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平竞争基础之上产生的富翁就是受人尊敬的富翁,否则,我们就没有理由反击大众层面的所谓“仇富心理”。大众仇恨的是不公平的致富手段
(作者庞瑞锋)本年度福布斯大陆富豪排行榜如期公布,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是,上榜的是一批受人尊敬的富豪吗?
富豪的出现,是中国大陆市场化改革产生的标志性景观之一,这个景观是否值得自豪,取决于他们是否获得了大众的足够尊敬;他们受人尊敬与否,根本上在于获得财富的方式是否经得起考量。
对富翁的社会责任----包括纳税,包括雇佣员工----的强调,当然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是这个诉求回避了更真实的问题:更多的财富当然意味着更多的责任,问题是更多的财富从何而来。
通俗的答案是市场化改革的成果。我们承认,富翁的出现的确是市场化改革的结果,问题是他们致富的手段是否合乎市场逻辑。
如果是,我们就应该为之欢呼,为之自豪,因为他们的存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通过自我努力而合法致富的标杆;如果不是,那么我们就不应该承认它是市场化的结果,而是反市场化的结果。而任何反市场化的致富方式,都是我们不能容忍的,因为它破坏了游戏规则。
所谓合乎市场逻辑,有两个基本要求:首先是起点的公平,其次是过程的公平。一旦拿起这个尺度,这个景观就变得不那么令人自豪了。
起点的公平意味着机会的平等,在机会均等的情况下打拼的是个人能力。在合法致富的起线上,我们是一群机会平等者吗?
答案是不那么肯定。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指出,权力资本化是造成机会不平等的根源之一。
在这个意义上,本年度排名第94位的用友软件CEO王文京符合我们的部分期许,他的致富故事是一个个人智能致富的故事。
从起点不公平出发,延伸下来的是过程的不公平,或者说,是交易规则的不公平。
在欧亚农业的杨斌案里,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首先,是他非常娴熟于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其次,是财务造假案。前者牵涉到权力之手,后者牵涉到经理人的操守。
让我们重新回到文章的开篇,那么答案就变成,建立在公平竞争基础之上的富翁就是受人尊敬的富翁,否则,我们就没有理由反击大众层面的所谓“仇富心理”。
事实上,大众层面甚至从来不存在所谓的“仇富心理”,我们为什么不仇恨比尔.盖茨?我们为什么不仇恨王文京这一类富人?大众所仇恨的,其实是富人赖以致富的非法的不公平的手段。
忙于化解所谓民众“仇富心理”的举动,不过是一出拙劣的偷梁换柱游戏,这个游戏之所以可怕,是漠视不公平致富的土壤,而置大众利益于不顾。
我们呼唤起点的公平与过程的公平,并不是因为这两者能够回避贫富差距拉大,而是它合乎公意。
事实上,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并不能保证结果平等,因为即使公平竞争也会有输赢,但因为公平竞争本身包含了起点公平与规则公平,所以这种输赢是公正的结果不平等,是可以接受的。
只要按照合乎公意的规则竞争,所有人都有权追求自己的利益,获胜者至大胜的富翁,不必为此感到内次,也自无“原罪”之说。相反,过程不公正肯定导致结果不公正,是不公正的结果不平等,难以接受也自可理解。
因此,关于富豪,我们需要的不是炫目的神话,而是同一起跑线、同一游戏规则下的真实的财富增长故事。或者说,它是一个阳光下的简单、透明的故事,一个可以向大众公开言说的合理、合法的解释。
问题是,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由于可能利用了转轨过程中的漏洞,一些富豪赖以致富的手段经不起阳光的检验,他们的成功被归因于一些特殊的、非市场化状态下的因素。而这样的因素不仅理所当然地被仇视----这正是改革的动力之一;也必将被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所荡涤:目前对杨斌、仰融这类富豪的行动应属此列。
更宽泛地说,只有将富豪们置于公平的规则和同一起跑线之下,才能消除杀富济贫思想,根除仇富心态,整个社会才会对先富之人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这个社会的总体财富才会向前良性地发展,国家才会真正走上良性的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