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工业产值增长可能达到1995年以来最高,对中国及亚洲地区投资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本报记者耿馨雅
“2002年中国GDP增长率将达到8%以上,而明年上半年将有望达到9%。”
就在国家统计局即将公布2002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之际,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在对近期宏观经济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宋国青告诉《财经时报》,根据现在的数据估计,2002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将“出现戏剧性的变化”。他指出,过去几个月的月度变化是1995年以来最快的,尤其是今年2、3月,工业产值的增长可能达到1995年以来最高。
今年GDP增长将达到8%
这种大幅度的增长会对中国和亚洲地区的投资环境产生正面影响。他举例说,尽管中国的资本市场历来对宏观经济走势的敏感性较差,但香港股票市场肯定会有强烈的反应;而在实业投资方面,也将出现与宏观经济增长相辅相成的趋势。
“得出如此结论的依据有两点:一是刚刚公布的今年一季度工业生产总值,增长率同比增长10.9%——2001年这一增长率是10.7%,而去年同期GDP的增长率达到8.1%。据此,根据推算,今年一季度GDP增长率应该也在8.1%左右。
“二是从去年11月工业生产值增长率达到最低点——7.9%至现在的10.9%,4个月已经提高了3个百分点,月度增长为1997年以来之最高。从短期看,由于环比增长是有惯性的,因此今后两三个月内还会保持目前的增长态势——也就是说,二季度工业增长率将达到12%-13%。由此推算,今年GDP的增长将达到8%。”宋国青说。
存货投资发生重要变化
在《财经时报》上个月举办的2002年宏观经济分析会上,到会的几乎所有宏观经济专家都对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持“谨慎乐观”的预期,而且大多数人认为,今年GDP的增长“以保7%为主”。
宏观经济形势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宋国青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存货投资发生了变化。2001年中国名义GDP增长和实际GDP增长均为7.3%,而最终总需求达到9%以上,存货投资的下降导致了GDP与总需求1.7%的差别。
所谓“存货投资下降”,是指企业的生产量小于消费者的消费量,工厂不愿库存太多,消费者消费的很大一部分是工厂的存货。进入2002年以来,由于国际经济复苏和中国国内经济复苏迹象非常明显,企业对经济的预期逐渐好转,不会长期压缩库存。因此,短期内企业库存总量将成为影响经济走势最重要的因素。
宋认为,近期国际经济比去年三季度的预期有明显好转,也成为刺激宏观经济走强的因素之一。
民间投资不景气料有好转
此前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加入WTO带来的进口增加,可能成为影响今年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因素。而宋国青认为,从今年前3个月的情况看,进口增长率并没有大幅上升,农产品和汽车的进口配额至今还没有确定。由此可见,实施WTO细则环节还有一个过程。
有预测表示,今年中国贸易顺差可能达到200亿元,但今年前两个月已经实现顺差近60亿元;接下来的几个月只要不出意外,应该还会继续增长。“看来我们现在还不能把WTO的影响估计得过高。”宋说。
“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4年了,但赤字财政政策实际上是一种短期政策。可以预期,适当时候国家会缩小财政赤字。这也是实现GDP高增长的一个影响因素。”宋国青说。
宋国青非常乐观地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率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是很高的。高增长的工业使得贸易依存度很高,这会对周边国家甚至世界经济造成很大影响,而且会很快表现出来。另外,经济的全面性恢复也会对各行各业带来影响,尤其会使民间投资不景气的状况有所好转。(完)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