建设,你已经可以看到了一些变化。城市里面,我们看到道路通畅,车也多了,人均居住面积也广了。所以到2005年的时候,我们将看到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我想到了2005年的时候,我们拥有的电视普及率将会有更大的提高。另外,我们现在拥有的电视在城市已经相当普及了,在农村普及面也很高。到了2005年,一部分家庭将会看到高清晰度电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我们的生活描绘了一副可以触摸的蓝图,800美元,1000美元,1200美元,当我国的经济迈上一个又一个台阶的时候,我们祖祖辈辈衣食无忧的理想,在我们身边已经悄然实现。明天请继续关注小康中国系列报道。(黄瑛张鸿勋于海燕)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